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 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质量的好坏主要由两个方面来衡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上时常会发生偏差。为避免这种偏差,需要设计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外,还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前言:建筑工程的设计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目前居民对于建筑本身的结构适用性都非常重视,因此作为设计人员应大力发展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先进的技术,才能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1 设计的前提条件
1)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熟悉规范,并正确理解规范的含义及意图,对规范就高不就低。3)规范未列入的结构体系及超高超限建筑应进行专项审查。4)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应由专业负责人会同审核人、审定人确定设计技术条件或措施。5)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设计人、制图人、校核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均应由本专业人员担任,注册工程师签章宜是专业负责人。6)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听任建筑专业、业主的无理要求,进行违规设计。7)对建筑工程设计终生责任制应有充分的认识。8)正确认识计算机及设计、计算软件的作用。不能盲目信赖计算机,而不重视概念设计,判断正确与否要靠人的大脑。
2 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2.1. 结构平面图。近几年来建筑业在不断的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化并广泛运用了一些现代知识。在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必须要运用软件来进行建模。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可以不使用软件来建模,直接进行设计即可。但是,如果设计工作人员具有有充足的时间,那么当然是输入建模比较好,从而更好的运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以上,那么就必须采用输入软件来进行建模设计。
2.2 大样详图。如果建筑详图比较准确,那么大样详图可以在建筑详图详图的前提上进行直接的绘制,也可以先前做过的详图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的绘制。这个过程必须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使结构受力合理。
2.3.楼梯。在进行楼梯的设计时,需要注意:梯梁的位置一定要使得上下层的位置相统一。假如局部位置不合适,可以采用折板楼梯。一定要注意楼下的梁下净空要求和梯板的宽度。我们应该注意首段梯板的沉降问题,可以设置梯梁来解决此类问题。
3 建筑结构中的常见问题
3.1地基与基础方面。在地基与基础设计上一定要做到合理,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地质资料,统一的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仅仅的凭借耐力这一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是不安全的,不要单纯的认为把耐力容许值取小就可以了。利用换土垫层来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没有进行垫土层的设计,而只是凭着经验来进行处置。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对于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是十分的明确,只是通过简单的采用砂垫层来进行承载力的加强,并没有进行计算垫层的宽度及厚度,这种方法既没有达到安全的目的,又没有达到经济的目的。
3.2 房屋的高度、宽度比超过了规程。有一些高层建筑房屋的高度比最大适用高度的规定限值大很多。在结构的设计当中,对于房屋的高度、宽度超过现行规范的高层建筑时,必须要按照超限高层建筑来进行设计。此外,还有一点我们不应该忽视,房屋的适用高度除了与抗震设防烈度和结构体系类型有关外,同时还与场地的类别和结构的规范度等因素有关。
3.3异形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住宅建筑中,特别对于高层建筑,有很多采用了异形结构。当前我国的建筑在异形柱的结构设计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很突出,表现为异形柱结构的房屋体型不规则、高度超高、结构的布局不合理、抗震的结构措施也不是很完备。当前我国对于异形柱的节点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和结构延性等试验都不足,对于异形结构的抗震性能还不是十分的了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异形柱结构时,需要对于房屋的高度、抗震措施和结构规则严格把握。
3.4 结构的设置不够合理。对于超长建筑物,为了能够更好的减少温度变化对于结构的不利影响,我们设计人员必须对于伸缩缝进行很好的设置,这是十分必须的。但是有些设计人员利用后浇带来代替伸缩缝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后浇带仅仅的能对混凝土材料干缩的影响进行减小,无法解决温度变化的影响。假如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封闭了,如果该结构再次受到温度的影响,那么后浇带就无法起作用了。对不便或不能设置温度伸缩缝的超长结构,除了留设施工后浇带以外,还必须采取其他的构造来加强措施,比如加强对于顶层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对于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部位来配置直径小一点的温度筋。
3.5 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较小。这类情况大多数是发生在六度抗震设防区。大多数设计者单纯的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了自身的方便受力,他们会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的过小,把梁简化为铰支梁。这样做虽然便于结构的受力分析,但是却给房屋的结构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样做忽略了梁柱之间的刚结作用,且柱截面的配筋较小,该结构一旦受力,柱顶的抗弯强度势必会不足,使柱子梁底周围出现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铰。人们在使用该结构时,柱子便已开始带铰工作,这样会使房子的耐久性大大减弱,且引起了住户的恐惧心理。更严重的是,假如发生地震,那么该结构必然会倒塌,这极大的违背了现行的抗震的设计原则。#p#分页标题#e#
3.6 悬挑梁的梁高过小。一般设计者只是对于梁的抗倾覆进行了测算,并没有对梁的挠度进行测算。假如梁高选用的太小,那么将会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力区的应力过高,梁截面会产生非线性的徐变。挑梁的变形也会引起梁板裂缝的出现,从而引起房屋的正常使用。根据调查研究,这种挑梁变形到后期时,梁截面的上部会出现比较大的竖向裂缝。竖向裂缝不断的延伸,从而发展为斜裂缝,这时的梁已经接近破坏。
3.7 楼板的设计问题。板是建筑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承重构件,它可以将屋面、楼面的荷载很好的传给其周围的墙和梁,对于楼板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梁、墙、柱的构件安全。假如对设计考虑的不周到,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有的也会存在安全隐患。楼板的设计主要有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的计算问题。一般在民用建筑当中,会经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的隔墙,经常在设计时将该部分线荷转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来进行配筋计算。但是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却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去除以板得总面积。此外,板上的隔墙处理顶部经常使用立砖斜砌并且顶紧上面的屋面板,从而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中间的支撑点,支撑点上方出现了负弯矩,但是在板得设计当中并没有考虑到该部分的影响,使板顶产生了裂缝。
结语: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设计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论作为知识功底,并且要有灵活的创新思维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加强对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问题研究,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合理、经济和方便。
参考文献:
1)戴国莹,李德虎,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建筑结构
2)蒋根谋,熊燕.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3)汤远红,石洪利,杨林.影响民用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的因素[J].交通科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