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建筑是人类为其生活提供的一种必要的空间条件。因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
建筑就是给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供更适宜于生活的理想的空间。在大自然的空间中,建筑给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空间,使人类更好地生活,顺利地繁衍下去。但,这并不是把人类与自然相隔离,而是一种平衡。如果建筑设计对环境与人的这种平衡关系考虑得太少,失去它们之间的平衡,就要用室内空间设计的办法来协调它们的关系。
关键词: 建筑;空间设计;建筑构造;三维空间;创造空间
0. 引 言
建筑的本质就是空间与结构体的有机统一。人们利用各种材料造出建筑,但真正使用的是建筑的内部空间。因此,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其实较之建筑外形具有更实在、更重大的意义。纵观近年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同特点:传统建筑强调建筑的形体、空间比例尺度的关系,对建筑的进一步处理往往局限于\"美化\"和做附加的装饰,以达到单纯愉悦视觉的目的;而现代建筑追求适宜于人生存活动的环境,从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出发,创造更适合于人及人活动的场所。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而且日益将室内空间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称\"建筑内部空间是建筑的灵魂\"。
1. 生态的建筑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了中外建筑师们的注意。
西方国家早已经有\"环境社会学 \"、\"环境心理学\"及 \"社会生态学\",还有\"生态气候学\"等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边缘学科。他们都在努力地保持着人类生活与外界生态环境的平衡。而我国杰出的\"风水\"学理论及寓情于景的中国园林设计都是从长期的建筑生产劳动总结出来,其理论的某些内容与西方的环境心理学完全吻合也是众所周知的。现代污染繁杂的生活环境充斥着城市人,生态宜居的居住生活空间是缓解人们忙碌心态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所以,我们在研究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同时,更要研究与诸学科的关系,这样就要求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空间,形成生态建筑的理想生存时空。
2. 室内空间设计创造生态空间。
创造生态空间是进行室内外空间设计融合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现在生态室内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生态的室内空间设计是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学科,同时它也是一种环境行为,而环境意识首先就是一种现代意识。这一切都决定了室内空间设计是以人为本的目的。根据用户的各自不同的职业特点、 文化水准和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社会层次,形成了不同的使用标准、不同的欣赏水平。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不同的风格满足各式各样的要求,充分利用生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功能,去陶冶人们的情操,裨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举例:一个忙碌的工厂工人家庭,住在狭窄的城市寓所里,最基本需求是阳台能有花槽,增加植物,增加氧气量,有益身心;更进一步,拆除阳台隔墙,改为落地玻璃,从室内能随时看到青绿植物;再进一步,利用起居间的一部分引入绿化,玻璃或花隔分隔空间,把大自然的气息引入小家庭里,从空间上彻底改变固有的格局,达到生态空间的理念。诸如更多公共空间,如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办公场所、商业购物环境等,对室内室外生态空间的运作穿插,更是建筑空间成败的重要一笔。
由此可见,优秀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者,既是社会进步潮流的倡导者,又是影响者和实行者,用优秀的空间语言诱导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崇尚生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加工作效率,这就需要设计者必须对室内空间的使用者的行为、职业特点、心理和生理的各方面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调查和研究,有中肯的分析和准确的认识,将同类空间环境使用后的评价及调查的结果作为评判室内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否则将会失去这个创造的重要依据。
3. 生态三维空间的构成。
生态三维空间在室内的要求,主要是要把原建筑空间的长、宽、高再二次处理,合理、美观、舒适、尺度把握。主要内容就是天棚、地面和墙。
3.1天棚的修饰。①天棚是室内比较大而且最着眼的地方,也是一个主要的创造组成部分。所以天棚设计的好坏,修饰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天棚要美观 、大方,虽个别案例需要有变化但一定要服从于统一效果,在整体上要给以轻松、舒适的感觉。一般不宜重色调的颜色装天棚,以清淡的色调为好。也可结合花架、网格栅、喷黑天棚,使天棚体量往后退,凸出灯光或造型。但要注意灯光的处理 ,灯光的排列和照度要合理,结合绿化,不宜于零乱,光线要避免直接照人反光的材料要用到好处。同时要考虑到灯光的路线,通风、落水等基本设施及要求。②天棚的样式可根据生态建筑的客观要求和设计师的想象力千变万化。但从形式可分几大类:平面式、悬挂式、分层式、井格式、结构式、玻璃顶、软天棚。
3.2地面的修饰。①对于是生态的室内空间,地面修饰是生态空间的图画的\"底\",而且距离较近,对它的要求不仅美观,还要有使用价值,或坚固耐久,或结合绿化防水、防潮、防滑,或易于清扫。如果是特殊功能的效果的空间还要具备隔音、吸音、保温的能力,地面要富有弹性。②摆放绿化的地面,对绿化起着一个衬托的作用,但大部分却不被绿化所覆盖。所以在满足对它的功能要求外,还要对它的色彩、地址、图案、明度有着统一的要求,一定要符合于室内空间的总体效果。③生态空间常用的地面装修的材料和做法:由于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装修材料层出不穷,现在选择几种来分析:a.常用的石材地面,花岗石、大理石的磨光板、哑光板、火烧板、斧剁板,厚为20—30毫米,长度为300—600毫米,造价较高,比较华贵,一般用于大厅,宾馆的前厅,展览厅等,适合花盆等绿化设施有长期摩擦的地面。且颜色、纹理应有尽有。b.木材地面,质感与气氛生态概念相融合,柔韧而不折,朴实自然,近年随着工艺的发展,防腐蚀的火烧木、仿古的船木、实木或高温高压的复合木地板等等都是优良的生态园林用材。c.还有一种覆盖型地面是园林常用的豆石渣制成的小磨石地面或各种大小的鹅卵石地面,摆成与室内风格相陪衬的图案,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d.新颖的玻璃钢制作地面,光而不滑,柔韧性好,易于清洗,保温性好。地面可以呈现半透明的效果,与绿化形成强烈对比。观感好,色彩可以随意调,造价不高,适合有特殊表达意义,传达强烈艺术的生态空间。#p#分页标题#e#
3.3 墙面的修饰。生态空间的墙面具体材料大部分要求同地面,但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绿化和墙体的融合。融合的形式可点、线、面。如墙面从面上铺贴园林石材,从地面爬至墙面,形成整体,;又可局部搁置花架形成韵律的线条;又如中式的漏窗,透过镂空的墙体,借窗后的绿化景色进来室内空间,产生空间穿插,奇妙无穷。
4. 室内空间引入植物园景等应注意的几个重要建筑构造。生态室内设计必须首先了解其存在建筑的构造,以及各个构造所起到的作用,否则将无法入手。
4.1判定拟设计的建筑类别:一是从建筑的用途分类。它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二是从结构材料分类。它包括砖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等,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从防倾覆、防水、防腐、防虫、防风等方面着手考虑最适宜的生态园景类型、空间模式及构造方法。
4.2 ①防倾覆。在室内生态空间设计之前要了解清楚建筑结构体系,决定使用的要求,再作平面设计,立面处理、选材及估算荷载大小,保证其安全固定及不对原建筑主体结构构成破坏。通常高大的植物体系因其在室内不具备根系生存条件,多数采用仿真植物标本,力求稳固又不影响立面。
②防水。与通常的室内外防水构造最大的不同是要特别注意生物的穿透,并且不能有毒性影响生物的生长。应在背水面做防水层,迎水面可按照风格设计鹅卵石、混凝土等防穿透实质材料。
③防腐防虫。有生态的地方不可避免容易潮湿,对原建筑的墙壁、钢结构、木材等都会有腐蚀影响。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进步,防腐木、防腐防潮涂料等衍生产品运用得当,基本能满足各式各样需求。只要在设计前,考虑周详,仔细调研都能使生态空间在比较长的日子内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5.结 语
5.1在室内生态空间的设计中,风格与个性的突出越来越显得重要,风格与个性都代表着时代的特征,它显示着国家、地区、行业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状况。创造生态风格的手段除了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状况以外,形式和选材是主要的因素,当然首先是人的意志。形式与选材各自产生各自的个性,形式的影响会使色彩的意义受到限制,反之材料也会限制形状个性的张力。尖锐的形体适合强烈色彩的材料,而柔和的形式则适合柔和的材料。声、光、色、形的相互适应,相互衬托才能产生协调,而这只是必须的,更进一层的高度是做到赏心。形式与材料的运用,对心灵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这些影响应是积极的、享受的、增加生活质量和效益的精神功能空间,应使室内空间的性质和人的感官与心灵有相应的振动。体会听觉空间和视觉配乐。
5.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工作内容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人类对新空间、新事物的追求也永远不会终止。开发创造多元的室内生活空间,去满足适应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拓展探求新的空间环境是设计师们的使命。
6.参 考 文 献
[1]赖志文. 试论当代城市住宅空间的合理布局[J]. 科技资讯. 2007
[2]欧阳昉. 最新居室空间设计理念及常见空间的处理[J]. 西昌学院学报.2006(02)
[3]王娟. 居室的空间设计[J]. 今日科苑. 2007
[4]安怀起 中国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