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度探讨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度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诸多影响安全度的因素。本文正是立足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提高我国建筑安全性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度;安全隐患;主要措施

建筑物质量安全一直是百姓购房住房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其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质量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建筑物质量安全的核心环节。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度的探讨,为保障建筑物安全再添一枚重要的砝码。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认识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赋予结构以适当的安全度,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所预期的各种功能要求【1】。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安全与否的衡量标准在于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等几个方面。其中安全性要求建筑在正常施工使用条件下有一定的承受力,在遇各种可预期的、非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则要求建筑结构应当具备一般建筑应有之功效,并且各部分、各结构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定的作用;而耐久性则是强调一种纵向,也即时间上的持续性,在正常维护下建筑应具有的使用寿命。

2.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现状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有不同的安全度认定标准,安全度的认定并不像物理定律,一成不变。尽管我国早就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统一的的标准,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同仍然要求我们应当灵活处理,切忌千篇一律。

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也与国际水平逐步拉近距离。然而,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认定上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动,仍然承袭着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标准。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安全度认定标准已不在适合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状,应当考虑予以变动。

另外,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势必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这与投资者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因此,在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失利性与减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风险性之间有一个利益权衡的问题。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即最高系数的安全度),实现这种最优化的配置始终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度,同国外相比,有如下特点: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取用的荷载值比国外低,材料强度的取值比国外高,所用结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比国外低,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偏于不安全,对结构的规定又远比国外要求低【2】。可以说,我国在建筑结构安全度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已越来越大。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某些建筑商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追逐利益之心的膨胀亦是加剧我国建筑安全隐患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充实这种职业良心,增强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迫切。

3.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措施

3.1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出台规范措施监督工程建筑质量。规范的出台落实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实现责任到人,使得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最大程度的各尽其职,即便是出现失误或错误也得到尽可能的救济。因此,政府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适合现状的行业标准势在必行,同时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正如前文所述,标准虽然具有可预测性的优点,但同样也具有标准僵化的弊端。因此,在使用标准时我们亦应当灵活合理的处理现实问题。

3.2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重视程度,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的处理和规划建筑结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是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加强对安全度的考量,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手段,同时也要拓展视野,通过新的角度发现和处理问题。诸如对建筑物抗震设计就应当纳入安全度考量的范围内,设计人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也要对善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处理方式。

3.3重视科技研发,拓展评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手段。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品味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各式各样的建筑变应遇而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然而,建筑结构复杂的各种建筑其安全度评估却也日益复杂和繁琐。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研发相应的软件等作为辅助评估手段,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设计人员也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只是深度和宽度才能适应这一现状,实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质的飞跃【3】。

3.4正确做出价值衡量,增强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投资就如同一场博弈,其中的各类主体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权衡。因此,笔者认为增强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正确做出价值衡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考量,不仅仅是水泥、钢筋的简单相加,其产生的长远效益远远大于偷工减料所实现的。

3.5合理制定安全度的认定标准,努力做到与国际社会接轨。对于西方文化,我国历来都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与国际社会接轨,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机制,不仅可以使我们减少弯路,使认定机制趋于成熟,而且可以为我国国内的建筑市场拓展商机,增加外国企业投资的机会。#p#分页标题#e#

4.结语

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考量。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增强自己的行业社会责任感,认真负责的进行安全度评估;同时,政府亦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应法规及其相应的机制。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建筑物质量的安全保障,才能使家庭、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蒋艳平,朱德滨,刘有智. 现代木结构房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J] 山西建筑. 2011.3

[2] 王焜. 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分析.[J] 建筑工程.

[3] 张成中. 混凝土结构适用耐久性评估及其工程应用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