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等。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阶段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招标施工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招标管理制度不足
就目前相关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招标管理制度来看,并没有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推行优选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招标的工程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施工企业完全不重视限额设计,并且也没有对工程设计实施全面监督。因此,很多设计单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只追求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缺乏对工程设计的精品意识。另外,有些施工单位在对工程投标报价或者编制标底时,会故意将工程预算造价抬高或者降低,使工程造价偏离实际。
2.造价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涉及的项目范围很广,需要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关于审核与编制工程预算,很多单位都只是根据工程定额进行编制审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工程造价,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单一的手段进行控制管理,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造价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对于造价工程师的要求相对地也就比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造价工程师普遍素质偏低,再加上某些造价工程师立场不坚定,会妥协各种势力的胁迫,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真实性,严重影响造价管理工作。
3.随意变更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程项目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还要严格审核工程的投资额度,只有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施工进行严密的监控以及组织实施,保证造价发生的实际额度始终不超出批准限额的范围。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多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工程前期的准备阶段,急忙上阵,没有对工程的建设标准、投资额度、设计深度以及问题应对措施进行严格的审查,也没有完善承包合同,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边施工变更改,因此,就会造成工程成本增加,超出造价定额,造成损失。
4.造价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中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以及新技术,在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需要对造价定额经常换算。但是,现行的造价确定法往往都是按照一两年前的材料、工艺、机械以及人工的统计资料作为基础进行确定的,但是科技的快速发展,过去的往往不能反映现在的工程建设水平,这就导致造价不准确,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要对工程进行定额增补,使造价脱离实际,增加成本。
二、各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策略
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关键。项目决策前应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建设项目的技术、效益等方面作出调研和评价,全面,充分的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加强地质、水文以及水、电、运输、环保等外部条件的调查,使投资估算有充分依据。同时比较同类项目,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经过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确定先进、可靠、经济的方案,使其工程造价一开始就站在合理的起跑线上。
2.设计阶段
在项目做出决策后,设计就成为管理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据悉,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l%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对项目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这一阶段_应注重一下两点:
(1)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目前,相关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只管设计合不合格,而不管设计合不合理、花多少钱,这样的设计难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因此,无论大、小工程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家设计的多方面比较,从中选优。
(2)推行限额设计,按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进行设计,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应该做到科学、实际。
3.招标投标阶段
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管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招标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预测、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审核涉及费用的条款,以利于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招标过程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不应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以避免恶意低价竞标。签订合同时,应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索赔等条款明确约定。此外,应采取保险、担保等措施,使风险得到转移、分散或规避,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
4.施工阶段
因为工程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因此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业主方在此阶段除了要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外,还应加强合同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减少设计变更
由于建设工程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施工时的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更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早提出并实施,将损失降低最小。#p#分页标题#e#
其次,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代表、业主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认可方有效。另外,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准确掌握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2)严格签证管理
工程签证是建设工程中的经常性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
失.这就要求监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同时要做到\"随做随签\",避免\"一揽子\"及日后签证。还应采取建设、监理、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因弄虚作假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造成影响。
5.竣工结算阶段
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最后阶段,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工程量核实,是该阶段的主要工作。许多工程项目结算仍采用定额计价,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核。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要考虑对施工签证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
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的情况,如果在结算时出现这些失误会对工程造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结算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投资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和建设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工程建设的各有关主体应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为合理确定和有效管理建设工程造价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造价动态管理,确定调整经济政策、发布相应的法规政策,正确引导建筑市场公平竞争,对形成竞争有序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使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更好的运行,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严玲尹贻林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马斌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马楠王健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