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中户型的选择与配置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户型配置,主要从功能空间、环境、采光、通风几个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 户型配置 环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迈向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 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再只满足有房子住, 而是要住好房子, 住舒适、功能齐全、房间配置合理、环境优美的住房, 因此对户型的选择成为人们在诸多选项中尤为重要的一笔。

一、 户型进入了一个功能时代

现代住宅户型结构正向着舒适性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福利分房的终结, 户型分类越来越多样化。面积扩大的同时,又要体现各成套单元不同用途的功能空间,卧室、厅、厨房、卫生间、储藏室、阳台等各分区的布局要做到居住性、 适应性、 灵活性,满足 \"动静分开\" \"私密性强\" \"公私分区\" \"洁污分开\" 的要求。

二、 住宅的功能空间与户型配置分析

1、 卧室设计 卧室是人们睡眠休息、更衣、梳妆等活动的场所,是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地方。《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每个卧室应相对独立,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10平方米,单人卧室为6平方米;卧室宜集中布置在较隐蔽的安静空间,并且应当隔声良好,应注意防止视线的干扰; 形状应规整,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

卧室的面积大小主要应该看家具设备布置的需要,太大的卧室会造成空虚感,也不利于节能 。因此最基本卧室面积应为10平方米 ,较理想的主卧室开间在3.6m以上,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

2、 起居室设计 起居室是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是公共活动的共用空间,是住宅设计中最活跃的因素 。《规范》要求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有较好的朝向和视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干12平方米。1996年12月建设部发布的《2000年小康型城市住宅科技产业的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建议的起居厅使用面积已达18. 25平方米。

起居室的面积应根据使用的人数和具体功能来确定,面积太小,使用不方便,面积过大也会使人感到空旷,给居住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相对集中,留出完整墙面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使用,减少通行路线交叉穿越,避免相互干扰。

3、 餐厅的设计 餐厅的设计应满足家庭成员同时进餐以及可能的家庭宴会的需要,可以和厨房合设或分设。餐厅和厨房合设同一空间,面积利用充分,但受油烟影响大,适于住宅面积不大的中小套型住宅;独立设置的餐室面积要求比较大, 适合大中套型住宅。对于面积不大的餐室,可与起居室连成一体,扩大空间感,或用简洁的落地玻璃隔断等分隔;独立餐室面积一般8-14平方米,空间接近方形为佳。

4、 厨房的设计 厨房是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厨房的功能已从过去单一的烹调行为发展为集仓储、加工、清洗、烹饪和配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因此厨房的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良好的通风、排烟、排气,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平方米;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平方米。

5、 卫生间的设计 卫生间是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盆洗等活动的空间。《规范》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卫生间的数量应根据居住的人数和住户的生活习惯来确定,原则上宜多不宜少。卫生间的位置在住宅中应靠近卧室,并应有可靠的通风措施,尽量争取天然采光,应注意私密性的要求,避免视线干扰。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设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方米;设座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平方米;设座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方米。

6、 阳台与储藏室的设计 忙碌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里不再是往沙发上或床上一躺了事,而是愿意在阳台或平台上坐一坐,喝上一杯清茶,了望室外的风景,和亲人们聊一聊,所以阳台或平台的设置与布置就不单单是晾晒一下衣物的场所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光线,加上自己喜好的精美布置,必将成为家居中的一道风景线,时尚而实用。

储藏室目前是被人们忽视的地方,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现在的家庭布局,讲究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而不繁琐,这样室内的家俱不宜太多,明面上的东西要求简练,但居家过日子还有不少暂时不用又不得不备的物品放在哪里?这时储藏室将是你解决室内视觉良好的不可缺少之地,设置一定面积的储藏室必将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三、环境

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回到自家居住的小区即看到一片绿色植被花园般的清洁庭院,顿感放松,进入家中又感方便舒适,这是人们的追求,所以户型设计越来越多地重视环境因素,它是人们居住的生存链条,是净化心灵的良药、美食,它可以分成空气环境、光学环境、声学环境和视觉环境等。

1、空气环境

外部环境的优劣是衡量一个社区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要注意到它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上风头是否有污染源的存在与流动;其次户型内部的通风质量、换气功能的优劣,都是对空气环境的基本要求。#p#分页标题#e#

2、光学环境

采光是光学环境的主要部分,自然光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其次是外部光照的影响,如果身居探照灯或者商业区的刺眼灯光下,也会使人烦躁不安;还有室内各分区的光线配置,家具、地板、挂饰等颜色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反应。光污染(又称噪光)影响着人类多种功能,必须合理使用人工照明,避免对人类视觉以外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3、声学环境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力很大,常居闹市区或者歌厅附近、马路两侧,长期被噪音所包围会使人生理发生变化而降低寿命,因此远离喧闹城市的郊区是小康社会住户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对室内电器、音响的分贝选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还有设计中对墙体隔音材料的选择也大有讲究。

4、视觉环境

室内视觉环境的舒适性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室内视觉环境能提供给人充足的自然光线,能让人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带给人视觉的享受,产生愉悦感和舒适感,充分地放松身体和精神,从而得到休息。

四、注重采光、通风

目前楼型多样,地盘紧张,不少楼群密布,全然不顾规范规定的楼距要求,影响了居住者的采光需求,一旦楼盘盖起,已无法弥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居的需求越来越讲求质量,人们在满足居室功能的同时,采光、通风的要求便显得十分重要 。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高层建筑,满足了不少无房户和小房改善的需求,但也有些楼型,不尽合理。如塔楼的多角楼盘,采光效果极差;也有些临街住宅楼,为满足市容需求,做成东西向楼房,长年顶着西晒的太阳;还有的楼群密集,居住者很少见到阳光,更谈不上什么舒适性。目前区域性的住宅群已注意到此弊端,不少小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采光充分,通风良好。

具体来讲,为了满足室内采光的需求,除了注意朝向的选择外,厅不可做成暗厅,常年开灯照明,一来浪费,二来不适,应有采光窗做成明厅;厨房是主要的污染源,应靠近门户,自然采光和通风,管道宜隐蔽暗藏;宜配置服务阳台与餐厅紧密联系,餐厅尽量有直接采光;而卫生间在做不成自然采光、通风的情况下,也要将通风管道直接通向屋顶,合理安排进风和排风管道。此外,在满足采光需求的同时,通风也是居住功能一个重要体现,设计时应尽量做到每户有穿堂风,或者设定相邻外墙上开窗所形成的转角通风,单朝向的住宅也必须有通风措施。居室开间不可太小,以不小于3.6 米为宜,开间大,窗户自然大,通风也会随之良好。

综上所述,住宅与人的生活贴近,因此要生活得舒适就要有精密的设计,注意对生活空间每一个微小细节的研究,真正满足人们舒适、休闲、惬意、健康文明的生活需求,使人居环境更加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 寿震华. 住宅户型分析(三)[J]. 建筑知识, 2005,(04) .

[2] 冯光莹. 住区户型发展变化特点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科技资讯, 2010,(15) .

[3] 金筱. \"90户型\"逐个看[J]. 楼市, 2010,(Z2) .

[4] 李树春,庞吉宁. 对住宅户型的经济性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 2010,(01) .

[5] 寿震华. 住宅户型分析(四)[J]. 建筑知识, 2005,(05) .

[6] 寿震华. 住宅户型分析(一)[J]. 建筑知识, 2005,(02) .

[7] 李泽武. 健康住宅的新理念新标准[J]. 深圳土木与建筑, 2004,(04) .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