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隧道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和成本控制是隧道工程建设的主要指标。隧道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从从确定目标和管理实施两个方面论述隧道施工管理工作。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目标;施工管理
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为第一生产力要素增添了新的内涵;管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作用表现为通过对生产力诸多要素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驾驭,提高硬技术的使用效率或扩大其功能,从而掏成整体效益的优化,目前我国隧道工程造价居高不下,而施工质量不容乐观,施工单位的效益不尽人意,问题出在哪儿?关键在管理。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挖潜力,促进我国隧道施工管理水平上新台阶是摆在每一个隧道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从确定目标和管理实施两个方面论述隧道施工管理工作。
1确定隧道施工目标
当一个新的工程项目开工时,作为代业主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业主要求,确定工程目标。隧道施工也不例外,当一个新的隧道工程开工时,首先就要根据业主要求及公司的方针政策,确定该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目标。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以后,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配置最合理的生产要素,才能选择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隧道工程同其他工程一样,一般有高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工期三个目标。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能同时达到三个目标当然是最好的。但在实际施工中,三个目标能够同时达到是不大可能的。在目前大多数隧道施工现状中,往往是工期、质量、成本三个方面都顾及了,但都不会特别理想。笔者认为在一个隧道工程开工之前,就应根据业主要求及相关条款的规定,参考公司的整体决策,确定工程的首要目标、次要目标,并对每个目标进行分解,确定阶段性目标,以全局性思维来考虑和布置安排工作。
2隧道工程的管理实施
确定了目标以后,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施以实现这些目标。隧道工程施工同其它工程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一是隐蔽性强,隧道均处于地下,一个循环完工以后,人们只能看到外观的面貌,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二是作业空间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施工,投入的人力和机构力都不能畅所欲为,交叉作业较多,需要进行相互协调,并且无法进行突击施工。三是作业的循环性强,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如隧道内侧墙陶瓷板的安装工序,沥青SMA面层铺砌工序等。四是施工的动态性,施工时会受到天气变化,材料供给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随时调整施工方案。五是作业环境恶劣,隧道内光线差,噪音大,潮湿、粉尘、作业空间狭小,直接制约了工作效率。六是风险性大,风险性是与隐蔽性相关联的,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隧道施工的风险性,督促施工单位做足安全措施,尤其是不良地质隧道,更要有风险意识。
认识到隧道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和工艺的复杂性,确定了施工管理目标,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施工管理,实现工程目标。根据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和以往的经验教训,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正确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动态施工管理\"、\"重视作业环境\"、\"避免隧道施工禁忌\"。
2.1正确配置生产要素
隧道工程开工之前,就要根据该隧道的施工管理目标和工程特点,正确配置生产要素。以隧道沥青砼道面摊铺施工为例,碾压工作是保证沥青砼道面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尤为重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取决于碾压温度和压实方法,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前消除全部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即停止压路作业,以免过振。碾压的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可静压或振压)和光轮压路机进行,由现场专人测试温度,指挥控制碾压时间和地点。碾压按照由下而上,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尽量长距离碾压,振压时必须先停振后停机,先起步后起振。沥青砼道面摊铺工序的要素既要考虑到材料本身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和现场路面刨铺等工作,又要考虑外部原因(如隧道内环境比较潮湿,对沥青的摊铺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不能光凭纸上谈兵,应该依据科学的计算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来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配置。
2.2合理布置临时设施
隧道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隧道外场地规划,隧道内的供水、供电、通风、排水(倒坡开挖的隧道)等系统的临时铺设。隧道外场地规划主要以材料放置,考虑到隧道其他附属工程的施工,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区域、材料加工位置及生活区等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通风、排水等系统通过计算得出设备和管线的配置,考虑施工需要,在隧道内、外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安全、适用、美观。
2.3动态施工管理
隧道施工是属于在封闭的空间里作业,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不完全准确性。在隧道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环境因素的变化或交叉作业的影响等,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来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隧道施工的要素配置、施工方案和各种阶段目标都要根据变化条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最后总体目标的实现。#p#分页标题#e#
2.4重视作业环境
此处的作业环境主要是指隧道内部的施工作业环境,隧道内施工对外部的周边环境影响此处不作讨论。隧道内作业环境一般较差,光线暗,不通风,噪音大,潮湿、粉尘多、作业空间狭小,直接制约了工作效率;配置合理的保障设备,有效的现场管理,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工厂化的作业环境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程目标及保证安全施工等至关重要。现在的隧道施工,管线布置已基本定型。隧道内的作业环境主要体现在新鲜空气的供应、噪音和粉尘的控制。
2.5避免隧道施工禁忌
隧道工程施工的禁忌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避免雨天进洞,雨水过多会造成隧道内排水负荷大而导致隧道大量积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衣,绝缘鞋,高空作业时佩戴好安全带等;三是施工支架的搭建,应做好标识及使用安全稳固的支架;四是禁忌隧道施工\"治水不力\"。隧道施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水斗\"的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给水以出路\"的原则;五是禁忌违章作业,违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这些禁忌,做到合理安排施工。
3结束语
隧道施工是由多种作业工序构成,每一项作业搞不好,都会影响全局,施工的综合性非常强。隧道工程的管理实施就是保证各工序正常生产并合理衔接,不断提高隧道的工厂化和规范化施工能力,使工程快速有序的进展,最终实现工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泓全.论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2]邓文俊.论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09.
[3]章健华.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01.
[4]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于志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