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对盘锦市广阔的湿地资源进行生态状况分析,对湿地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对盘锦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的前期筹划。
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
盘锦市位于辽东半岛北畔,地理形状为北高南低、东西缓坡。盘锦是我国富饶的湿地之都,滩涂湿地20多万公顷,是全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之一。这里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有世界上最大的苇田,年产芦苇50多万吨。有16万公顷浅滩水水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和人工孵化基地,年产鱼蟹25万多吨。盘锦大米闻名祖国大地,盘锦湿地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盘锦地下温泉、石油等矿源也很丰沛。盘锦市从地面资源到地下矿源,构筑成了一块富庶宝地。随着盘锦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掘湿地这一宝贵的资源,笔者联系实际,就盘锦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面作如下探讨。
一、对现有湿地生态状况的分析
所谓湿地,就是指具有动态或静态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带。湿地区域包括:沼泽、滩涂、缓坡河床、湖泊、水库、鱼塘和水稻田。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本源之一。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浮水、挺水、沉水植物的生长地。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充地下水和维系地域水的平衡。湿地在C、N、S的全球生物化学过程的循环中,具有降温和降解污染物功能。地球上的沼泽每年向大气圈释放16×108吨氧气,改变大气圈层气体结构。湿地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湿地中蕴藏着丰富地动植物资源。在盘锦湿地的生态环境中,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各类植物和南来北往的各类动物给这片宁静的水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芦苇荡郁郁葱葱。盘锦芦苇沼泽区位于渤海北岸,西起大凌河,东至辽河下游入口处,中间有双台子河、绕阳河、盘锦河、西沙河等,是由这些河流冲积形成的复合三角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芦苇沼泽面积有156万亩,后经改造开垦为水稻田,面积减至现在80多万亩,为营口和金城两大造纸厂提供优质芦苇原料。芦苇是纤维植物,早年人们用作编织和建筑材料,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它的用途越来越广,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其纤维接近阔叶树种的纤维长度。制出的凸版纸和各种类型的纸张,每生产1吨纸张约需2.1吨至2.3吨芦苇,相当于5立方米的优质木材。人们称作芦苇荡为\"第二森林\"。芦苇和树木一样,均可更新资源,而且栽种容易成活,几年后就可形成茂密的苇塘。近年来,盘锦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湿地栽种芦苇试验和科学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
耐盐碱植物茂密。盘锦市为地质新构造运动沉降区,其结构为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土质是细沙和亚沙土,地表主要是亚粘土质,透水性差,地势低平湿潮,近海多有潮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湿地土壤为盐化腐殖质沼泽土,含盐量达0.5%以上。而耐盐碱的碱蓬、柽抑和一些浮水、挺水、沉水草本植物在湿地中或边沿地带茁壮生长,有的边缘部分湿地正逐渐蜕变成杂类草草甸沼泽。
春光明媚,珍禽集聚。在阳光和煦,波光粼粼,绿草茵茵,鱼虾窜动,百花争艳的季节里,成群结队的珍禽奇鸟,纷纷飞到这无人将至,草高水肥的盘锦湿地腹地,雄欢雌爱,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它们利用芦苇、菖蒲、灯芯草、苔草等其它水草,在湿地岸边、草丛、草茎建窝筑巢。有的栖息在周边的灌木丛林或比较干燥的地方,有的飞翔于湿地觅食嬉戏。白天鸟群翱翔于蓝天或戏水于湿地。日出日落它们不甘寂寞,清脆悦耳的鸟啼声一片。有的鸟趾间有蹼,善于游泳;有的鸟脖长腿长嘴长,在泥泞的草丛中慢动着觅食;有的鸟水中久立不动,静等浮游小生物的到来;有的鸟几只合作,围剿小鱼虾;有的鸟貌似呆头呆脑笨笨的,可见到活食出现时,动作极其敏捷……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全身洁白如玉,唯有头顶裸露着一块朱红,人们奉称为\"仙鹤\",传说遥远瞭望或与之接触,均可延年益寿。春天它们成群结队来到湿地芦苇丛中,觅食鱼类和乌拉苔草、芦苇、三棱草等嫩芽。巢筑在周围环水、苇高草密的浅滩处,用芦花、乌拉苔草等柔软的东西铺垫,幼鹤孵出后随其父母啄食,秋高气爽季节便随鹤群飞向南方越冬。野鸭种类多、数量大,性喜群聚或成对生活,以草类和自脱羽毛筑巢,野鸭为杂食飞禽,鱼虾、贝类、水生植物和种籽,昆虫及小动物均不放过。苍鹭具有嘴、腿、颈特长的特点,喜寂静,有耐性,站立浅水数小时窥视鱼虾而纹丝不动,人们称为\"长脖老等\",其数量较少。天鹅分为大天鹅、小天鹅和哑声天鹅三种,数量极少。盘锦湿地西侧边缘地带,麻雀、乌鸦聚多,蛇、蛙聚多,野兔很少。
二、对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
在对湿地作用逐步了解的基础上,要改变原有陈旧设计理念,也就是从单纯对水体景观设计转移到对湿地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来。既突显湿地生态优势,发展经济,又要考量美学和服务功效。
首先,研究实例,借鉴所长。就其国外湿地公园而言,英国伦敦的湿地中心,紧邻希思罗国际机场和伦敦市中心,被誉为\"展示在未来世纪里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模式\",它由数个大小不等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植被组成的生态集合体,占地43平方公里,30多块湿地组成。分为现代游览中心区、水生生物区、世界湿地区。若干条步行小径贯穿三个区之间。其中水生生物区,设有水下观测窗,人们可以直接观察水生物活动状况。世界湿地区,真实地展示14种世界不同地域湿地的土壤结构、植被类型和落户湿地的鸟类,俨然成为湿地博物馆,令人耳目一新。美国圣保罗市湿地公园,人工填入湿地腐殖质淤泥后,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湿地边缘种植了乔木、灌木等树种和草坪,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以生态良性循环和为人们生活服务的湿地景观。就其国内而言,四川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它坐落在成都市的护城河府河上,占地2.4平方公里。府河与南河是公元前250年开凿的引水分流系统的两支河流,统称为府南河。活水公园是由美国\"水的保护者\"组织创始人贝西·达蒙女士与中国人共同设计,设计以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为主调,取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鱼水难分之寓意,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整体造型中,全长525米,宽75米,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生态意义。#p#分页标题#e#
其次,珍爱现景,拓展空间。一是辽河湿地公园。它在盘锦市防洪南北堤之中和城市东西环路之间,园内设有中心活动广场、融园、码头、儿童乐园、休闲健身场和运动场。盛夏酷暑,漫步在美轮美奂的:夏荷映日、鹤舞苇海、柳堤春晓、百鸟洲、原生态林这些景点中,会亲身感受到人与自然亲近的幸福感。二是著名的红海滩湿地公园。它位于盘锦市大洼县王家镇和赵圈河乡境内的双台子河入海口,开阔的沿海滩涂上,覆盖着盐碱地中特有的植被——碱蓬草。它初为绿色,经阳光的照射和海水的冲涮,由绿色变为红色,又由红色变为紫色,犹如一块红地毡,顺势铺展在绵延50千米的海滩上。阳春三月红海滩有230多种,鸟陆续飞来,天空鸟群如云,滩头水畔,莺歌燕舞,湿地里的小鱼小虾、潮虫,构成了鸟与之依存的生物链。这里是丹顶鹤在北方繁殖的最南端,也是世界濒危动物黑嘴鸥的最大繁殖基地。碱蓬红艳,珍禽翔集,大自然赐予了盘锦红海滩这幅人间珍奇画卷,凡到此游历者,无不被这壮观的湿地景色所折服、所陶醉,留恋忘返。三是未开放湿地区域广阔,为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
三、对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筹划
在对盘锦湿地的气候、土壤、水质、植被等情况掌握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盘锦湿地特点的方案,基本上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调查研究,酝酿方案。调查研究是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前提条件,因为盘锦湿地是由湿地生物群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生态系统,设计的形式、设计要素的关系、生态功能的彰显以及文化艺术的融入,需要统筹考量。对原有湿地环境的调查时,要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湿地自然状况、当地经济发展实力等内容,只有吃的透,摸的准,才能把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成人与自然相容相生的高级艺术作品。设计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即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所构成的生态景观构成因素,尽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受损坏,以保持湿地生物链的完整性。
其二,选好物种,突出生态。在植物物种的配置上,既要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又要选用本地植物。切勿贪大求洋,追求奇特。从物种上讲,有适生的乔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有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之别。相互衬托,错落有致,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可在一定湿地区块选种一些水生药物植物试验,如块茎入药的菖蒲、黑三棱、香蒲、泽泻;全草入药的睡菜、山梗菜、狭叶泽芹、茅膏菜、驴蹄草等等;也可将换代芦苇根茎挖取洗净、晒干,加工成芦根药;在动物选养上,也可在湿地适合一些鸟类生存的地方建一些鸟舍,供人们欣赏,辽河油田生态园就有范例;也可择地养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所获收入用于湿地生态保护和拓展。
其三,岸边过渡,科学设计。湿地岸边设计,就是要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以湿地基质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在过渡区种植湿生植物,既能发挥渗透过滤作用,又能为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提供生存环境。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砌筑造成的过滤渗透性差问题和除草撒药等残余化学物质污染湿地水质的问题,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