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外墙防渗漏的施工控制措施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建筑外墙渗漏是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缺陷,出现渗漏很难找到源头,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维修处理也较困难,因此施工过程中做好控制极其重要,结合工程施工及管理实践,对多层外墙砌体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外墙渗漏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外墙渗漏;环境气候因素;砌体结构;基层抹灰;装饰的控制

1.引言

1.1背景

外墙产生渗漏是砌体工程较常见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维修处理也较困难,因此施工过程中做好控制极其重要。结合工程施工及管理实践,对多层外墙砌体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以上渗漏情况谈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和应注意的问题。

2.论证

2.1.外墙渗漏的一般原因

2.1.1施工组织管理不周而造成的渗漏

外墙脚手架眼及固定架杆孔洞末认真封堵,外抹灰末预埋分格缝条,用先抹灰再切缝的办法或分格缝设置位置,间距,宽深度不当。主体与安装分包专业配合不协调,造成安装时任意开槽凿洞,使该部位墙体在开槽洞口处留下渗漏的隐患。

2.1.2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渗漏

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渗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本身不合格,砌块加工制作粗糙外观质量差,外形尺寸偏差超标,例截面尺寸不一致且缺棱少角较多。饰面材料质地酥松,吸水率多,色泽深浅不一,甚至出现刷后表面微裂缝。防水涂料,密封材料也存在质量的问题。

(2)砌筑砂浆和易性差砂粒过粗或过细且含土量过多,配合比例不当随意性大,搅拌时间太短很不均匀。有些施工人员不注重砂浆强度质量,使砂浆收缩性增大且不均匀,在砌体缝中产生裂缝形成渗漏的通道。

(3)砌筑方法的不规范,砖在砌筑前没有经过湿水,水泥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水化,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砌筑的墙面平整垂直度偏差过大,框架梁柱末预埋拉结筋,梁柱混凝土表面处理不规范也会形成裂缝的大量存在。

2.1.3砌体结构造成的渗漏

墙体的采用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不相同,构件及砌块之间的变形不能协调而引起墙体开裂。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高出一倍还多,即使在混凝土结构产生允许范围变形条件下,墙体也容易出现在墙与梁柱交界部位的纵横向有规律的裂缝。

2.1.4环境气候因素造成的渗漏

若早期墙面渗漏水,在负温环境下出现冻胀作用是很正常的,冻融作用能引起及加剧外墙的开裂严重,逐渐形成面积较大的渗漏,严重者直接导致结构内部钢筋的锈蚀及外饰面的材料脱落,室内墙面发霉变色。

2.1.5门窗洞口处理及面砖粘贴造成的渗漏

砌筑时门窗洞口留洞过大,造成安装外框时周围空隙过大,框顶部难以用合适的材料固定的问题,门窗框与洞口周围嵌塞不规范不密实,外墙窗框与洞口侧面连接处未预留出柔韧性材料嵌位置。窗台未有排水坡度或倒坡存水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都会使雨水在渗透作用下向室内渗漏。

2.1.6基层抹灰质量造成的渗漏

对砌筑墙体表面在抹灰前清理干净这道工序是不能省的。污垢灰尘形成一道隔离膜会影响到砂浆同基层的粘结效果及强度质量的。这些也是导致裂缝产生形成渗漏的原因。

2.2. 预防外墙渗漏的控制措施

从外墙产生渗漏的一般原因分析可知,多层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成因比较复杂,防渗漏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构造,材料应用,施工控制等多个环节加强控制。由于产生渗漏的环节多且环环紧扣,只要是某一个环节存在隐患,就可能出现渗漏问题。所以对渗漏问题的防治,是一项多个工种系列的相互关联,且互相制约的控制工程。

2.2.1加大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的报验制度,认真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和砂浆试验配合比的控制。坚持各种材料必须经检验或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的规定。严格按试验室试配的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制砂浆,控制进场砂粒的筛选和使用砂浆的时效性。检查督促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坚持工序之间的自检,互检及专职检查的质量控制力度。

2.2.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控制

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脱模剂不允许用如废机油等影响混凝土外表面装饰粘结强度的油质材料。混凝土浇筑要分层充分捣实,表面压抹及覆盖养护到位,浇水充分湿润。采用的砂浆配合比及使用强度也要符合设计规定,填充墙砌筑规范拉结筋不可缺少。砌筑完成后要求静置,挤紧。平整度,垂直度要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不能凿除外胀及填补凹陷部位的情况存在。基层的处理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振捣遇到孔洞的部位要仔细认真,对蜂窝麻面用砂浆补平,表面有油污的要彻底清理干净,穿墙螺栓孔要用膨胀混凝土填充补实。表面要进行界面处理,如拉毛或甩浆的粘结层处治,甩浆均匀不漏底且进行认真养护。

2.2.3要进行淋水检验

在竣工验收或者分户验收时应该进行淋水检验,这样可以及早进行处理。有时竣工验收淋水检查时会出现渗水现象,当出现渗水面积不大时可采取局部处理。在内墙渗水部位的渍水外围上边1m及左右各0.5m,下边0.2m的外墙相对范围内,采用防裂腻子勾缝,擦缝,补缝来加强,在处理后待表干再喷刷新型防水涂料3道,喷涂时水平,竖向交错进行,上次表干后进行下道。#p#分页标题#e#

2.2.4外墙砌块的要求

现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的填充墙,多数用粉煤灰砌块或烧结多孔粘土砖,多孔砖尽量采用半封闭型的较好,这种砖一端开孔,一端封闭。砌筑时填充墙不要一次到顶,当砌至距梁底3皮砖时,应停留3d以上时间让其自然稳定后再进行封顶,最上皮砖应用实心砖斜筑,防止顶端砌块与梁的下沉不匀产生大的裂缝。

2.2.5墙面抹灰的要求

对墙面基层的抹灰要提前进行处理,外墙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喷涂界面剂处治,砖砌体表面宜满挂钢丝网,要固定牢固压平整。墙基层在抹灰前一天进行浇水,最好表面浸透使得有足够的水分,第二天抹灰时再洒湿,以表面无明水抹最佳。抹灰层一般分两次进行,接槎处要错开,常用的第一道打底灰应是1:3水泥砂浆,第二道表面灰应是1:2.5水泥砂浆,两遍砂浆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两天。由于停留时间过短底层灰抹后尚未收缩稳定,肯定影响到面层效果。在抹后夏天10h后即刻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d。

2.2.6饰面砖的镶贴要求

镶贴面砖和勾缝用的砂浆应当是1:1另掺入10%的108胶溶液水泥细砂浆,镶贴面砖的砂浆厚度不超过6mm为宜,抹在底面均匀饱满,不漏抹更不要太厚,镶贴位置准确不要移动,尤其是砂浆收水后再纠偏移位,容易造成空鼓和脱壳。面砖勾缝前要首先清理残浆和浮渣,勾缝分两次进行嵌塞必须密实,接缝要平整略低表面3mm左右。在勾后砂浆收水之前,要用专门工具来回压抹缝,将砖缝表面收缩产生的微缝和毛孔压实压平,这样表面不会有接槎及裂纹现象存在,在勾缝终凝后养护不少于3d。

2.2.7门窗框的抹灰要求

为了预防雨水从窗洞周围渗入室内,应在安装外门窗框之前,门窗套满抹水泥砂浆,也就是在窗台及洞口两侧抹一层20mm厚的1:2水泥砂浆,一次找平成活,这样在门窗安装后使外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均匀,用塑料泡沫填充更加可靠。同时抹外窗台时要找坡,坡度不小于15%,而底框应高出顶面排水起点10mm以上。若窗框嵌进外窗台顶面砂浆层中,往往容易造成雨水从窗台顶面钻进窗框腔内,逐渐渗透室内产生渗漏通道。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在建筑用的材料都属于刚性材料,表现出耐候变形性能差,热胀冷缩十分明显,环境气候下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建筑外墙产生裂纹,形成渗水隐患。另外现在采用的新型防水材料几乎都是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多数是专门用于外墙的防水材料,柔韧性好变形能力强,适合外墙防水用。柔性材料的施工与刚性材料施工相比,工序少施工精度容易达到,维修方便对多层外墙有利。经过对外墙产生渗漏的原因分析和应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还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几个重要环节的控制,尤其是施工各工序过程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处理墙体多年来存在的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亚鸽.墙体渗漏水防治的几点做法.建设监理,2008(3)76-77

[2]王宗昌.建筑及节能保温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

[3]刘惠玲.建筑外墙渗漏的监理防治措施.建设监理,2007(1)

[4]王声忠.建筑外墙渗水机理及治理技术[J].福建建筑,2006,3:94-96.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