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物形象的四个妙招

时间:2013-11-29 分类:初等教育

摘 要:理解记叙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采用四个方法:1、从文中现有的词句出发,"选词"概括;2、从人 物所做的事入手,"因事"知人;3、根据描写人物的方法,依"法"判人;4、从景物描写入手,侧面推断。

关键词:理解 人物形象 方法

写人叙事类的文章要重视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尤其是小说更需要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上课时,往 往是老师照着教参念答案,学生赶紧记下来背过了事。 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老师和学生自己就可以理解人物形 象、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呢?为此,我们从上学期针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探究,现将所得的四个妙招整理 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从文中现有的词句出发,"选词"概括。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写到了寿镜 吾老先生时有这么一句:"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 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那么其中能体现老先生性 格特点的关键词就是:方正、质朴、博学。胡适的《我 的母亲》一文满怀深情地写到:"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由这几个语句中的关键词概 括出来母亲的特点就是:(对我)既严厉,又慈爱, (待人)宽厚仁慈,但又有"刚气"。台湾女作家琦君 的散文《春酒》中写:"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 那"这不是分明告诉了读者:母亲的一大特点就是 "心灵手巧、勤快"吗?《俗世奇人》写到:"一位胖 黑敦厚,名叫杨七;一位细白精明,人称杨八",那么 杨七、杨八的一个外貌特点、一个性格特点,还有"对 比"的写法,这些不都一目了然了吗?

二、从人物所做的事入手,"因事"知人。

如《藤野先生》一文,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4 件事,一一对应,可以很容易概括出藤野先生4个方面的 性格特点(优秀品质):①给"我"添改讲义,表现了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②纠正解剖图,表现了他治 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表现了他热情诚恳的品质特点;④向"我"了解中国妇 女裹脚的情况,表现了他的求实精神。《春酒》中: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 客,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 家尝尝助兴。"从这两件小事出发,稍微动动脑筋,不 就理解到了母亲"大方,热情好客"的特点吗?《俗世 奇人》写泥人张面对海张五的侮辱、讽刺,像没有听到 一样从鞋底下抠泥巴捏海张五的头像。听到海张五的叫 嚣:"(你)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第 二天果真贱卖海张五的人像。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理解出 泥人张手艺高超、外柔内刚、机智应对、镇定自若的性 格特点。

三、根据描写人物的方法,依"法"判人。

记叙性的作品必须借助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塑造 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就正好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来判定人 物的性格。

1、外貌描写。《云南的歌会》中写:年轻的姑娘生 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一身 毛蓝布衣裤表现出她: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独具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 《孔乙己》中写: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 时常夹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 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从这段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孔乙 己生活窘迫,受人欺负,好逸恶劳、懒惰拖沓,死要面 子等特点。

2、语言描写。仍如: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和关于"窃书不能算偷书"的狡辩,由此即可看出他的 迂腐不堪和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孔乙己看到孩子们继续要他的茴香 豆,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直起身来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这一连串的动作 描写加上语言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孔乙己"迂腐可 笑"的形象。

4、神态描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 绽出,争辩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他因被人揭短而 恼羞成怒和死要面子的特点。

5、心理描写。如《皇帝的新装》中对诚实的老大臣 的心理描写,准确地突出了他怀疑、虚伪的特点,也表 现了整个社会的特征。 此外还可以根据细节描写等,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四、从景物描写入手,侧面推断。 曹文轩教授写的《孤独之旅》中有很多出色的景 物描写,即环境描写,尤其是"暴风雨中找鸭"一个情 节,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杜小康历经磨难、不怕困难、 顽强成长的性格特点,而最后写"鸭下蛋了",则从侧 面表明主人公也已经战胜了孤独与挫折,长大了。正所 谓高明的作者不只为写景而写景,它应该还有抒情达 意、衬托人物甚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以上 的方法来分析、来理解、来概括,那样对人物的性格特 点概括才更具体、准确、全面,人物形象才能在纸面上 和读者的心中"站立"起来。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