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过程造价控制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尽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设资金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本文具体分析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关键词】建设项目 全过程 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下一定的功夫,疏忽哪一阶段,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尽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设资金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由于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单件性、固定性的特征,使得建设工程造价复杂多变,因此在控制工程造价上,不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又不能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

一、决策阶段

目前工程项目审计从预结算编制与审核向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前期造价控制、审计监督,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扩展。决策阶段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决策阶段必须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内容:项目建设地点是否经过比选,费用是否经过分析;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经过论证,数据是否齐全,技术方案是否经多方案比较、优选;经济评价是否进行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等分析,得出经济评价结论;是否进行风险评价,判别风险程度,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降低风险损失;可行报告是否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此外,还应考虑地址及建设条件;交通、运输环境;环境保护等措施。由此可见,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看是否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市场研究,这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是技术研究,它是解决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第三是效益研究,这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问题。

二、设计阶段

实践证明,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准备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由此可见,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效果最显著,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

1、推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设计招标,通过报刊、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公告,吸引多家设计单位参加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各设计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设计方案,这样既可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上相结合,在项目整体布局、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进行优化。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即在同等建筑水平条件下,力求将工程造价降为最低,在造价相同条件下,力求建筑功能发挥最大作用。

3、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使工程投资按计划实现,避免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投资超预算,使概预算、成本控制与设计同步进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预算定额,熟悉主要材料市场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再用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同时,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互相配合,合理分配投资限额,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4、做好设计概预算的审查工作。设计概预算的评估审查是合理有效地确定和控制项目投资水平及工程建设造价水平的保障。

5、工程量清单项目对设计更要细密,要求内容完整,数字准确,说明清晰,做法明了。避免因设计原因出现漏项,减少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使工程结算顺利进行。

三、招投标阶段

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为各投标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体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加强市场监管\"的国情。招标投标意在鼓励竞争,防止垄断。招投标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招标审计

审核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合法、公平、有效;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手续是否批准;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资格审查的标准及所需资料;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有无明显漏项,对报价的要求说明是否详细;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完整;评标标准是否做出明确要求;是否存在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行为等。

2、开标、评标审计

审核投标文件是否按规定时间送达指定地点,密封情况是否完好;是否响应招标文件;开标时间、地点及过程的合规性;评审专家组成的合法性;是否存在串通投标行为;清单报价各子项计算是否准确,小计与合计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明显漏项;评标活动是否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评标报告的内容是否正确;定标程序是否合规等。#p#分页标题#e#

四、合同签订阶段

在合同中应明确:工程数量不准确或工程量清单漏项应由招标人承担,工程量不准确结算时按实进行调整,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漏项应约定结算处理原则,一般按实执行现行定额结算或参考清单中的相同或相近项目;当工程量变化较大或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幅度较大时,应约定一个风险调整范围,此范围一般为10%,即增加(减少)范围超过(少于)10%时,允许调整综合单价;当工期较长时,合同中应约定各生产要素如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变化较大时结算价款调整办法;对设计变更应约定结算处理原则,执行现行定额或参考清单中的相同或相近项目。

五、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应把审计监督和项目管理结合起来,拓宽审计领域,提升管理功能。主要做好工程付款控制、隐蔽工程及设计变更签证控制、主要材料和设备价格控制及工程索赔控制等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实行全程跟踪审计,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按时参加工程例会,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有关问题处理意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还要参加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供给业主并提出整改措施。

1、完善现场组织及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各负其责,从而有效控制投资。

2、工程付款控制。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我们所要控制的工程付款包括: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工程进度款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计量,并乘以合同约定比例,隐蔽工程及时采用丈量、拍照、验收等方法,为结算提供真实依据。工程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并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在进度款中扣除。

3、工程变更控制。所有变更一律先阐述原因,严格杜绝不合理变更的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变更的发生?首先,要明确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工程变更的程序主要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分析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分析有关合同条款及会议记录等、计算处理变更所需费用、确认工程变更以及实施工程变更等。其次,图纸会审是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的基础。

4、规范现场签证,保证签证的准确性。

5、主要材料和设备价格的控制。对大宗材料采用招标或甲乙双方共同考察确定,严格控制超设计的材料变更;对所有设备、大宗材料进场前一律会同监理进行验收,严禁施工中更换材料,以次充好;对甲方供材采用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

6、索赔的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引起索赔的事件应密切关注,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化解。此外应加强主动控制,尽量减少工程索赔。这就要求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这样能够使工程顺利进行,减少工程投资。当然对不可避免的索赔,应采取措施及时、合理地处理。

六、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竣工结算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与定额计价模式下竣工结算审查有所不同,应严格执行财政部和建设部[2004]369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可按以下几步进行。

1、准备阶段

主要是结算资料准备,包括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工程量清单报价单、投标书及投标承诺;中标通知书;工程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设计变更通知书及变更签证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要设备、材料的供销合同;全套施工图及竣工图;批准竣工验收报告单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及竣工结算的资料。

2、实施阶段

制订竣工结算审计实施方案,委托资质信誉高,对清单计价项目熟悉的咨询公司审计。依据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清单报价单等,认真计算工程量,主要审查签证及设计变更,看设计变更是否有设计院签字盖章,签字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是否属实,是否与清单中的子项重复;对合同中约定工程量及综合单价有调整的子项要重点进行审核,看调整是否正确,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比例进行调整;还要核实各种取费是否正确等。

3、审定阶段

经过双方核对,对结算结果没有疑义,双方在工程定案表上签字盖章,出具审计报告,竣工结算审核完毕。

总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建设项目寿命周期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又不致使工程质量下降,必须把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点,采取动态控制、系统控制的方法对各个阶段分别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曾永飞. 浅析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J]. 科学之友, 2011,(02)

[2] 胡威, 罗鄂湘. 浅谈施工企业施工阶段全过程成本控制[J]. 价值工程, 2011,(24)

[3] 刘飚. 关于造价管理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6,(24)

[4] 单兴波. 大型住宅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几点体会[J]. 山西建筑, 2009,(21)

[5] 成如刚.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策划与控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08)

[6] 娄静, 吕晨, 朱建石, 郎劲. 浅谈基础设施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01)

[7] 酒建军. 浅谈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05)

[8] 彭裕光. 浅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p#分页标题#e#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