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住宅消费市场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人们对居住的条件和需求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整个建筑方案进行布局的同时,也要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代住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住宅设计的因素,也稍微提出了本人对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环保
1 前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住宅消费市场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与变化,对住宅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已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概念,住宅也随之在环境、外观、内部格局、材料的选择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设计趋势。
2 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住宅都涌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目前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错层在一些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但是错层住宅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滥用,那就欠妥当,以下两种情况就不适合采用错层。
2.1.1小面积户型不应采用错层式
有的住宅,面积不大。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房屋空间显得小气。
2.1.2在地震区避免采用错层式
根据抗震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应尽量保持体形上的对称和简单,质量和刚度的对称和均匀分布。避免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2.2小面积选用跃层
在多层、高层住宅中,国内近几年比较喜欢设计跃层式住宅,跃层式住宅一般是在独户式一层住宅中采用,在户内设置楼梯为垂直交通。一般每户在同层内布置房间,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为追求形式,在多层、高层住宅中间层且每户面积不大的套型做跃层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隐患。
2.3厨房和卫生间的不足
厨卫管线布置缺乏协调。由于目前国家在厨、卫管线布局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造成各工种各自为政,各种管道的配置任意性大,各专业过分强调本身的特点,而不是服从使用功能,考虑放置设备及装修的要求。特别是煤气管任意穿行厨房,造成厨房布置橱柜困难。小面积住宅卫生问比例偏大。目前中国的卫生问设计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增加卫生间个数的倾向。在小面积住宅及经济适用住宅中设多个卫生间既不经济也无必要。卫生间干湿不分,设计不细。目前中国大部分住宅的卫生间中坐便器和淋浴器共处一室。甚至\"三大件\"加洗衣机共处一室,造成淋浴后,坐便器、洗衣机及地面全被打湿,使洗衣机的使用年限降低,带来很多不便。
2.4住宅外观\"欧式\"成风
一些地区住宅外观欧式成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抄袭成风,住宅设计存在\"克隆\",当前的住宅设计是\"大城市克隆外国、小城市克隆大城市,村镇克隆城市\",不考虑\"因地制宜\",不讲是否适用,不顾及经济条件,不追求个性特色。
(2)包装重于功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造型的时髦、新潮上,而忽视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3 住宅设计的影响因素
3.1住宅设计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当前住宅供需体制已从福利分配转向商品行为。商品住宅应对经济收入、结构类型、生活模式、职业、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不同的家庭提供相应面积、设施、装修标准以及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的住宅套型。同时还应考虑因生活习俗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提供多样的户型组合以供市场选择。
3.2住宅设计要考虑居住功能的适用性
适用是住宅的根本要求,住宅性能应能适合居住者的需求和其形体功能学的需要。在实际设计中,作为设计师首先要从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居住生活的性质对住宅内部功能进行分区,起居厅、餐厅、厨房形成公共活动区;而卧室与卫生间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内部,公私、动静分区明确,使用顺当。其次,房间的面积和尺度要适当,避免住宅套型仅仅是小面积平面布置的简单扩大成为大而不当的住宅的现象。对于市场需要的大面积套型,不仅是各房间面积的适度扩大,而应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如设置学习室、独立餐厅、多个卫生间、工人用房、家务间、可入贮藏间等,从而使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再次,住宅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和相互联系要恰当。只有合理的房间布局与配置,才能使家居舒适。
3.3住宅设计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因此住宅具有可改性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首先应该提供一个大的空间,这样就需要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常采用的有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其次应有可拆装的分隔体和可灵活布置的设备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改体系。厨房、卫生间是设备众多和管线集中的地方,可采用管束和设备管道墙,使之能达到灵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p#分页标题#e#
3.4住宅设计要考虑家居科技的智能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水平,提高了住宅功能质量,也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住宅技术的科学性反映在推广应用\"四新\"f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小区管理形成智能化系统,以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在推进智能化技术时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密切与开发项目的经济性接轨,达到实用、先进、经济、综合的效果。
3.5住宅设计要考虑环境景观的均好性
环境均好性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市场需要每套住房都能获得良好的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对于基地上清澈的水景、层叠的树景等在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让所有住户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的自然资源环境,当处于不能均享的限制条件下,则应做出弥补的措施,创造人工景观环境,使住户在自然资源环境有所失的情况下,在人工景观环境方面能有所得。其次,要强调的是居住物理环境的均好,使每个家庭都能获得良好的13照、采光、通风、隔声和朝向,在规划时要保证有效的日照间距, 引导夏季主导风向的流通和冬季主导风向的阻挡,隔绝外来噪声的干扰以及创造具有温馨、朴素和亲切的视觉环境。
4 住宅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4.1住宅设计由单纯的技术设计走向策划设计
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设计对住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正逐步走向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策划。现代住宅设计不再是一个相对静态、单纯的技术过程,它更加重视与市场的结合,即以市场为核心,从消费者的心理、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出发,在设计前期就要考虑到定位、价格、质量、销售等基本要素。因而,设计已成为房地产全程策划营销的重要部分。
4.2空间在居住应用中的新变化
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看,现在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方向推进。住户希望拥有的不仅是一套独住的好房子,更重要的是有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场所,使自己有身处社区的感觉。因此,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共享空间逐渐增多,住宅区在拥有集中绿化、园林、庭院、会所、架空层外,开始出现空中庭园,即每隔一定的层数设置一个共享空间。在开敞的空间内,布置植物和花卉,
以园林灯、休闲椅点缀其问,使居住在高层的住户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室外的自然景观和邻里相亲的人情味。
4.3 强调环境整体设计
4.3.1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建筑设计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要注意新的建筑不应对周边环境带来日照、噪音、污染、交通及城市轮廓线等诸方面的不利影响。
4.3.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
在总体规划满足住宅日照、朝向和安全的基本要求下,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地形、景观优势等,并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得到沟通和互动。应指出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和声环境等多方面。设计师要注意对小区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如厨房油烟排放、汽车库废气、垃圾房等)进行控制和理;要重视节地、节能、节水的措施和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要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并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化系统。
5 结束语
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现代住宅,在设计、施工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节能、环保建筑,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不断提高的要求,建设方便、安全、舒适、美观的2l世纪小康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