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浅析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低碳已经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低碳是生态环境发展的目标,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由低碳经济引出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再到低碳建筑,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建筑设计也成为未来建筑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就从低碳环境下的建筑设计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建筑设计。

关键词:低碳环境 节能环保 建筑设计 策略

前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导致了向空气中过度地排放了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和杂质,引发了大气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威胁到了物种的生存。随着人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低碳概念被提到日程上来。而建筑工程的运行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和破坏。在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而建筑行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低碳能源结构的开发和使用上还只是起步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国更应该积极地从多角度进行能源的改造和利用。

1.规划设计之初的低碳理念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建筑师笔下的建筑也在不断地变化,如何让笔下的设计更加精彩的同时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筑材料的消耗、碳的排放量、能源的使用,相对而言都对城市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近年来,低碳环保概念的提出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如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遵循着非破坏性的设计原则,从最初的城市规划就将低碳的理念注入其中,秉承着对环境、对自然进行可持续性保护的原则,不断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和危害。只有精巧的设计才能建造出优秀的建筑项目,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我们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打造节约型的生态城市,为建造宜居性城市而努力,但是节能设计不是偷工减料,降低质量,而是以材料的选择和重新利用为基础,以前瞻性的眼光 ,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满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低碳理念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贯穿低碳理念的做法就是要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低碳的思想,包括设计、建造、使用与废弃环节都要将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的思想融入到其中。低碳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能,二是减排,三是满足人们使用要求,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2.1 建筑与环境

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环境基础上的,并非一个独立体,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标志性的建筑逐渐增多,并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傲然独立。如何解答建筑与环境的问题,成为建筑设计师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建筑与环境应该互存共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建筑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可以节省很多的能源,包括对太阳能、风能等的有效利用。人们在进行建筑活动时,应该尽量减少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使建筑与环境成为有机的结合体,让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2.2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2.2.1 绿色材料的应用

建筑在其设计、建造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建筑材料的生产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创造更多新兴的绿色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的开发逐渐得到完善,朝着降低污染,增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新材料开发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秉承着原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域性的特点进行研发。尽量利用环保、耐久材料,在设计中采用新型管材、墙材、保温隔热材料。

2.2.2 材料利用效率的提升

低碳环保的概念就是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设计的构思之初,尽量减小建筑体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失与能耗,对材料的特性及时掌握并充分利用,将材料性能与使用紧密的结合起来。设计时尽量采用一些性能优质、耗能低、耐久性高的新型建筑材料,同时,尽可能提高天然材料的利用率,使材料实现再循环,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护环境,促进建筑设计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2.3 建筑空间的合理高效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稀缺资源,要想满足居住有其屋的理念,提高建筑用地的使用率是一个必要的途径。而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实际上是在建筑占地面积和平面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起到了扩大使用面积、节约投资的作用。同时,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是确定外部体型的主要依据。而建筑体型反映了建筑物总的体量大小,组合方式和比例尺度等,它对建筑外型的总体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又与能耗有直接关系。所以,现在的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空间的高效利用,达到节约用地、节约材料、降低能耗的目的。

2.4 建筑形式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不难发现,建筑的形式对于建筑的能源消耗影响十分重大。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变化丰富,如从简到繁,从低到高,从粗到细等表现手法,具体体现在建筑的外窗形式、外窗的玻璃种类、窗户的朝向;外墙的饰面材料、保温材料;建筑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方面,直接影响到整栋建筑的能耗。因此,从建筑的形式设计出发控制建筑的能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p#分页标题#e#

3.在建筑设计中推广低碳设计理念

低碳建筑设计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如何推行与完善其机制成为发展的关键,在推进低碳环保的道路上要不断地创新手段,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对绿色环保材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加快推广的步伐,完善建筑设计低碳理念发展的道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但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发展低碳建筑设计仍在困扰着很多人,因此,只有选择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建立起低碳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的体系,形成一种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使建筑物有效地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是中国的建筑设计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建筑设计师们应对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Philip Jodidio.Green Architecture now![M].TASCHE,2009.

[2][英]布赖恩•爱德华兹著,周玉鹏,宋晔皓译.可持续性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41-78.

[3]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设计方案(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022net.com/2009/7-13/425939232885497-3.html,2009-7-13.

[4]贾冬婷.马德里馆:一栋屋,一棵树[J].三联生活周刊,2010(2):70-74.

[5]郝靖欣,张希晨.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J].时代建筑,1999(4):37-39.

[6]吴恩融,穆钧.基于传统建筑技术的生态建筑实践[J].时代建筑,2007(4):57.

[7]倪丽君,吕爱民.Dymaxion———富勒生态设计思想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9(1):48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