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师论文范文浅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时间:2013-11-29 分类:城市管理

  摘要: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管理不到位、体制不健全等;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今后,应注意加强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城市园林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使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依靠园林绿化产生效益必须有专业技术作为保障,政府应该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引导市场的规范运行,把城市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一、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特点

  \"三分建,七分管\",精心细致的养护管理是提高园林景观观赏水平和景观时效性的关键因素。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只有精心呵护,才能保持景观的绿意盎然,多姿多彩,郁郁葱葱。园林养护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景观的过程,施工建设实现了设计意图,养护管理维护、发展了设计,增添了富于变化的趣味性,实现了园林景观的真实场景和丰富的植物季相。通过草坪精细的水肥管理、花卉的悉心培育、树木的整形修剪,为城市营造诗意空间、动态画面,为人们休闲、娱乐营造环境优美的公共场所是园林养护管理的中心工作。持续的科学精细化管理是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之路。

  1.1管理内容的全面性

  城市园林景观分为公园、广场绿地、道路绿地、街景绿地等多种类型,内容包括廊、榭、亭、桥等建筑设施,山石、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乔木、灌木、常绿树、花卉、草坪等景观植物。日常管理包括植物养管、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看管保护等多项工作,是景观艺术,同时也涉及到科学技术因素,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建筑、水电、植物、气象、植保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1.2时间上的持续性

  园林景观主体是各种造景植物,植物是有生命的,随着季节的推移发生形态的变化。园林工作具有和大自然紧密结合的特点,和着时节变化的节拍,紧紧围绕景观植物的生长,随时展开各项养护管理工作,既急不得,也慢不得。急不得,就是把握\"慢节奏\",慢工出细活,也就是做到养护管理的精细化;慢不得,就是不延误农时,浇水、施肥、间除杂草、修剪、打药等样样都是紧任务,一个环节套着一个环节,哪个环节养护做不到位都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管理,甚至影响整体景观观赏效果和绿地使用期限。只有发挥专业和敬业精神,时时把各个环节做好做细,才能实现整体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

  1.3景观的时效性

  园林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保持和发展自身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特性。园林景观通过细心地维护和发展提升,可以保持较长的使用年限,延长景观的时效性。保持景观与使用功能的统一、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和科学合理的养管措施,对于保持景观时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草坪的主要使用功能是景观观赏,如果人们随意践踏,造成设计的景观难以保持。管理不力将造成花草荒芜、树木干枯、环境脏乱,导致景观的破坏,造成人力、物力、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浪费,精心细致的养护管理对提高园林景观时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要遵从生态科学和景观美学,力求做到景观的洁、净、绿、美。绿地卫生保洁是绿地管理的基本要求,对绿地内的垃圾、树挂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清理,保持景观环境的整洁;草坪杂草要及时拔除,保证草坪的纯净;及时浇水、施肥、除虫打药,保证园林景观苗木长得茁壮、长得绿、长得郁郁葱葱,绿是园林景观的根本;绿地环境清洁,草坪纯净、整齐、美观,草坪、树木、花卉长势良好,再加以适宜的整形修剪和合理的补栽调整,呈现出绿地景观的整体美。整体景观环境保持洁、净、绿、美,营造出绿意盎然、整洁清新、充满生机的城市园林景观,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工作目标。

  三、我国园林养护管理现状

  随着园林绿地养护管理面积的逐渐加大,园林管理模式也由单一的专业管理逐渐过渡为专业式管理、领队式管理、承包式管理三种模式。

  3.1专业式管理

  实行职工包片式管理。每名职工承包6000平方米左右绿地,负责绿地的造型植物修剪、间除杂草、卫生保洁和绿地管护。绿地浇水、草坪修剪、除虫打药等较为专业或繁重的工作由单位组织力量统一作业实施。为了管理方便专业式管理的绿地一般集中于城区,多数为道路绿地和景点。

  3.2领队式管理

  由园林正式职工带领几名40、50人员或年老民工组成班组,正式职工负责安排工作,负责公园、广场、游园的养护管理。作业内容包括植物修剪、间除杂草、卫生保洁、绿地浇水、草坪修剪、设施看护等绿地的全方位管理。这些公园、景点绿地一般建有灯光、音响、喷泉假山等园艺设施,夜晚轮换值班负责看护。水电设施的维修统一雇用电工实施。

  3.3承包式管理

  将外环路绿带等城郊结合部地带的绿地承包给社会队伍养护管理。这类绿地在规划建设上以乔木、花灌木和常绿树为主体,形成以乡土树种为基调的复合式栽植结构,道路景观节点养管要求精细化,大部分绿地管理现对粗放,要求的技术含量较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养管标准、实施监督考核。我所早在98年的时候就已经使用承包式管理。#p#分页标题#e#

  四、养护管理关键环节

  园林绿地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在一年中从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落叶,随季节的更替时时处于生长变化中,使多种植物搭配组合的绿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就是要依照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观赏特性,展开养护管理工作,使其健壮生长,达到最佳观赏水平。科学的土、肥、水的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及时提供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因素。通过规范合理的植物修剪,使植物枝叶疏密适宜,利于生长;优美的植物造型,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抓紧时机,及时间除杂草。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控制;群防群治,搞好城中村和群众单位庭院病虫害防治。及时修补草坪;及时补栽或调整树木,保持植物景观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长期性做好景观绿地的卫生保洁和设施维护。

  五、存在问题

  5.1对养护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和城市园林建设相比,城市园林在养管上存在着相对滞后的问题,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整体养护水平不高,绿化建设轰轰烈烈,一片繁荣,养护管理冷冷清清,建设和养管之间矛盾明显。

  5.2养护管理经费不足

  随着建设速度加快,需要养护管理的绿地面积加大。养管经费没有随着建设水平的快速提高相应增加,造成一些绿地只能做到粗放型管理。

  5.3绿地水、肥管理缺乏

  绿地面积加大,给水、肥管理带来难度,造成土壤板结,部分绿地内的草坪、花卉、树木生长不良,影响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六、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建议

  6.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实行园林绿化建管并重,在观念上、意识上、政策上予以支持,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形成养护管理高标准顺畅运行的工作局面,扭转重建轻管的形势。

  6.2社会支持,广泛参与

  广播电视部门广泛宣传绿化美化工作,增强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绿化、建设绿化、维护绿化,共建美好家园的的良好氛围。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保护绿化成果。

  6.3提高素质,精细管理

  认清专业特点,树立养护管理是行业主业观念,制定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和杂草间除、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卫生保洁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技术带头人,提高一线作业标准,加大考核监督力度,把先进技术措施应用于日常管理和养护作业中。

  6.4科学规划,分类管理

  实现绿地分类分级管理,公园、广场、景点景观作用重要,使用率高,要做到精细化管理;环城绿带在规划建设定位上以混合式混交林为主体,以大绿风格为主调,适合于节水型、节约型、粗放型管理。通过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规程、养护标准和养护定额,明确起点,按标准考核,整体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现如今的城市园林规划及其建设,应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实现城市与人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具体建设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到城市园林建设中,并遵循自然环境的生态规律,对植被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园林在城市的自身价值以及让人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真、善、美,为我们创造一个完美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刘振元,孙克威,杨春玲.本土植物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7(6):174-175.

  [2] 苏雪痕.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 福尔曼,戈德罗恩.景观生态学[M].肖笃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