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场走廊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有机配合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园林设计是赣州市机场走廊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结合赣州市机场走廊沿线气候、地形、地理环境特点,根据赣州市机场走廊三角岛至机场广场入口北侧路段绿化环境美的要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赣州市机场走廊不同部位园林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色。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使赣州市机场走廊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实现了和谐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关键词:园林设计 绿化施工 有机配合

赣州机场走廊是一条融功能、景观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绿色通道。今年4月,赣州机场走廊园林景观设计方案通过评审,从赣州黄金机场通往市区的途中将新建生态绿色通道。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将注重原生态保护,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而又富有变化的植物空间,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空间。同时,充分尊重原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原有的山体和水体,依山就势进行景观完善,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节点景观营造。

1 工程概况

赣州市机场走廊增绿项目二标段是从三角岛至机场广场入口北侧路段的防护绿带及行道树绿化景观工程,其中景观防护绿带长约2公里、宽13.5米,行道树全长约6.9公里,园林绿化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机场走廊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绿化面积为27.2594万平方米,设计种植乔木12万余株(其中大乔木约6万株,小乔木6万余株)。目前,其中心分车带园林绿化种植已基本完工,下一阶段将配合道路建设对防护绿带、山坡进行绿化种植。

2 机场走廊,筑绿色\"长城\"的园林绿化设计思想

机场走廊园林绿化注重原生态保护,强调自然生态植物造景、遵循植物多样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富有变化的植物空间,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春、夏、秋、冬\"四季植物景观。

整个建设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树种、季节变换等诸多因素,以达到建成一条集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的目标。

3 园林绿化设计内容

3.1 中央分隔带园林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作用是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达到生态效益与环境统一。绿量决定生态效益的大小,设计中根据分隔带的宽窄,综合考虑层次立面绿化,以增加叶面积的总量。按防眩效果和\"白天不见村庄,晚上不见灯光\"的景观要求,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的搭配方式丰富植物景观。乔木主要用赣州市市树香樟,具有常绿、生长迅速、树形优美、耐湿抗旱、抗风力强等优点,树下种紫薇、红叶石楠修饰,地被为红叶石楠、花叶鹅掌柴,灌木球为红花继木、海桐、冬青,各种节假日可以摆时花造型陪衬,使得景观更具观赏性和美化效果。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抬高了花池高度,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3.2 景观防护绿带的绿化

景观防护绿带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关系到公路的景观美和城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的绿化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园林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公路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片植为主、落叶和常绿组合,开花乔木点缀。

从景观防护绿带绿化设置效果来看,上层林木与中层地被植物及下层草坪得到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并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立体线型,韵律感强,车移景异的效果明显。采用全色叶地被、中灌木、远乔木的布局,乔木大株距,使得路线空间开阔,线型流畅、清晰、通视性好,避免了高填土路堤的悬空不安全感。

3.3 边坡绿化

(1)边坡绿化采用\"生态修复\"理念

根据现场状况及环境因素,决定边坡绿化采用\"生态修复\"理念,现代国际采用的新型喷播绿化方式的挂铁丝网客土喷播植草技术,待植被恢复后,兴旺的根系可经过基材深化到岩体的节埋和裂隙中,能到达永世固坡和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

(2)边坡绿化植物选择

边坡绿化植物选择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路堤边坡的绿化,由于土质和保水性能很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采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采用狗牙根、金鸡菊、多花木蓝、马棘、紫穗槐、盐肤木、夹竹桃等植物优化配置,

(3)肥水管理措施

制定肥水管理计划,在施肥这个环节,针对植物群落的不同发育时期,采用不同的肥料配比,抑制草本的生长,促进木本植物的发育,从而达到逐步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水分是植被能否存活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的需求量有很大差异,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通过对水的管理可以实现对群落演替方向的调控。其中包括喷水养护和追施肥料等措施。

4 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的有机配合

环境绿化效果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形象,但是环境绿化的好坏,必须由设计和施工双方共同来完成。总体设计效果需要通过绿化的施工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完善,因此绿化设计与施工的有机配合,是一个成功的绿化项目的关键所在。#p#分页标题#e#

4.1绿化设计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设计一重要原则,但也不排除有些设计脱离实际,趋于理想化状态。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情况是,应先积极与设计方取得沟通,提出合理性建议,及时做出设计变更或调整施工方案以达到更佳效果,而不能一味遵循设计图纸而忽视实际景观效果

园林设计同时还是民主集中的过程,通过设计可以从图纸上显示出委托方和设计师在主观性、客观性、艺术性等方面的契合程度,通过设计可将绿化的概念通过语言、文字、图纸表达出来,依此可以直观地判定该项绿化工程的目的是否达到,并能体现设计师对业主意图的领会程度及设计水平,设计可以同时提出几种方案,供委托方选择其中最佳方案,设计既要发挥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又要避免个人独断、胡乱指挥和设计不能动的作风。

4.2 施工是对设计的现实体现

一项设计从图纸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施工来体现,良好的施工质量是体现设计意图和产生景观效果的关键。

一方面,设计人员必须经常到施工现场观看施工情况,和施工技术人员讨论设计意图和施工后产生的景观效果。因为有时候,设计人员凭空想象的植物规格,可能在现实中并不理想,这就需要相互交流。

另一方面,但施工方因施工困难或认为自身不完全具备施工条件,施工方根据自身有利施工条件而强性要求设计方做出修改时,设计方应该坚持己见,并提供可行性方案让施工方信服,把设计与施工可联合起来,综合两方意见做出调整,共同完成项目,做出一个佳品工程。

总的来说,充分理解设计理念,是施工技术人员的基本功,是能不能将图纸变为现实并能产生良好景观效果的一项专业技能。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植物学、生态学、植物栽培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是个懂得施工现场管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因此施工技术人员要求是一个既理解设计,参与设计,又懂得工程施工控制的全面型人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吃透设计理念,和设计人员探讨交流,把设计变为美景。

4.3 施工是对方案的再次设计

有些问题需要在原有的设计上进行调整变更,有些问题还可能全盘否定原来的设计。有些大型绿地的设计,特别是成片成丛栽植的植物群落的设计,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标明的仅仅是某个品种或几个品种栽植的范围和数量、规格。而具体的栽植组合形式,不同品种之间的栽植间距,或疏或密,或高或低,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放样时进行控制和调整,这是一个再次设计的过程。

有些绿地的设计,由于设计范围和施工现场的范围有出入,在设计人员不能到达现场指导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栽植放样时的调整。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领会设计意图,而且自身要具备设计基础,既要控制植物栽植的范围,株行距的大小,又不能使设计想要达到的效果走样,这也是一个现场再设计的过程。

5 结语

一条高速公路的外在特色和对环境的影响,在于沿线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多变环境绿化和景观再造。只有在景观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本地区植物资源,才能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这也是社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种秀灵,保琦蓓,王慧觉.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6):1 224-1 227.

[2]霍琳瑾.沪嘉高速公路绿化[J].华东公路,1995,6(97):63-65.

[3]翟宝黔,王尚,徐涛,李留振.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现状与植物配置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 108-110.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