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工商企管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法制制度也在不断的健全。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大了监管,坚决落实企业在生产中\"安全第一\"的方针,对待紧急安全问题时能够有比较完善的应急预案。本文就从应急预案中企业普遍存在的缺陷入手讨论,最后基于这些缺陷提出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应急预案;缺陷;完善对策
一、 引言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情况并非很乐观,近几年频繁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尤其在煤矿生产链中,矿难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是发达国家的几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急预案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技术陈旧。在国内众多企业的生产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诸如矿业生产的问题。当面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事故现场,开展及时有效的事故抢救工作。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国家经济的损失。从国内该领域的机制可能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二、 企业应急预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具有一套好的管理理念,其应该包括一套好的安全生产机制,一个企业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在安全管理上下苦功夫。从现实的情况看,诸多的企业恰恰欠缺的就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面对责任故事时,往往出现因为处置不力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经过对该领域的关注,总结到应急预案存在如下的缺陷。
(一)企业在应急预案的制定时,态度不明确,带有比较严重的应付上级检查的思想。从而,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上,内容不够完善具体。在制定时,不能够全面的认识到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应急预案中,责任不明确。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方案、注意事项、逃生路线都不够具体,含糊不清。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人员财产损失。尤其对于大型的企业,如果出现诸如上述的问题,极易造成在事故发生后对人员疏散的混乱局面,使得出现事故发生的二次严重踩踏或逃生问题。
(二)在我国的企业中,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薄落,企业的安全措施比较的陈旧。在应急预案中,对员工的注意条项没有很好的落实,而且一些条款过于书面化,根本不适合员工的知识水平。所以,经常出现员工对下发的安全通知不理解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不再重视公司的相关安全通知事项。一些企业在制定时,一味的照搬相关企业的安全应急预案,而忽视自身企业的特点,造成应急预案的可行度极低,不适合自身其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在国内的企业中,应急预案都是拘囿于格式化,相关的注意条项、事故处置的安排等都是千篇一律,都是一些诸如在逃生时应该注意秩序、相关负责人要认真负责等的条项。这些对于实际的安全事故的处置都是极大的不力。
(三)在应急预案中,职责含糊不清,侧重点没弄清楚。一些企业往往出现侧重点弄混淆,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隐患认识不够。本该在应急预案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却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在应急预案中,各单位的相互协调的明确是十分关键的。应急单位和救援机构的交流不够,造成在事故的发生处置上合作不默契,各自的救援和指挥的重点不一致。平时欠缺交流的缘故,使得相关的救援机构对企业陌生,更加加大了事故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诸如企业在应急预案中侧重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而忽视了发生火灾后的企业重要设备的爆炸处置预案。这些片面的预案内容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伴随有企业的生产设备的更换。而对于这些,企业疏忽对预案中设备的应急内容的及时修改。使得员工或技术修理人员在操作时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在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故都多是由于员工的操作不善造成的。如在焊接领域,一次不正当的操作都可能酿成重大的火灾事故,上海的\"11.15\"事故就是由于焊接工的不当造成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五)企业在应急预案中,过于低估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后的救援机制。这是企业存在的通病,这也是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这种过于评估安全风险,让企业在安全机制和救援方案上不够的重视,救援设备和逃生通道缺乏及时的修缮,往往在事故发生后,逃生设备和通道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这些都造成事故后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严重的踩踏伤亡的二次事故。
(六)我国的领导机制,对应急预案中的诸多条项息息相关。在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对现场不熟悉,不能及时有效地下达救援命令,使得救援现场混乱,责任不明确。出现片面的站在当前情况点,下达实效性不强的命令。甚至出现领导对目前的情况不明了的情况下,虚假上报事故情况,造成救援的开展缓慢。因此,领导准确及时的下达命令对事故后的处置非常的重要。各个救援队伍都需要领导层的合理调度分配,能及时的上报险情,让上级的救援队伍合理的开展救援,避免出现错失最佳救援时间。在责任制上还不够完善,领导在事故后经常是以各种理由摆脱自己的责任。
(七)在应急预案中过分的陈列员工的职责,而忽视企业在安全机制上的完善。企业没能够对一些应急设施的及时修缮,在平时没能够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事故的演练。这些都会使得事故万一发生,场面难以控制的局面,造成救援工作难以及时的开展。#p#分页标题#e#
四、基于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几点措施
面对上述的诸多缺陷,企业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完善管理。
(一)针对上述的应急预案内容不明确问题。在制定时,不仅要保障预案的质量,更要落实相关的内容。内容应该简单具体,避免不必要的咬文嚼字。在制定时,应该站在自身企业角度去指定合理的预案。在内容上明确安全规则、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路线、自救措施、现场零时疏散指挥等。这些都是处理紧急突发事故应该具有的具体条款。
(二)针对企业的救援机制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合理可行的管理体系,能够做到本企业预案的有效管理和评估,把相关信息、数据及时的上报公司的领导层,及时的调整公司的预案;对于基层的员工,应该加大安全意识的教育。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做到公司上下对预案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
(三)针对应急设备的修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企业领导应该加大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加强设备的及时修缮。企业还可以运用更加科学、实效性的现代应急设备,把预案的管理网络化、电子化,这样可以让企业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尤其能做到对设备等24小时的全天管理检测。
(四)针对领导现场指挥不到位的问题。对待领导管理也应该做到科学化,领导应该加强平时的演练指挥,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指挥力度。领导也应该加大对企业基层的充分了解,避免事故突发后,因为不清楚事故现场造成救援开展不及时。
(五)针对企业在预案中评估不到位的问题。企业在预案制定时,应该从客观上准确的定位好安全机制。能够做到人员、公司应急机能、应急设备、救援等的综合评估。尤其是公司的应急机能的准确评估,对事故发生后的人员调度非常的关键。总之,尽量的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站在片面的角度看待一个预案中某些领域的制定。
(六)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薄落和逃生技巧缺失问题。这要求企业在制定预案时,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合理的组织员工的安全知识的学习。开展合理的逃生演练,加强职工的逃生技巧。
五、结语
企业的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管理理念。关键的安全机制离不开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上述的具体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当前的应急预案还有不少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企业都在积极加以改善,上述的诸多措施都可以作为参考资源。从实际的情况看,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非常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应急预案好坏,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应该要足够的重视,把企业的安全摆在第一位,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1]杨芳;储胜利.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1)
[2]吴芹.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J].安全、健康和环境[J].2008(10)
[3] 吴林.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安全与健康;2006(01)
[4]陈宙.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11)
[5]黄光振.浅析施工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