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文章旨在讨论如何在满足时代需要的同时,正视当今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可适应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未来发展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景观;文化传承;景观创新
一、现阶段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1、求新、求大、求气派
有些学校为追求所谓的\"门脸\"形象,大门宽达百米,远远超出正常使用要求。建筑材料上多选择大理石、花岗岩等价格价高的材料,另外为追求浩大的气派,一些设计体量过大,不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2、过分追求平面构图,忽略场所与校园特色的构造
我国高校创建初期采用前苏联模式,后来由于国际式风格的泛滥和造价的限制,高校校园景观呈现千遍一律的格局。
3、人性化设计的缺失
除了学习、运动、休息等基本的校园生活以外,学生还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尽量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景观环境。
二、校园景观中的文化传承
1、传承优秀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应尊重校园的整体规划,与其形成优势互补,还应充分考虑校园的地形特征,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校园建筑的特点,力图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特性。
1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
(1)校园环境的生态性。
(2)校园环境设计与校园规划设计互为补充共同形成弹性校园体系。
(3)校园环境设计是理性与动态的协调统一。
2环境教育的设计理念。中国的高等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其中包括社会人文、道德品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情操陶冶,校园环境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对其学业和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强调环境空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经济实用的设计理念。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各类生态资源,特别是校园内原有的开山取石的空地、植物、水系、山峰等,尽量减少施工工程量和维护工作量及能源消耗量,力图创造节约型的校园景观环境。
2、校园景观中的文脉的继承
大学校园的文脉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与脉络,它是一所大学较长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尤其是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内涵,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同这所大学所处的时代,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有着密切关系。校园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见证了校园发展、变迁的历程。
一所大学历史愈是悠久,其传统愈是逐渐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大学校园及其建筑的品质不仅体现出其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而且还能突出反映其特有的学术传统与氛围。2001年7月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东北大学旧址和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名列其中,这也充分显示了大学及其校园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校园建筑的承接
建筑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作品,融合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高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更应处理好新老校园承接问题。在该问题上,应对旧建筑尽可能地保护,以改造和功能优化为主充分挖掘校园的潜能。对于新建筑,力求在外部形势,建筑风格上与老建筑融为一体。新建筑应尊重历史痕迹,现有的建筑模式,可通过过渡、折中的处理手法,将新老建筑融入统一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传承历史实现校园景观的创新
1、校园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
高校校园景观应体现校园的历史性与人文精神,营建生态型园林式、丰富和谐的校园景观,实现大学校园空间的持续性成长。校园景观规划不仅要绿化校园、美化校园,更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的科技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校园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1增加校园景观的可参与性,实现校园景观的动态变化
大学校园景观是一种文化景观,良好的校园景观设计折射出一所大学特有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大学校园景观,校园景观规划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自然环境特点,重视校园内外环境,挖掘校园景观的经济价值,实现校园景观四季的动态变化。
校园景观设计应加强认得参与性,把人的感性从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它的敏感、生动和丰富,让师生感受到与校园景观的紧密联系。在沈阳建筑大学,有一处著名的稻田景观,就是依据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鉴于水稻的生长特点,从春天的播种到秋天的收割、到冬天收割完留在田里的稻禾斑块及稻茬,在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随四季交替变化的稻田景观。该方案创造性的使用水稻作为景观元素,让学生参与劳作与收获,感受一年四季校园景观的变化。设计通过将稻田引用校园,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使稻田景观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农业劳动教育的需要。稻田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比传统校园的花草管理还要简单,并且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2低成本设计
低成本景观设计,就是保证景观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的前提下,降低景观项目的投入和成本,以及中后期的维护费用和损耗,最大限度的保证景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当今一些高校盲目跟风、照搬其他高校以建造完成的校园景观,不仅增加了建造成本,也无法形成校园景观的独特风貌。如何进行低成本景观设计应考虑以下两点: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以自然资源作为景观设计和建造的基础,较少的人工开发和资金投入。许多国外大学校园广场设计上较少出现大面积硬质铺装,取而代之的是以植物景观来装饰美化校园,不仅节省了材料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也提高了高校的绿化率和绿地面积,打造更加生态的校园景观。其次在景观材料上应选择和运用环保和本地材料为主。注重本地植物的选择,同时也应重视快生树种和慢生植物相互配合,提倡乔灌木、花卉等的自然搭配。#p#分页标题#e#
2、更新校园景观材料,实现景观材料生态设计
绿色生态化设计是倡导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倡导重复使用。景观材料是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用来表达设计的物质载体,所以校园景观设计中景观材料的生态化设计是绿色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可能。在具体的实施中,考虑节能,可采取形式各异的用材方案。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就地取材\",大量使用乡土材料和拆旧材料。在水景设计中配合实施中水系统,配置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于是,使之成为景观水系的主要水源。
3、提升校园景观功能,发展校园旅游经济
高校校园的园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场所,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可游可赏,旅游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我国传统大学校园的选址多以远离尘嚣、山环水抱为佳。具有百年校史的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昌的桂子山上,校园内绿树成荫,道旁遍植桂花树,建筑依山就势,环境优雅,还有富有特点的梅园,形成了华师大独具特色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一所大学历史越是悠久,其传统越是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充满历史感的场所代表着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是高校校园特有的人文景观。例如著名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是一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建筑,馆内展出牛津大学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动物、昆虫、地质和矿物化石标本,演示生命的进化和起源。除此之外,有的校园中还有流水瀑布、叠泉涌溪、百年古树、候鸟栖息等水生景象,其构筑了富有生机动感、野逸情趣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大学校园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校园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今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共享的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效的旅游资源不仅要服务于校内的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资源与社会共享,转化为旅游资源。
四、结语
大学校园景观是一种历史与时代的结合,校园环境不仅为学术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并且应为塑造学生提供精神寄托。校园景观规划应做到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渊源,巧妙地与新景观衔接。新景观的规划凭借现代生态意识、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传统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规划就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全面研究思考校园建设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建设风格,既传承老校区的历史,又不是当今时代水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做到能与历史对话,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让景观本身成为具有个性的语言,让师生一旦融入校园景观就能充满活力、充满想象、充满求知欲。
参考文献
1、理查德 P多贝尔.校园景观 —功能·形式·实例【M】 .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江浩波主编,理想空间.2005.4(总第八辑).个性化校园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
5、王世英,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