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 要】飞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与之直接相关联的建筑设计行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房地产经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可以说是达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由此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故而控制建筑造价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各地产商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提出压缩建造成本的一些方法,并希望通过对这一点的思考,带动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推进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一、 决定住宅造价成本的几个因素

对住宅建筑成本起决定性影响的指标是每平方米的钢材使用量和每平米的混凝土使用量。每平米用钢量包含上部结构的用钢量和基础部分的用钢量。一般而言,每平米的砖混结构的用钢量为27公斤,底框结构的用钢量是30公斤,剪力墙结构的用钢量是65公斤。所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讲,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建筑结构;基础形式;上部结构体系和构件;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因素。

(一) 常用住宅结构分类

结构体系对于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有效且直接的降低建造成本,实现成本控制。常用住宅总体结构包括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前者指\"板——梁体系大跨度体系\",后者则包含有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等。

(二) 基础形式

依据所选用的基础形式的不同不仅决定住宅的造价,还决定基坑的维护成本和整体的施工周期。对于软土地基地区的住宅建筑,一般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建议选取筏板型基础或者条型基础的形式。由于桩型的不同将直接决定基础梁横截面的尺寸和筏板的厚度,所以建议考虑选取单桩承载力较大的桩型。

(三) 上部结构体系和构件

住宅结构体系和构件截面的确定以及材料的选取对住宅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选用结构体系,能够从方案设计上影响总体建造工程成本,从而起控制作用。构件截面的类型又因上部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导致建造成本和总体投资的变化。

(四)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当今建筑设计界,对混凝土设计强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一方面,伴随建筑材料的进一步发展,使设计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因为住宅结构形式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进而不断的提高构件截面的要求。所以,不断提高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将极大的提高住宅建造成本。

二、 从结构设计角度分析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一)忽视结构设计中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可以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三部分。此三个阶段的前两部分将直接决定着投资的成败,在投资决策阶段结束后,设计过程则是决定工程造价最后一个环节,结构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也成为决定住宅总成本的决定因素。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开发商没有清晰的成本控制概念,仅着重开发预算和决算以及竣工等环节便可有效的控制住宅成本,忽视对工程整个阶段造价成本控制,没有理解结构设计对控制成本的重要影响,造成住宅成本控制沦为消极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多视角、全方位的结构设计。

(二)对结构设计方案的分析不足,导致成本监控的缺失

实践表明,结构设计费用占投资费用不足1%,但对整体投资成本的作用则在75%以上。这充分的展示了结构设计对于控制成本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开发企业没有认识到结构设计的重要作用,仅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施工图预算、立面效果、户室比等简单层面,缺少对结构设计适用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分析及衡量的关注,缺少对结构设计、成本控制方面的人员和管理投入,导致成本控制能力的丧失。

三、 加强住宅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 合理选用住宅结构类型

实践证明,住宅结构类型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能一味强调住宅造价的低成本,必须根据工程施工企业的建造能力、投资水平、工期的长短等因素,对住宅结构做综合分析,充分平衡投资和获利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科学的降低成本,找出最合理的住宅结构设计方案。

(二) 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合理的控制造价成本

科学的住宅基础形式对缩短工程周期,便捷、高效的维护基坑有重要影响。在住宅结构设计中,对于软土地基,住宅建议选取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选用筏板型基础或者条型基础。对于桩型选择,可参考筏板厚度和梁截面尺寸的影响,选用承载力强的桩型和沿轴线布置,实现减少应力,降低荷载作用。

(三) 依据实际情况科学选取上部结构体系及构件

住宅建造成本深受住宅的结构体系和构件的截面及选用的建筑材料的影响。适宜的住宅结构体系,能够有效的控制总体建造成本。因上部功能的不同,造成构件的截面类型不尽相同,最终影响建造的成本例如浇楼盖便有如下几种情况:

1、梁板式楼盖。因为被广泛的使用,所以在建造成本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楼盖占用空间较大,若楼层数一定,则楼层的净高相对较小;

2、无梁式楼盖。无梁式楼盖更多应用于框架结构中,使用荷载大且不受层高限制的情况,建造成本相对较高。

3、密肋楼盖。在跨度大但梁高受限的情况,通常不超过9米。可减轻楼板自重,取得明显的经济收益,但施工复杂。#p#分页标题#e#

4、为保证净高,通常选取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一般跨度可达于9米以上,可仅于外围和核心处布梁,使用较自由,成本高。

(三)降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控制成本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的增加必然导致造价成本增加。为有效控制这一局面,必须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大力降低方案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降低住宅成本大幅增长的恶性循环。由于住宅建设的开间面积不大,住宅建筑的构件配筋率同混凝土设计强度有明显的关联性。所以,通过降低楼板间的配筋率可以有效的降低住宅建造成本,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由于降低了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能够保证有效减少墙和楼板间的的裂缝数量和缝隙宽度,进而降低后期维护费用和产生的一系列不必要的矛盾。

结 论

当今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忽视建筑设计的科学型、合理性以及适用性,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行业乃至房地产也的健康、协调、高效发展。所以,提高对住宅结构设计的重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选用科学的结构设计方案,对极大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相关企业的强大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 江欢成.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建筑结构,2008(2)

[2]李昕.建筑结构设计比选和住宅造价成本控制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经济.2008(3)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