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只有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的做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前言: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耗能问题是越来越严峻,近几年来节能减排已逐渐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文主要叙述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简要分析。
1、合理布置建筑平面
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是: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在建筑项目设计、建造和改造过程中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实现建筑节能。在建筑平面布置时,朝向和日照间距是影响室内冬季获得太阳辐射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一般来说,对于地处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一般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因此,其最佳的建筑朝向为东南向东南向布置,室内在冬季上午晒东,下午晒西,获得太阳辐射比朝南向要少,可谓是冬暖夏凉,且又往往处于冬季主导风向位置,会使空气渗透耗热增加。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当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东西向板式多层住宅建筑的传热耗热量比南北向高5%左右。日照间距是2栋建筑间外墙间距,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住宅应每户至少有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h。目前,在住宅楼栋布置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楼栋间距满足不了规范要求,其底层住户在整个冬季见不到太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居室中热环境的改善,应当引起设计师的重视。
合理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称之为建筑的体形系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体形系数是成正比的。标准规定: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及0.3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为达到这一目标,在采暖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建造单元过少,特别是点式平面的多层住宅。从有关资料获悉,当板式住宅单元数达到4个以上,层数达到6层,体
形系数控制在0.3以下是不难做到的。建筑的平立面尽量规整,避免出现过多的凹凸面。住宅套型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应减少面宽,增加进深,降低层高,这些均能相应地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
2、重视室内其他过渡空间的保温
室内其他过渡空间,如楼梯间、坡屋顶下空间、地下室、阳台等,也是传热的重要部位。做好这些空间保温也很关键,使它们成为一个温度阻尼区,从而有效地阻止室外冷气向室内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屋面和地板的热损失。
2.1 楼梯间的保温。该部位的隔墙传热耗热量约占采暖住宅建筑总耗热量的10%,因此,不可忽视楼梯间的保温。其做法是选用保温性能好的门窗,把开敞式楼梯间改为封闭式。北向单元出入口设门斗,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对屋顶上入孔做密封处理,使其不能形成通风道,使热能从楼梯间顶部抽出。
2.2 坡屋顶下部空间的保温。坡屋顶除了防渗外,其保温和外观等功能均比平屋面要好。屋顶通风窗尽量不设,如设应在冬季能关闭并采取密闭措施,使屋顶下部的空间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空间。
2.3 阳台的保温。封闭北阳台,并做好栏板的保温措施,减少冬季西北风对室内的直接渗透。适当减少南阳台及其外伸长度,以免影响对下一户的冬季日照遮挡。
2.4 地下室的保温。住宅楼设地下室已成为一种时尚,它不仅改善了底层住户的居住条件,也为住户提供了储藏空间。地下室一般不设暖气,因此,除了必须对地板采取保温措施外,还应提高地下室窗的保温和密闭性能,在楼梯口处设保温门,阻止地下室中冷空气渗入到楼梯间。
3、建筑设计的外围结构节能
建筑之所以会产生能耗主要是因为冷热传导造成的内外能量交换而造成的能量的流失。为了维持建筑物内部舒适,人们往往通过制冷或者供暖的形式来维持建筑物内的温度的稳定,而建筑内外的冷热传导加剧增导致制冷或者取暖的能量消耗,这就产生了能耗。当然能耗是不可完全避免的,而适当的改进建筑的为结构和建筑形式,则可以降低能耗。
3.1建筑物门窗的节能。建筑的门窗是导热的薄弱环节,因为门窗都是轻薄材料构成,其导热的性能高是降低能耗的薄弱环节。据试验,单层的玻璃窗的能量损失是整个建筑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暖能耗的50%。因此在节能设计中应当合理的设计墙窗的比例和位置,如:在东西墙面避免开有较大的窗口,同时也需要合理设计高度平衡光线和控制温度的关系。另外,在材质选取和形式设计上也应当充分考虑节能的需求,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3.2外围墙体设计。随着传统的实心砖墙的使用减少,复合材料构成的轻质保温墙体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建筑墙体设计的主流。其主要的形式是:利用轻质砖或者钢筋混凝土作为墙的承载主体,而绝热材料与之配合,以粘贴的形式增强墙体的保温隔热的性能,从而形成了复合墙体。目前的复合墙体有:1)内保温墙,也就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外墙的内侧。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是广泛采用的保温技术。2)中间层保温墙。这种方法就是将保温材料设计在外墙和内墙中间,保暖性较好,但是施工工艺较复杂,需要保证填充的质量。3)外保温墙,也就是将保温材料粘合在承重墙的外层,这种方法的热稳定性较高,可以增加居住空间,但是对外保温层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其能够对抗恶劣天气和温度的变化,尤其是北方住宅,对外保温材料的耐久性要求更高。#p#分页标题#e#
3.3建筑的屋顶保温。建筑的外围结构中对节能影响较大的还有屋顶,设计中应当保证:1)屋顶使用的保温材料应当严格的控制吸水率,尽量降低材料吸水性能。这样可防止屋面因降雨而产生材料吸水影响其保温性能。2)设计中屋顶还应该选用轻质、高密的材料,以此降低屋顶的自重,并提高其保温效果。
4、建筑设计的其他节能措施
目前,建筑的主要能源消耗就是电能和采暖用热能。因此设计中应合理的采用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这两种常规能源的消耗。1)在用电方面:应对建筑的电气设计合理的规划,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供电配电系统中的线损,提高用电效率,降低无谓的能量损耗。另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结合整体规划设计,尽可能的利用日光作为日常的光源,减少住宅的\"采光死角\",减少白天照明所产生的浪费。2)对于供暖方面,应当配合集中供热系统来实现住宅的集中化供热,以此降低采暖的额外能耗,并且对建筑中的管网合理设计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做到温度适宜,减少浪费。
结语: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开展建筑节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趋势。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按照节能新标准严格把好节能设计关,监督好施工节能用材关,就能有效提高建筑节能效率,降低建筑能耗,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赛军,陈公余. 建筑节能应从规划设计入手[J]住宅科技
[2]何平,雷颖占.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建筑节能[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