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方向评职论文范文

时间:2013-11-29 分类:城市管理

  摘要: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解决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08年芝罘区环卫处在山东省率先推行地埋式垃圾箱,收集居民生活垃圾。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推行,以往社区内敞口垃圾箱有异味、污水横流等二次污染问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生活环境、卫生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生活垃圾,地埋式垃圾箱,袋装化收集,统一清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环卫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据了解,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天能产生1.2公斤的生活垃圾。一个家庭按三口人计算,一天就是3.6公斤,一年下来就要产生生活垃圾1.32吨。目前,芝罘区居民垃圾投放方式主要采用660升敞口垃圾箱,初步统计,芝罘区建成区范围内现有敞口垃圾箱7538个,其中环卫部门管理1975个;小区物业管理1263个;产权单位自行管理 2000个。长期以来芝罘区居民生活垃圾全部采用敞口垃圾箱收集,垃圾外露、气味难闻、污水横流、拾荒人员翻捡垃圾箱造成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环卫工作的难点和居民反映的热点。特别到了夏季更是居民投诉的焦点,可以说垃圾箱是人人都需要,但人人都不要。为此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责无旁贷地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敞口垃圾箱投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垃圾外露,污染视觉。敞口垃圾箱大多摆放在道路两侧或居民区开阔区域,长时间暴露在外,与小区整体环境极不和谐。二是垃圾异味,污染环境。尤其夏季,水果、蔬菜等垃圾腐烂变质快,气味刺鼻、蚊蝇乱飞,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三是破损严重,浪费人力。敞口垃圾箱大多为铁质材料,由于垃圾腐蚀,车辆碰撞以及拾荒人员随意翻扒,经常出现损坏,反复维修,浪费人力、财力。四是占用空间、影响交通。660升敞口垃圾箱占地面积近2平方米,且每个垃圾箱摆放点至少摆放2个以上,在人员居住密集的小区,既占用了小区空地又影响车辆通行。五是收集困难、二次污染。一方面敞口垃圾箱收集垃圾多、分量重,给环卫工人清运带来不便;且收集过程中,箱内污水极易外漏,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垃圾箱内的纸屑等轻质物容易被风吹走,影响卫生。

  因此,改革和创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的主攻方向。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芝罘区安装地埋式垃圾箱、建立新型垃圾收集清运管理系统的信心。推广地埋式垃圾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地埋式垃圾箱的合理设置、套袋收集、日常保洁和集中清运等多个环节,必须坚持加强引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加大投入的原则,讲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建立高效规范的市容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行地埋式垃圾箱前期措施

  地埋式垃圾箱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居民对它的认知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并不急于赶进度,而是先选几个试点,再逐渐扩大安装的范围,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居民主动认识到地埋式垃圾箱的好处。

  (一)全面排查,统筹规划。芝罘区作为城市中心区属于老城区,社区规划建设时未预留环卫设施用地,居民住宅楼布局紧密且地形复杂,地埋式垃圾箱的选址工作至关重要。为保证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排查,选择合适小区,组织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对小区内的居民住户、人数、日产垃圾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合理设置地埋式垃圾箱数量、放置点、集中待运点、工作间、垃圾清运车辆行走路线及收集清运时间。

  (二)入户调查,征求民意。为保证新生事物得到居民认可,环卫部门向居民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对地埋式垃圾箱的优点、设置、投放注意事项、责任分工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针对是否赞同安装地埋式垃圾箱、能否将生活垃圾装袋扎口后投放到单元楼前的地埋式垃圾箱内等问题向试点社区居民发放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赢得了90%以上的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并针对垃圾箱的安装、选址等问题提出很好的建议,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严格招标程序,确保工程质量。通过近两年的推广运行,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招标采购程序。一方面严格垃圾箱的采购招标工作,联合财政部门,对地埋式垃圾箱的的规格、质量、保修期限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确保质量合格、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严格施工安装招标程序。对施工企业、施工程序、要求及期限详细规定,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四)广泛宣传,全面普及。地埋式垃圾箱作为新生事物,让居民接受需要过程,我们边安装边与居民沟通交流改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居民主动认识到地埋式垃圾箱的好处。同时,借助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从而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经过努力,试点小区140套地埋式垃圾箱顺利安装完毕,小区400余户,近8000名居民感受到地埋式垃圾箱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2009年以来,我区先后在厚安、塔山、翡翠等28个社区推广运行,共安装地埋式垃圾箱2775个,配套购置垃圾压缩车辆2台,累计投入资金785万元;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净化了社区环境,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可。未安装的社区通过各种途径,要求对小区内敞口垃圾箱进行改造,但限于资金压力,难以持续推广使用。#p#分页标题#e#

  二、地埋式垃圾箱运行配置标准

  针对地埋式垃圾箱运行使用管理,我们在保洁队伍组建、保洁工具配备、作业流程和作业时间安排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确保在地埋式垃圾箱入社区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一)保洁员及车辆配置。环卫部门组建专业收集保洁队伍负责地埋式垃圾箱的日常管理,每名保洁员收集30个地埋式垃圾箱,每人配备2辆手推车。

  (二)垃圾袋的使用情况。每个地埋式垃圾箱1天使用1.5个大垃圾袋,保洁员巡回保洁时通过\"倒袋\"(即将未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合并倒入一个袋内)的方式节省垃圾袋。

  (三)作业流程和时间。实行\"一日收集、清运两遍\"的作业方式,早7:30之前,保洁员将地埋式垃圾箱内的垃圾收集到手推车后运到垃圾待运点,7:30垃圾压缩车将垃圾清运走,保洁员继续对社区地埋式垃圾箱巡回收集垃圾;9:30之前,保洁员再次将垃圾收集到垃圾待运点,9:30垃圾压缩车将垃圾清运走,保洁员清扫完待运点周边卫生后,将手推车统一存放到工作间,巡回对地埋式垃圾箱进行倒袋、保洁和消毒。

  三、地埋式垃圾箱基本情况

  地埋式垃圾箱为加盖密闭式样,与传统的敞口垃圾箱相比,生活垃圾可以完全隐蔽不外露,能让人从视觉上感到更加舒适、美观。此外, 使用地埋式垃圾箱,使拾荒人员无从下手,消除了撕袋、扒袋现象,有效解决了因拾荒人员翻捡垃圾造成的垃圾箱周边环境差问题

  (一)结构说明。

  地埋式垃圾箱是一种箱体埋入地下的垃圾容器,其容量为120升,可以容纳25—30户居民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主要由外桶、内胆、上盖三部分构成,外桶用防腐复合材料一次注成,具有防腐及耐老化能力;内胆材料为镀锌钢板,坚固耐用;上盖为钢质结构,模具冲压制造,其又可分为大盖和小盖,大盖只有保洁员在收集垃圾时用钥匙打开,小盖则是通过脚踏打开,用于居民投放垃圾袋。另外,上盖内设计了一个反扒斗,当踩下地埋式垃圾箱的脚踏器后,在小盖开启的同时,反扒斗合拢,这样几乎看不到垃圾箱内的垃圾,更无法将垃圾从箱中取出。在将垃圾袋扔入反扒斗中抬脚后,在小盖自然关闭的同时,反扒斗打开,垃圾袋落入垃圾箱内(见附图)。

  (二)安装原则。

  地埋式垃圾箱的安装原则主要有三项:

  1、逐一对应原则。即数量对应、位置对应,即按照就近就便的要求,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地埋式垃圾箱;

  2、兼顾隐蔽原则。合理利用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周围有绿地的,尽量利用绿地边缘,没有绿地的尽量设置在道路的边角地带,防止车辆碾压和破坏社区整体景观;

  3、有所避让原则。安装地埋式垃圾箱时,要尽量避让路灯、自来水管道、暖气管、光缆等地下设施管线。

  4、环境保护原则。地埋式垃圾箱项目建设地点主要位于居民区内,施工区域小,并且能有效利用周边空地,改善周边环境。更换地埋式垃圾箱后,可以有效防止垃圾暴露、飘落、垃圾箱污水外溢,彻底解决敞口垃圾箱清运时的二次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居民区周边环境(见附图)。

  (三)使用方法。

  1、投放垃圾:踏下脚踏器,小盖开启--将生活垃圾(袋)投入防扒斗中--抬脚后,投入口小盖自然关闭,垃圾落入向内(见附图)。

  2、收运垃圾:开锁--握住脚踏器,掀开大盖至完全打开状态--提出内胆,取出套袋,封口后放到收集车上,再套上空袋--放回内胆,关闭大盖--锁好(见附图)。

  四、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定额,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定额

  3、烟台市材料、人工预算价格

  4、有关设备询价、报价资料

  5、当地类似工程实际造价资料

  (二)估算说明。

  经统计,我区建成区内现有敞口垃圾箱7538个,其中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2000个垃圾箱分布零散,为便于管理、收集,原则上对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垃圾箱暂不更换,需更换5538个敞口垃圾箱,按照1:6比例更换,需更换地埋式垃圾箱33228个。

  (三)估算范围。

  包括垃圾箱及配套设施购置费、人工费、运行及维护费等。

  (四)项目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256万元。其中地埋式垃圾箱购置费3322.8万元;安装费用833.2万元;手推车购置费用249.2万元;配套垃圾压缩车购置资金851万元(详见地埋式垃圾箱投资估算表)。

  (五)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5256万元。计划由区财政负担4756万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500万元。

  五、社会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项目推广后,将彻底解决敞口垃圾箱垃圾外露、气味难闻、拾荒人员翻捡垃圾箱造成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将极大的方便市民生活,改善居住环境,美化城市形象。

  (二)社会效益。我区做为全省率先试点运行的城市,目前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全面推广运行,将吸引更多的城市来我区参观学习,有助于促进烟台城市管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同时也利于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对完善烟台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综合价值十分重要。#p#分页标题#e#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