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13-11-29 分类:职业教育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而课堂教学则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笔者试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就《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子技术》; 培养; 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特别是我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汽车维修高级工,对于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尤为重要,但是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原有电学的基础上要在一学期内把《电子技术》这门课学好,能够看懂电路,并且很熟练地对电路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老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课堂的效果不是太高,因为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忽视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要想掌握知识相当困难。

怎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对《电子技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就要从如何教这方面下手,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那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呢?教师则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从小事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下面就笔者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一、改变课堂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中常用电器产生的现象激发学生发生疑问,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电磁屏蔽时,就可以通过手机信号在地下车库时弱而在楼顶时强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现象?从而进一步讨论如果我们想进行屏蔽,又必须怎样做呢?又如小灵通为什么经常不在服务区而手机却很少有这些情况发生等等,来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其次,通过各种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磁场与磁力线时,教师可以通过轻弹洒在纸张上的铁磁粉最终出现一环环铁粉线的实验来讲解磁场强度与磁力线的关系与概念。在讲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如何判断电流的大小,先让学生思考发言,再通过实验看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电流是如何变化的,与我们所思考的是不是一致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再次,教学安排与实践活动设计要灵活。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做到考虑学生接受消化的程度,又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其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所以在教学安排时不能一味的追赶课时进度,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和接受。而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安排的科目不能过于简单无趣,如果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兴趣,但是也不能过于繁琐,因为人总是喜欢接受处理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安排实践项目。在实践中要给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与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与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催动下学生将自觉地积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能得以发挥与成长。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象才不会使想象枯竭。因为心理学家研究,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第一就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想象区,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晚上饭店门前的彩灯为什么会一亮一灭,是什么元器件在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引出介绍二级管及其工作原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就进行想象,提高对感性知识的认识。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对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其次,还可利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想象,及时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最基本的方法--一题多解的能力入手。例如在介绍复杂电路的时候,在求解支路电流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三种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了解三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解题来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学生进行参与做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干涉太多,要以鼓励帮助为主、引导为辅,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消除定势思考的干扰。

此外,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大胆动手的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自己焊接电路,但在动手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不能代替,包办,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因挫折而气馁,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注重自身创造性的培养。#p#分页标题#e#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的良好情境。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一个知识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更多的了解,采用传统的知识讲授肯定不行,老师只有不断创新,从学生通俗易懂的角度来进行传授,从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逐步引导到要讲授的知识点上,效果一定会很好。例如,笔者在讲授正弦交流电的函数时,如果按照课本直接介绍交流电的三要素,告诉学生表达式就这样写,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讲授的过程中笔者利用数学上的正弦函数Y=SinX进行分析并导出正弦交流电瞬时表达式,记住交流电的三要素,并进行适当的例题演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在做题时掌握了方法,理解了正弦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是如何来的,所学知识点就容易掌握,同时也加强了数学与电工两门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融汇贯通,大大降低了做题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笔者在课堂教学每次都会留出点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质疑可以了解学生所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以及老师需要不断加强讲授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因为质疑是产生问题的来源,只有善于质疑,才能多提出问题,这在理科,尤其是《电子技术》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善于质疑的学生,经常表现在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不轻信,能自觉对解题过程进行检查,并能找出错误,重新进行计算和思考,那么学习成绩也往往是名列前茅的学生。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的每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地对待。教学中,应把学生的质疑、提问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敢问\"到\"善问\"这个飞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题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及时引导求异思维,从而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去营造良好的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创造性是思维过程复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脑力活动,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针对自己所教育的对象,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创新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