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5 分类:教育技术
这篇英语教育论文投稿发表了关于英语语篇结构标注研究的综述,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课件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英语教学,语篇结构标注是英语基本的语篇单位,语篇结构树是通过连接语篇结构中主要语块而建成之。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育论文投稿,修辞结构理论,篇章结构,标注
论文摘要:语篇结构标注起步较晚,但以修辞结构理论(RST)为指导之篇章修辞结构标注最近取得了令人瞩目之成绩。目前,已经建成并公布之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之一个课题小组完成之,由385篇文章组成,是一个大规模、高质量、高一致性之带多层语言学标注信息之参照篇章语料库。语料库建设之主要成就为:确立了如何将语篇切分为基本语篇单位之理论,扩展了修辞关系集,为RST理论之运用提供了广阔之前景。本文综述该语料库建设之研究成果。
0.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之普及与发展,语料为机器可读成为语料库建设之最基本之要求之一。要达到语料机读化这一目之,关键在于语料之标注。所谓标注,就是对语料库中之原始语料进行加工,把各种表示语言特征之附码标注在相应之语言成分上,以便计算机之识读。
语料标注之类型主要包括语篇背景信息、词性、词形、句法分析、语义、语篇结构等。从当前之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语篇结构标注起步较晚,但以修辞结构理论(RST)为指导之篇章修辞结构标注最近取得了令人瞩目之成绩。目前,已经建成并已公布之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之一个课题小组完成之,由385篇文章组成,是一个大规模、高质量、高一致性之带多层语言学标注信息之参照篇章语料库。在这基础上研究小组还进行了自动篇章标注算法、自动文摘、机器翻译等具体应用工程方面之研究。
该参照篇章语料库之建成不但为篇章结构标注建立了理论体系,而且为语篇结构之应用研究开辟了新之领域。本文将综述该参照篇章语料库建设之研究成果。
1.理论支撑之建立
根据Carlson(2001)之介绍,用于话语分析之理论有很多,如Groz与Sidner(1986)Mann与Thompson(1987)等都提出了自己之篇章分析理论,但这些理论主要用于单个之文本分析,往往着眼于语篇之某一个方面,如指代关系、语篇之风格、语篇之多维性以及某一理论在语篇中之体现等,很少被用于大规模之语料分析或语料标注。在建立参照语料库时,Carlson(2001)等研究者将Mann与 Thompson (1987)提出之修辞结构理论(RST)用于大批量之语篇标注与语篇分析。他们认为用修辞结构理论(RST)对语篇进行标注有三点优势:可以同时捕捉到特定文本之交际意图、语义信息与文本本身之特征;先前之研究表明该理论可以使不同之标注者在标注不同之文本时达到一定之统一;用该理论标注之语篇树形图对构建自然语篇生成系统、自动文摘系统、文本测评系统起着关键之作用,也可以用来增强机器翻译之自然性。参照篇章语料库之建成确立了篇章结构标注之理论基础。
2.基本语篇单位之确定
语篇结构标注之另一成就是确定了英语基本语篇单位。在确定基本语篇单位时,不同之研究者往往运用不同之理论。Givon(1983)认为从句应该成为语篇之基本单位,Sacks(1974)认为谈话之话轮应该成为语篇之基本单位,Polanyi(1988)坚持语篇应该以自然句为切分单位,Grosz 与Sindner(1986)认为语篇之基本单位应该从语篇之上下文中获取,它是由一定之符号所反映之信息载体,能反映事物之单个状态或部分状态,最有影响之修辞结构理论认为从句应该是语篇之基本单位,不管从句有没有语法标记或词汇标记。
然而,在具体标注时,Marcu等研究者对基本语篇单位有了新之规定:所有有词汇或句法标记之起状语作用之从句都属于基本语篇单位,包括起状语作用之非谓语动词词组;充当主语、宾语、补语之从句不属于基本语篇单位;定语从句、后置之名词修饰短语或将其他基本语篇单位割裂开之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短语为内置语篇单位;除此而外,还有一定数量之有明显语篇标记之短语作为基本语篇单位,如 由in spite of(尽管),according to(根据)等引导之短语。
Marcu之切分方法综合了Grosz与Sindner(1986)与Mann(1987)与Thompson(1987)之理论,在确定基本语篇单位时考虑到词汇、句法、语义与在句中之位置等因素。
3.修辞关系之扩展
当初,Mann与Thompson(1987)提出修辞结构理论时只给出20多种修辞关系,但他们明确指出这是一个开放关系集,既然是开放性之,就意味着读者在给定话语之内部可以定义出其他之关系类型。Marcu(2000)根据标注之语料库总结出53种单层核心关系与25种多层核心关系,78种定义关系又分成16个组别,每组都具有相同之修辞功能。#p#分页标题#e#
就如同当初之定义关系集一样,这些关系覆盖了基本语篇单位、语段乃至整个语篇。通过这些关系,不同层级之语言片段被连接起来,构成一定之抽象形式。
4.标注标准与方法之制定
为了建立高质量之前后一致之标注标准与方法,Carlson(2001)等研究者采用人工标注之方法。他们所选用之标注者都是有过标注经历之、从事语篇分析与新闻报道之专业人员。在正式标注之前,他们都接受专门之语篇结构标注培训,培训包括3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向标注者介绍修辞结构理论与语篇分析工具。在培训之第二阶段,标注者开始探索语篇结构之特征。在培训之最后一个阶段,标注小组谋求在构建语篇总结构图时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分歧。
最终,标注小组研制出两个基本策略用于文献分析并建立相关之语篇结构图。策略之一是对文本之直接分析,可以在页边空白处标出记号,也可以将文献切分成一定之语段并标出记号,根据这些标注建立语篇结构图。以这种方式建立树型结构图,标注者必须预测到随后之语篇结构。然而,其后语段之修辞关系,尤其是较大之语段,可能不是太明显,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标注策略更适用于短篇文献之标注。
另一策略是将文本分析与建立语篇结构两项任务同时进行,很可能是成块地标注而不是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地增加。以这种策略进行标注,标注者一次可以切分很多语篇单位,并为每个自然句建立结构图,然后将相邻之自然句连接起来,构成较大之语段结构树。最终之语篇结构树是通过连接语篇结构中主要语块而建成之。
论文范文:英语教育论文分析初中英语素质教育教学
在国家大力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应该打破过去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的旧模式了。我们应该转变思路,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素质教育,让初中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作者在写英语教育论文时应该多写此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