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 要】:本文以绿色设计的兴起及应用为切入点,提出我国的建筑行业面对耗能高、产出小的现状,能耗形势十分严峻,提出了解决建筑高耗能进而达到低碳建筑的标准,介绍了几种全球知名的辅助绿色设计软件,通过改变设计理念来促进建筑的低碳,形成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绿色设计; 低碳; 应用

0、前言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已经彻底改变人类对未来的预期和想象,气候的问题第一次如此严重的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格局。不可否认的趋势是,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低碳时代。我国也在积极的推行低碳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低碳型社会的核心是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划出低碳发展的方向,同时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并投入广泛的应用,依靠技术革新来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作为建筑业的龙头行业----建筑设计行业,近年来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低碳设计,也就是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之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和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建筑业是最大的资源和能源的终端用户,我们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能源的50%用于建筑物,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一半以上也来自建筑业。建筑业在各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也占到了50%,据统计,中国每建成1 m2的房屋,约释放0.9吨二氧化碳。打造低碳建筑是实施低碳经济战略的关键因素,而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建筑行业低碳趋势的领跑者。

1、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生态设计软件往往具有设计和评价功能,例如设计中的内外环境的模拟与分析,分析建筑设计的经济成本,另外还有评价功能,是基于不同国家的规范和法律为基础进行评价,上述软件著名的约有30个,例如生态建筑大师ECOTECT,建筑能耗模拟eQUEST等等。

1.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2006年,我国先后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7年相继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在建立相对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的国家标准体系。

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先后研制了多个软件可用于建筑设计的绿色辅助设计,例如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软件GBADA,还有建筑热环境设计软件DEST。与国外相关软件比,上述软件更适合我国国情。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针对每个相关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者的操作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评价、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包含了开发体系与其环境的构成,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关心和尊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还有居住者的内心环境,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其时代精神。

2.2简单而高效发展的原则

对能源的节约也在绿色建筑中时时体现,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加强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尽量为后期扩建、改造、维修等留有余地。

2.3健康舒适的原则

建筑需要较好的适用性,体现建筑对用户的关心,加大用户与环境的沟通。重点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创造良好的视觉和听觉环境,建立立体的绿化的系统净化环境。

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3.1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

整体环境设计是建立在一定区域内,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考虑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设计,对建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有如下方法:

(1)加强绿色建筑理念。城市建设必须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背景相结合,一边加快建设,一边保护和利用己有资源。同时,改变不合理的规划模式、区域划分;另外,让城市的历史文明、地理外貌得以延续。

(2)加大绿化环境力度。社会向前发展,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绿化可以创造空间,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色植被覆盖地面,势必产生大量的水分蒸发,环境一般比较凉爽、舒适;较高大的落叶乔木可以在地面上造成完整的树荫,减少路面吸收外界热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空气,有效提高所影响的空间的含氧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对绿化环境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创造出良好的小区域气候,当前,环境绿化主要指小区及其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在此也建议相关部门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中。

(3)考虑整体。充分使用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手法,使居住小环境内外环境协调。例如:小区临近城市河道,则应该充分利用附近的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宅区,应积极考虑引入景点视线,促成内外景点的互为一体;毗邻历史名胜保护区的居住区应尊重历史、保护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化底蕴溶于先进的景点设计中,使其具有鲜明的历史个性,并为所属区域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p#分页标题#e#

(1)建筑的体型系数是单体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物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关系密切。直面建筑热耗大于曲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布局模式的建筑热耗小,因此,具体设计时要减少建筑外墙面积、限制层高,减少建筑外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外立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4)建筑节能设计。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智能化建筑,即为运用了大量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建筑,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对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进行自动调节,进而控制\"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从而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状态下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

目前,发展绿色建筑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把因地制宜作为设计发展方针,集成应用合适的技术,充分理解整体设计的思想,前面提到的辅助设计软件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包括,模拟、校核、评价等作用。设计软件除了需要一个强大的核心外,还需进行系统的梳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绿色生态适用技术体系数据库。如果此数据库建立起来将对今后的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好处,成为里程碑式的工程。

我们必须吸收国内外同行的特点、长处,紧密结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完备我们自己的数据库,这样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依靠这些软件,为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作出更大的贡献。

5、结语

实现人类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必须对原有的不适应当今建筑发展趋势的理念进行颠覆。所有绿色建筑的实施必须经过绿色建筑的规划。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设计,对实现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大有裨益。

发展绿色建筑绝非我国,而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球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设计环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共同的探索和努力,一定能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业走上一条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李丽艳;中国CDM的政策与进展技术

[2] 刘志峰,刘光复. 绿色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

[3] 谢文俊,浅析21 世纪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园林、 建筑与规划设计

[4] 王淑旺,刘志峰,刘光复,等.机械产品回收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12):76~79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