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论文范文简述地基处理措施

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一个专业性要求相对高的施工工程对质量安全产生影响,在公路、桥段等项目中影响很大,涉及路桥的使用寿命.因此,施工方和工程技术人员要从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上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本文作者主要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范文网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投资力度大幅上升,努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日益提升,尤其是大型的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广站、垃圾填埋场、煤气厂站、隧道工程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我国的市政路桥工程设施建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新建了较多数量的项目,同时在规模上也在进行不断的扩大。对市政路桥工程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地基处理是基础,是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衡量工程质量的优劣,主要在于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的好与坏,如果出现技术问题,会直接影响市政路桥工程设施的质量及施工单位的效益[1]。

  二、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对地基内的主要受力层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技术措施,以改善其工程性质,达到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地基处理主要用于新建工程;当现有建筑物的地基出现事故,或在其近旁挖土时,也需通过处理提高地基强度。地基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失稳,使道路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对道路成不同程的的然害[2]。

  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

  2.1、换土垫层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地基。换土垫层法是先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土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垫层、砂垫层、碎(砂)石垫层等。

  (1)灰土垫层

  灰土垫层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合均匀后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适合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厚度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强度较大的砂或碎石等回填,并经分层夯实至密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等作用。

  2.2、夯实地基法

  (1)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重复夯打击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3]。

  (2)强夯法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一般8~30t)吊起从高处(一般6~30m)自由落下,对地基反复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很大,对周围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有影响,在城市中心不宜采用,必要时应采取挖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础深)等防震,隔振措施。

  2.3、挤密桩施工法

  (1)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2)砂石桩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砂或砂卵(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al Pile)简称CFG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后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p#分页标题#e#

  2.4、振冲法

  振冲法,又称振动水冲法,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借振冲器的水平及垂直振动,振密填料,形成的砂石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振冲桩适用于加固松散的砂土地基。

  2.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浆做固化剂,采用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充分拌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之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较深、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承载力不大于0.12MPa的饱和黏土和软黏土、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三、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按其原理和作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3.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其包括堆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与堆载联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电渗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在预压荷载作用下使软粘土地基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土体发生固结,土中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强度提高,达到减少地基施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3.2、振密、挤密法

  振密、挤密法有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密实法、爆破挤密法和土桩、灰土桩等多种方法;采用一定措施,通过振动和挤密使深层土密实,使地基土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

  3.3、置换及拌入法

  置换及拌入法有换填垫层法、振冲置换法、高压喷射浆法、深层搅拌法、褥垫法等多种方法;采用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弱土地基中部分软弱土体或在部分软弱土地基中掺入水泥、石灰或砂浆等形成加固体,与未被加固部分的土体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目的。

  3.4、加筋法

  加筋法有加筋土法、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砼桩复合地基法、钢筋砼桩复合地基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在土层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维持建筑物稳定。

  四、总结

  实践证明,在路桥施工中必须采用正确的地基处理,对路桥的承载能力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对于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新要求是可行的。加强对现有路桥地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对路桥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经验积累,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金波. 浅谈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0)

  [2]李贞龙. 浅谈软土地基道路的危害问题处理[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16)

  [3]金祥月. 公路小桥涵软土地基加固处理[A].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