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 :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始终是市政设施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本文分析了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探讨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 :市政路桥;质量控制;必要性;

引言

市政路桥设施是支撑每座城市有序发展的\"骨架\", 是城市经济运行的有效载体。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城市经济社会秩序人民生活秩序能否正常运转息息相关。近年来,市政路桥设施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加强对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1 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继续深化,各地的经济近年来均保持高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随之不断增多。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保证政府投资产生应有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键。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2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一些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与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承担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资质,并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而在现实工程在进行投标时,借用资质进行投标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由于工程的分包及转包现象比较严重,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中标单位缺少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现场技术及施工员缺乏施工经验,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不强,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

2 .2 业主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业主的质量意识低,临时观念比较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监管与引导。业主往往重视工程的工期,而忽略了工程质量的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片面地认为工程监督由监理负责,所以会忽视工程质量的管理。甚至有的建设单位为了抢工期,完全不惜牺牲工程质量。对于业主来说,往往由于缺少专门的行业资质管理,而其管理人员的背景复杂,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作风参差不齐,部分的管理人员自身能力还不够。

2 .3 部分监理单位把关不严, 服务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少数监理单位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职业道德低下。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没有做到旁站监理,或是旁站监理把关不严,不能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使少数市政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缺陷。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市场行为和建设行为。

3 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3. 1 对市政路桥工程管理体制的控制

以建立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其基本框架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体现责权利相统一、建管相分离、统筹协调与分级负责相衔接、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补充的原则。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业务来制订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从而使形成一个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纵横有序、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制网络。

3. 2 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3.2.1 人的控制

加强对人的控制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关键与基础,必须从质量意识与资质审查两方面结合起来。

(1)加强对全体建设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宣传,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2)加强人员资质审查要求,明确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建设一般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经理应从事工程建设多年有一定的经验,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各专业技术工种,应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执业资格,其它各监理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3)加强对技术骨干及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尽管在施工招投标等过程中加强了对施工单位资质及人员的审查,但在中标后难免会有承包人将工程的部分以施工班组的形式进行分包。因此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的质量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要以项目部为主。

3.2.2 材料的控制

材料包括施工原材料、半成品等。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于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构配件,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进行检验,并应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材料、构配件未经检验,不得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承包人应及时运离工地或做出相应处理。#p#分页标题#e#

(2)明确质量标准。对于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必须明确其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

3.2.3 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用,必须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管理等多个因素。施工设备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宜的原则,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的原则,使其具有工程的适应性。(2)旧施工设备进入工地前,承包人应提供该设备的使用和检修记录,以及具有设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检修合格证。经监理单位认可,方可进场。(3)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位责任制的制度。

3.2.4 方法的控制

方法包含了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案。它包含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序、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等。加大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2.5 市政工程检测手段的控制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制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

3.2.6 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施工场地等。

3. 3 对工程质量监管力度的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多,投资大,各参建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建设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实施建设管理,推进市政工程市场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施工单位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实施质量自控,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管理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质量监控,保障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性;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地实施监督抽查,加强过程控制,强化检测和见证取样制度,以科学数据说话,确保市政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质量。

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涉及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且是一门管理工作。质量监督工作从技术上讲,涉及的专业多面宽,从管理角度看,要求每个质量监督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相关规范、标准,法规、规范、标准是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 赵燕.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 韩杰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0

[4] 宋喜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8.

[5] 丁宁.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