深入探讨七星岩地区的景区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风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人类历史和自然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和再生的资源,因此,旅游环境资源保护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七星岩景区是广东肇庆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七星岩风景区内各类建设应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对原有环境的破坏,要维持景区生态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以有助于改善风景区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区建设 七星岩景区 环境资源保护

风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人类历史和自然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和再生的资源,因此,景区建设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景区建设的持续发展。确定旅游环境景观资源保护在景区建设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景观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明确旅游环境资源保护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协调解决旅游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景区建设的短期行为,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广东省肇庆市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2年审批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9.557平方公里,它包括\"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共有景点100多个,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星湖风景名胜区北倚北岭山,南临西江河,其中七星岩景区以岩峰、湖泊、溶岩地貌为主要景观。七座岩山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碧波荡漾约9000亩的湖面上,岩峰挺秀,湖水清澈,绰约多姿,兼西湖之秀,阳朔之美。摩岩石刻,历史悠久,雕刻刀功,令人叹为观止,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七星岩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叶剑英元帅诗赞:\"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生动描述了其景观特色。

七星岩景区是广东肇庆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肇庆市天然的\"城市之肾\",是肇庆市作为山水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是游人悠闲、度假、观光以及增长见闻的好去处。

然而,风景名胜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建筑活动中风景区内的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和空间,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与建成后维持功能必须的资源,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因此, 风景区内的建设,既要大力开发景区内的资源,以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风景区内各类建设应避免对原有环境的破坏,要维持景区生态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以有助于改善风景区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应制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消极作用,控制和降低人为负荷,应分析游览时间、空间范围、游人容量、项目内容、开发强度等因素,并提出限制性规定。

七星岩景区的生态保护主要应保持和维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功能特征,保护典型而有示范性的自然综合体。提高自然环境的复苏能力,提高氧、水、生物量的再生能力与速度,提高其生态系统或自然环境对人为负荷的稳定性或承载力。七星岩景区近年来在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综合整治,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制定总体规划,遵循总体规划要求,坚持景区可持续发展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首要任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使景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对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和适宜性原则,根据星湖风景名胜区的具体情况和保护对象的景源级别,实行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并重的保护培育规划,协调处理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有机关系,对于不同分类与分级,制定与之相应的保护措施。

景区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景区内规模较大的景物景点等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先做出具体的规划和详细的方案,除符合的景区规划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城乡规划的总体要求,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可行后,办理相关报建报批手续。景区的开发、建设、保护、维修等,都要符合总体规划的拟建项目,视景区的功能需要、环境的承受能力及资金情况实行分步实施和配套建设,避免大规模建设对景区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要景观特点的七星岩景区,应该在理水、湿地和湖岸绿地植物营造方面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为此,景区积极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协助做好景区总体规划,提出符合景区实际的规划思路,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落实景区经营网点的规划。为进一步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将\"七星岩景区经营网点布局规划\"作为景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并以规划为依据进一步落实七星岩景区资源的保护措施,减小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规范景区管理,创造更自然、更优美、更舒适的游览环境。

(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确保景区空气、噪声、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于2001年1月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到目前已经运行10年,并成为\"ISO14001国家示范区\",景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运行维护水平逐步提高,与景区的保护管理和旅游服务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绩效更为明显。#p#分页标题#e#

景区建设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保部门批准后,办理项目审批。

因地制宜地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发挥植物多种功能优势,改善风景区的生态和环境,维护一切有价值的原有建筑及其环境,严格保护文物类建筑,实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方针,新建筑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要,与自然协调融合。

建立健全植树绿化、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严加保护古树名木,严禁砍伐、移植,调查、鉴定、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对水体保护管理,制止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破坏的活动,维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严禁伤害和滥捕野生动物,严加保护风景区地貌,禁止开山采石,挖沙取水等经营活动,严格保护古建筑、古园林、石刻等文物古迹和其他人文景观及其所处的环境,定期维护;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各项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景物及周围的林木植被、水体、地貌,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绿化。

通过体系的建立和持续运行,七星岩景区环境保护、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等绿色管理、绿色经营的理念和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景区近年来相继获得\"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等殊荣。

(三)强化环境整治,营造更美的景观环境

自然景观保护重点是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可以划分为自然水体景观和自然岩山山体景观两种类型。为此,在《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指导下,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的基础上,景区提出《关于实施里湖干湖清淤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议》、《星湖水资源的调查及意见》等,着力保护景区风景资源,营造更美的景观环境。(1) 在自然景观保护区内,除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不得建设与游览无关的其他设施;除保留现状游览步行道路外,不得新增其他道路,严禁机动交通设施进入。(2) 在划定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对现状已建有碍景观的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游览设施逐步拆除;对已有的和必要建设的游览及安全防护设施使之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拆除星湖太阳岛游船码头等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迁移了星湖牌坊西侧湖面经营的佳茗舫茶座;及时制止占用七星岩景区湖边道路的行为。(3) 严格保护景区内的自然岩山山体景观、山形山势、洞穴和古树名木以及山体森林植被。(4)对于自然水体景观,确保水体不受污染;严禁利用水体建设水上娱乐项目,控制机动船只进入,严禁作为游泳场所;水体周边进行净化、绿化、美化。

(四)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保护好湿地资源

七星岩景区不但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广东省最大的湖泊湿地,是岩溶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而且正位于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因此,七星岩景区加强了对仙女湖鸟类绝对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1)严格禁止任何船只、任何游人进入该保护区,确需进入者应经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持其有效证明方可入园。(2)在本保护区内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3)加强鸟类的监测与管理,设置监测样地,通过数据库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4)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设定的监测点对大气、噪声和水环境定期监测,通过数据库作动态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5)加强营造多类浆果植物和水生植物。

(五)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做好景区绿化和美化工作

七星岩景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既有生长在山林古道中的百年老树,也有近十几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种植的纪念树,它们分布在七星岩的各片山岗和路堤中,是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管理好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按景区古树名木管理规定,设置专业队伍专项管理,按要求登记造册,挂牌标示,做好日常的抚育管理工作。通过有效保护管理,景区的古树名木生势良好,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领事林韵\"、\"古榕奇观\"等已成为景区植物生态景观亮点。

每年制定绿化种植和管护计划,做好花木生产,路树、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的种植补植,植物的修剪、淋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山林巡护等,几年来,共生产时花18万盆,种植补植路树1000多株、花灌木2000多株、地被植物15000多平方,景区的绿化大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加强。在景区策划下,禾仙岛\"爱心林\"成为群众义务植树基地,目前的\"爱心林\"共认种树木约300多棵,初具规模,长势良好。

近年来七星岩景区通过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景区管理日益完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因此,进一步做好景区的建设和旅游环境资源保护,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对于实现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

[2] 《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6年9月)

[3] 《旅游资源学》,苏文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