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民用建筑也在同步发展,如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文章主要根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阐述房屋建筑施工中相应的实用技术,保证房屋建筑的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 施工 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屋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使得建筑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房屋建筑质量也备受人们关注。而时下在房屋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的严重危害不容忽视。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技术已是保障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认真究其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建筑质量问题。
1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施工、构造上的通病,这些问题又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对房屋建筑的使用和维护等构成一定的影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参与建设的各方面责任主体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存在违法质量的行径,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有的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致使很多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屡禁不止,如:建筑材料或设备质量低劣、房屋墙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房屋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2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规模化应用下为克服传统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通病,并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前提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优化。科学合理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优化房屋结构和内外部造型,还能促进建筑及其相关行业的进步。
2.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自身的脆性和不平衡、混凝土结构混乱是导致工程建设中形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其次还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模板变形的不均匀沉降等。水泥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释放出大量水化热,不断提升了内部温度,使得拉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在后期降温过程中,其他部分的约束使得混凝土内部又产生拉应力。楼板裂缝导致渗漏是当前最为严重的建筑通病之一,不仅处理难度大,而且引发出来的后果严重。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当持续到一定程度还会降低混疑土结构的承载力,破坏建筑的使用性能及用户的安全。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的流程进行混凝土浇筑。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须退回搅拌站,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向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也要准确把握,新一层的混凝土必须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提下才能浇筑,这样能有效防止因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施工裂缝。
此外,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要求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只有三道设置的位置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证振捣覆盖整个坡面,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
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较多,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疑土温度,具体做法为:选择干硬性混凝土,加入混合科,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除此措施外,在拌和混凝土时,采取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创造更多的散热途径控制混凝土温度。
总而言之,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裂缝问题一旦解决好不仅可以保证房屋的使用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建筑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2.2 房屋防渗技术
造成房屋渗漏的因素很多,在设计、施工、监督和验收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节点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渗漏,例如,保温屋面未设计排气口,防水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等。房屋渗漏不但影响房屋的功能和使用寿命,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并给维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在施工时,框架剪力墙外围护墙或充填外墙拉结筋设置不正确或设置过多,会使砌筑施工难度加大,墙体容易形成通缝。墙体的砌筑是预防裂缝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认真对待。处理措施:科学合理的设置拉结筋,要既不影响施工,又能达到强度要求;还要特别重视砌体质量,干砖使用前应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浆饱满度应作为重点来抓;在砌筑过程中,不可随意将不同强度和密度的砌块混砌;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墙体灰缝饱满度。
屋面是房屋的最上部结构,起承重、防水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施工不当,也会造成渗漏,一般表现为落水口处漏水、檐沟漏水和天沟漏水等。屋面防水处理应因地制宜(根据工程所处位置,环境和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漏防水材料,必须按防水材料的相应规范施工;为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应延续而无间断的浇筑钢筋混凝土,并在浇筑时不断振捣增强密实度;找平层是屋面防水的基础,在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结构整体性的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坡度,并设置合理的分隔缝和分隔间距;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做好保养护理工作,严禁搁置重物操作。#p#分页标题#e#
地下室常见的通病有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连接缝产生的渗漏等。为了防止缝的变形,应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安装前检查墙体无缺陷,安装后注意密封,灌注混凝土时需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在侵蚀性环境下,水泥标号选取不当就会产生渗漏,混凝土的 抗 渗 漏 等 级 应 在 P 8 以上 , 主 体 厚 度250mm以上,宜采用机械搅拌且需增长搅拌时间;在墙面及地面硬化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同时垫铺一层与混凝土一样的水泥砂浆;在浇筑地板时,应在墙体设连接缝,连接缝高度在地面300mm以上;浇筑完成后必须有14天以上的养护时间。
2.3 房屋的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房屋总平面规划和单位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对于我国现有房屋建筑而言,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所以,外围护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则是房屋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目前,高效建筑绝热材料中,性能最好的还是聚氨酯保温材料及其施工技术。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如用粘贴、钉挂、浇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温材料的多种外墙保温技术,其中水泥膨胀珍珠岩制品是一种经济的保温材料。对某些较为重视建筑视觉形象的特殊工程,节能施工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相结合的节能改造模式。
现代房屋建筑节能施工应用的另一个方面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建筑上很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在我国房屋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目前,随着节能设计研究和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基于房屋建筑的布局特点和使用特点,附加阳光间与室内采暖设备相结合的节能施工应用已经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能使房屋建筑在室外气象参数剧烈变化情况下,使室内温度分布更为均衡,同时改善室内热环境并节约能源。
3 小结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技术,改进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做优质工程。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质量,节约资源和能源。
参考文献
[1] 黄红霆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职业时空[J],2011(7);
[2] 李农高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与发展[J],2010(9);
[3] 顾文 浅谈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J],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