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03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 科学合理地进行“四控三管”,对于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四控”指的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三管”指的是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文档管理。笔者认为用这几个字形容建设工作,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开阔性。
关键字:建筑工程论文发表,悠悠期刊网,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施工管理
引言: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的内容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并且与国民经济运行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展开论述。
一、施工现场主要技术管理
对于基础工程来说,重要的就是碾压,碾压适用于大面积的填土工程,夯实主要是夯实粘性土或非粘性土;振动压实主要是通过振动压路机和平板振动器等压实非粘性土。对于深基础工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施工时,主要有锤击法、静力压桩法、振动法和水冲法;锤击法是利用桩锤的冲击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深度或达到持力层,是最常用的一种打桩方法,对于打桩的质量管理,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桩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的条形基础,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的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的桩为100mm;对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的端承型桩,要控制其贯入度,如果贯入度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连续锤击三次,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设计与施工中所控制的贯入度要以合格的试桩数据为主;打桩时如果遇到桩顶破碎或者桩身存在严重裂缝,应立即暂停,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之后方可继续施打;地下连续墙是近几年在地下工程和深基础工程中发展起来的应用较广泛的一项技术,他可以作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也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是利用专用的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下开挖一定长度,挖至设计深度并进行一定的清理工作,再插入接头管,再将地面上准备好的钢筋笼放入充满泥浆的沟槽内,再用导管浇筑混凝土,或混凝土初凝后拔掉接头管,即形成一段地下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此技术刚度大可适合于大多数建筑。
就主体工程的混凝土工程来说,进行浇筑之后,要对其进行养护,否则会因为水分蒸发过快,出现脱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12h就应进行养护,干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之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人工养护,现场施工一般进行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分为洒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法两种,洒水养护即用草帘覆盖混凝土,经常洒水以保持湿润,养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水泥的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一般不少于7d,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一般为不少于14d,洒水的次数也不宜过多,应以保证湿润为主。塑料薄膜法是用塑料乙烯树脂塑料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溶液挥发之后就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已将混凝土与外界隔绝,阻止水分的蒸发;拆模之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应该及时进行修补。
在进行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时,要注意防治冻害,施工方法分为三种,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和综合方法;不加热的方法包括蓄热法和掺化学外加剂法,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包括点击加热法和电器加热法和感应加热法等。
二、施工现场的管理
科学合理地进行“四控三管”,对于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四控”指的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三管”指的是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文档管理。以下就几点展开论述。
质量当中的工序控制与管理对施工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序是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工序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特性发生变化的“单元”。在施工质量控制上最重要是做好工序控制。
工序控制是施工过程质量中非常重要的质量职能,它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好施工过程的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要素,是稳定生产优质工程的关键,是质量体系的基础。不搞好工序控制,就很难保证质量稳定。工序分析即要找出对工序的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起支配性作用的全部活动。工序分析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应按因果分析图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在书面上找出支配性因素,其中,对经常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应掌握现状和问题点,确定改善工序质量的目标。
第二步是实施对策计划,进行相应的实验,找出质量特性和工序支配性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实验结果。第三步制定标准,确定工序性支配要素。做好工序分析的工作之后。就要研究一下影响工序的质量要素以及控制措施。影响因素包括操作人员、机器、材料、工艺方法、环境,其中对操作人员的控制措施:进行质量教育,提高其责任心;建立质量责任制;进行岗位质量练兵;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检查,改进操作方法等。#p#分页标题#e#
质量控制点是根据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控制的要求而选择的质量控制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与重点质量因素。例如对关键的分项工程,如框架结构的钢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应予以重点控制和检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工程的安全性,安全控制是指采取措施使项目在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施工现场人员集中、物资集中,是作业场所,因此施工现场是安全控制的重点。施工现场应配备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悬挂在操作岗位前,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对施工现场及受影响的施工区域内的地下障碍物清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周围道路管线采取保护;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
就施工管理而言,合同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与业主的利益关系最终都要体现在合同上,根据现场实际分析风险的存在因素,事先采取措施加以预防,监督、检查各单位合同管理工作情况,并负责公司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的落实;加强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积极开展索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有明确的说明,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加强安全管理不仅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能确保工程质量。
结语: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如何让其屹立不倒,就首先要从质量做起。因为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更是不容小觑,容不得一点马虎。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三大核心,它们是相互联系又存在着矛盾的整体。各企业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志缙,应惠清 . 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
[2]丛培经.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中国环境出版社
[3] 高树民.浅析房地产开发中给排水工程前期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福建建筑,2009(11)
[4]建筑工程造价知识及相关管理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