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在的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着重强调了应如何加强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

[关键词] :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筑工程规模不断的扩大,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的—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及其措施以作探讨。

1 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建筑企业的管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行政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情况。为此,我国建筑企业围绕工期、质量、造价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手段,如网络计划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等,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问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为准确地掌握各类信息,以便及时决策,以开始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服务,发展信息化施工技术。并且,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中型公共事业工程;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及国家规定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都要必须实行监督。

2、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工作中,它是工程质量监督监控的重点,对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2.1 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中,存在着一些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在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明确,管理意识薄弱;有些建筑工程未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违反了工程建设的法定程序;有些建筑单位将工程转包给不符合建筑资质的承包商;还有一些工程盲目追求工期和节约成本,在施工中不断的修改建筑设计,给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2 建筑工程过程管理监管不严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层次不一,接受转包的施工队伍施工缺乏专业性,技术不过关;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监管不严,缺乏专业的质量监督验收人员,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使得各项工作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对于建筑材料的监管不严,使得一些低质量的材料进入工地,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工程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没有按照建筑行业的规定进行验收,一些企业私自进行竣工验收,并且缺乏监督机制的制约,给整个工程质量留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3 建筑行业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由于我国有关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出现了一些无证承建工程、建筑单位多层转包的不良情况,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各自为政,违规承包工程的行为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4 建筑行业存在只求速度不顾质量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关系的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不顾工程质量,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会严重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追求速度,颠倒施工程序,严重地忽视了工程质量问题,使得安全隐患不断的累积。

3.加强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质量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关联密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关系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果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使用功能的保障,将会造成返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损失;达不到合理使用年限,将会造成在经济上和资源上的无效消耗浪费,增加资源过多消耗和环境污染,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相违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丁程质量监督,促使工程质量提高,确保工程产品质量合格,杜绝劣质工程产品出现.充分发挥经济投入和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时代意义。

4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措施

4.1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告知制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社会和行业透明度,真正做到各项质量监督监控工作的落实。建筑单位以及下属的承包单位在工程的一开始就享有相应的知情权,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便充分发挥工程监管和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职能,督促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积极的自检自查,从而使工程质量管理深入到各项工作当中,以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p#分页标题#e#

4.2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建筑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执行,质量监督人员应该持证上岗,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可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的认识,监督管理人员在执行检查过程中要公正和严格,使工程质量监督达到应有的监督效果,为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4.3 建立工程质量预警和服务监督模式。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预警模式可以将一些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在问题没有形成损失前将其解决,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这种预警也可以将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很好地完胜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当工程质量或施工工作遇到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质量监督人员应及时的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监督与工程的进行同步起来,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4 建立事实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质量监督机制。

建筑单位应将工程质量的事实监督与行为监督结合起来,有效地对工程建筑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质量监控。质量监督机构应扩大质量监督的有效范围,明确建筑单位及下属承包单位的各项责任,通过对工程的日常监督、定期巡检和工程分批检查等形式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对于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根据其轻重程度做不同的处理,对于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要进行问题通报,以提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认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4.5 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

将工程巡查与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有效结合,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质量监督机构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统计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及对违规的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加强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工作,通过信用建设进行约束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把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工程招投标挂钩,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4.6 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开展质量通病综合治理

树立全面工程质量概念,在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大对工程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监督力度。质量意识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出全面质量的概念,即在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较高的节能、环保水平。

4.7 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质量监督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使质量控制点有效前移,通过设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使预控防范能力大为提高。

结束语

目前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工程质量的保证是取决于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和力度,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及其有效性对工程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水平,强化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并且也提高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水平,为建筑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建筑企业快速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江 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4)

[2].苗向兵 谈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科技传播,2010年07期

[3].唐奋强 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 (15)

[4].刘勋 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

[5].张廷玺 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四川建材,2007(03)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