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工程师论文发表简述常见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时间:2013-11-29 分类:矿业

  摘要:岩土勘察工作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三个主要程序之一,勘察工作必须走在设计和施工之前,为设计和施工服务基础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结合国家现行规范,从野外勘探、室内土工试验及岩土工程分析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岩土勘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师论文发表,期刊杂志投稿,岩土工程,常见的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地质勘察工程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应结合施工条件、工程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和技术论证,还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服务于工程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 现有一般勘测手段和方法难以直接检查和观察。大多数岩土体是各向异性、非均质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施工、勘察和设计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很多,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1勘探点深度及间距

  实际工作中,勘探人员虽严格按原定大纲执行,但因现场编录人员的不仔细,不能做到随机应变,造成在内业资料整理中发现相邻两勘探点地层变化很大, 甚至相差悬殊的情况。另外,在对勘探区岩土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按某个地基等级进行勘探,在室内对所采集的岩土试样进行分析时,发现如盐渍土、湿陷性士等特殊性岩土,使地基等级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点间距的不合理。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大部分勘察人员遇到上述情况,都会进行补充勘探,完善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在工勘市场竞争激烈、盲目压价的地区,遇到这种情况勘察人员可能会闭门造车,给工程建设造成资金浪费或埋下工程隐患。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不同, 勘探深度不同,如 5 ~ 6 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可满足要求,在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适当减小深度,而多层框架结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可能存在软土层的情况下,15 m深度不能满足要求。相反,在有丰富经验的碎石地区,对2 、3层一般建筑物,也盲目地勘探15m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地下水的测定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 h后;(2)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 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3)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 ±2cm 的要求 ,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坐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4)要分析近年地下水的变化幅度以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5)钻孔深度范围内有2个以上含水层时,应分层量测水位,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到下一含水层之前)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采用套管隔水,抽出孔内存水, 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这样量测到的水位才是含水层分层水位。

  1.3勘察技术人员能力匮乏

  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此外由于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勘察人员对勘察过程认识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主要分为搜集资料、野外勘探施工和资料整理三个步骤。如果说勘察成果报告是一件艺术品,那么搜集资料是为这件艺术品创造构思,材质选择提供依据;勘探施工过程就是该艺术品的材质构成,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艺术品的质量状况;资料整理则是对艺术品的精雕细琢,提高艺术品档次的步骤了。因此,勘察人员在工程勘察中既要有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有艺术层面的认识,但不少勘察人员对这方面存在着不足,甚至缺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地质形态的状况认识不足,地质形态主要有不明的地下物体、空洞、暗埋的沟浜等。如在土层钻探中遇到岩石,不少勘察人员会认为钻至基岩了,没有意识去分析周边地质资料来确定是孤石是下覆基岩;又如软土地区勘察中某勘探孔浅层土层较其他孔较差,勘察人员不知分析该部位是否为暗塘,不去查明其埋藏深度和分布范围等。#p#分页标题#e#

  (2)地质界面的划分不合理,有些勘察人员对岩石和岩土体风化程度、不良地质体的界面以及软弱结构面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划分。有时候因地质界面划分不细致,同一土(岩)层性质状态跨度较大,而导致岩土参数取值不合理。

  (3)综合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室内和野外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归纳总结、辨别真伪的能力,缺乏结构设计、建筑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3、岩土勘察中存在技术缺陷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 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 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 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 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3) 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4、结语

  行业体制不完善、规范理解有分歧、市场勘察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是间接的、非直观性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政府极力解决上述问题,才能确保勘察成果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