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路交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公路的增多路面病害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旦公路的路面出现病害,轻则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重则会导致交通中断,由此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解决道路路面病害问题是工程单位急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公路路面存在的质量通病,阐述了路面病害的主要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评职范文,期刊杂志投稿,公路路面,道路通病
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公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路面是公路最表层的组成结构,与地面车辆行驶存在着直接接触的关系,其质量水平影响了地面交通的安全性、持久性。据了解,国内超过40%的公路工程正面临着路面病害的威胁,尤其是经济发达城市的道路工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一、 公路路面病害及形成原因
根据设计要求和就地取材的原则,路面可用不同材料分层铺筑,通常包括垫层、基层、面层等层次。若公路施工质量与标准设计不符合,易给后期交通运输埋下诸多安全隐患。无论是水泥还是沥青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陆续出现各种损坏、变形及其它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路面病害。从原理来说,大部分路面病害是由于受力荷载不均衡,破坏了公路结构的稳定性,最终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病害。道路路面病害的具体类型:裂缝、坑槽、车辙、松散、沉陷、啃边、表面破损等。
(一)裂缝病害
长期以来,裂缝现象都是公路建设的常见病害,由于裂缝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常给现场的应急处理造成很大的难度。公路产生裂缝问题易损坏路面的牢固性能,路面裂缝主要是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与龟裂,按其成因可分施工中的原因和温度变化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基层强度不够造成的,当然也有上述几种原因的综合。施工时纵向接缝处理不好,黏结不牢,在冬季会冷缩而产生纵裂或横裂。而由于温度变化影响, 路面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出现裂缝,以横缝最为常见。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良,或沥青材料老化变质,往往会形成大面积的网裂和龟裂。局部性的网裂和龟裂则常由局部压实不足等施工因素而引起。
(二)松散与坑槽病害
材料是组成公路结构的基本元素,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对公路有很大的影响。沥青是现代公路路面的常用材料,有助于防范路面受雨水浸湿而发生渗漏。相反,材料质量不合格也会造成路面松散,破坏了道路路面的完整性。松散病害是面层结合料不足粘结力低,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部分较软弱的细料被磨损、辗碎,导致细料随行车水平力作用及风力散失,粗骨料外露松动,进而造成松散现象。面层松散是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造成或许基层软化而造成面层松散,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砂、裂纹等现象。松散的材料不断被行车前进中的轮后真空吸力及风力、雨水冲刷所带走,逐渐成凹坑进而形成坑槽。一般指直径或宽度小于 20cm,深度在 3cm以上的坑洞,形成严重的病害,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三)沉降危害
由于各方面条件不一使得公路沉降面积大小不一,与公路所处路段的地基构造有关,常规路基的沉降幅度较小,软土路基则出现大面积沉降病害。公路路面的沉降区域相对集中,主要是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一些小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此外,施工单位面对软土路基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给道路路面的完整性埋下了质量隐患。
(四)变形危害
一般情况下,公路路面发生变形均与受力荷载大小存在直接性的联系。由于公路交通渠道化的形式,行车道上在大型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很容易产生车辙。随着车辙的增加,会造成行车的不稳定性,降低平整度、降低行车舒适性,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尤其是在变换车道时,形成重要的安全隐患。降雨时,车辙沟内会存水,北方降雪后,如清理不及时,融化的雪水会在车辙内结冰,给行车带来严重的影响。
另外,泛油是人工摊铺沥青路面上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它是指沥青路面沥青用量过大,高温季节被挤出表面形成油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沥青用量过大且分布不均匀。油包是指路面局部隆起,形成高于路面 3cm的包块。油包分为硬油包和软油包,硬油包是底层稳定,由于面层细料多,油大所致。软油包是由于底层含水量大或底层浮土太厚,使表层同底层间形成两张皮。
啃边是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逐渐减小的现象。路面宽度过窄行车到路面边缘而边缘的强度不足造成缺损;路肩太高或太低,雨水冲刷路面边缘造成边缘损坏。
二、 公路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对于现在的公路而言,要想进一步预防路面裂缝的产生,就必须对路基进行有效地处理,若是路基分层填筑的质量和压实度质量都比较好,便可以减少裂缝产生的数量,并且还能显著延长裂缝出现的实践。如果路面裂缝是大于 3mm 且小于 5mm 的纵向裂缝,则应当将裂缝出现位置清扫干净,然后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吹净,再使用热沥青或是乳化沥青进行封堵即可。当纵向裂缝又扩大蔓延大于5mm时,应当先将裂缝位置处上部面层和中间面层刨除,并对裂缝将进行填充,然后摊铺上面层,最后采用烙铁封口。对于龟裂情况不严重的可用玻璃纤维布罩面,对于大面积的龟裂,常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并修复路面。裂缝小于6mm可不留开槽直接灌缝,需用吹风机吹净裂缝;裂缝大于 6mm 用扩缝机扩缝,扩缝机割缝后,用空压机吹净尘屑后灌缝。灌缝后撒干水泥粉混合砂养生。#p#分页标题#e#
(二)路面松散与坑槽的防治措施
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冷补法和热补法。冷补法首先测定坑横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然后用喷灯烘千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最后将预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如厚度大于 6cm 将分层填筑,从四面向中间碾压;热补法首先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将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5分钟左右,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然后将预备好的热料放到被修补处,搅拌摊平,并从四面向中间碾压。用热补法进行坑槽修补,方便简单。
(三)路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路面出现沉降现象,可以规范进行软基处理,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铺筑。根据设计要求和沉降速率控制堆载预压时间,避免提前卸载。 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的碾压以及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
(四)路面变形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选取适宜的筑路材料。选用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以及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结性能强的集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辙的形成。其次,在施工中要加强压实度的控制。再次,在高温季节,应严格控制大型车辆超载。车辙修复时,易采用小型铣刨机铣上面层4cm,宽度为整个车道,洗净清理完毕后,重新铺筑上面层和磨耗层,以达到路面平整度效果。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当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当基层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在规定沥青标号范围内,使用温度稳定性好、粘度高的沥青,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采用骨架密实结构的粗集料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做路面表面层,可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减少车辙的产生。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其具有流动性、单件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这就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为了有效地确保路面行车的安全性,必须对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处治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梅书.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8).
[2] 冀正,孙正卿. 探究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处治措施[J]. 民营科技,2013(4).
[3] 郭 英. 京秦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防治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 勇 芳. 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原因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
[5] 孙大鹏,于雁鸣,刘丽,李梅.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病害浅析[J].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