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审计
摘要:工程结算造价审核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必将成为历史,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要点及审核的方法,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控制要点,审核方法
1、前言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编制核算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它对于审核人员不仅要求审核人员非常细心,还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应该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建筑工程知识,熟悉工程预结算业务知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即使一个人拥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第一,定额换算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调查数据不准确等导致换算定额的不合理;第二,有的施工单位甚至利用多计工程量等各种各样的名目冒算工程所需资金,以达到提高工程造价的目的;第三,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频繁变动且构成因素多,这样在计算过程中也会造成错误的出现。
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
当前,我国工程预决算工作普遍存在着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内容含量大且较为复杂,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来进行监督管理。另外,部分工程项目为节省项目资金,大量压缩管理人员的数量,这也是管理组织难以建立起来的重要原因,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能得到全面的保障。
2.2 招投标制度不完善
实行招投标的制度,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建筑市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招投标制度是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对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腐败滋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招投标制度还不完善,规避招标、不合理分标、串标、行业封锁等现象时有发生,让招投标制度成为一种表面形式,不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展开。
2.3 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
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工作大多实行条款分割,协调配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各部门均有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各自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导致工作重复,浪费的人力物力,同时让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2.4偷工减料,项目减少了价格却不减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价格往往是在定额中规定的,而实际上却需要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这个材料差也是工程造价与审核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采用各种手段来规避材料差,比如在材料的使用上,以次充好,或者对于变更或者取消的项目不予上报,造成了工程造价的虚增。
2.5有些施工单位对于土石方工程或者其他零星的工程不采用定额报价,却采用议价,容易造成工程虚价的存在,利用各种名目抬高工程造价,比如有的建筑单位抓住工程项目要赶进度的情况,索要赶工费;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变更设计时,也会以各种理由收取变更的费用,而对于需要减少的变更却往往不予减少,并对现场签证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记录。
3、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控制要点
3.1 预算的管理和控制
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大效益。预算质量的高低主要从加强复核、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造价调整等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
3.1.1 施工图预算的复核。
复核是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工程预算编制完成或主项目计算完毕的情况下,对所编制的预算内容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核对,及时发现差错、漏洞,及时纠正,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
复核的具体方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要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由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造价管理人员负责预算的复核工作。重点审核工程量、定额套用和材料的费用,有无国家政策性调整等。
3.1.2 在施工中检验并调整预算。
对比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施工图预算是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向施工队、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材料领料核算的依据,也是向建设单位进行结算的依据。它们根据同一份施工图编制,两者都要计算工程量,可以相互换算。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发现和查找出施工图预算在编制中有无漏项、重算或工程量差错比校大的工程项目,检验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质量。
对比材料计划和实际情况。在施工时,根据施工量计算出材料的消耗数,以此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若实际消耗数与任务书的数量相差较大,就需要对预算中的工程量重新计算,这样可以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1.3 设计变更后做好预算的增减。
设计变更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同意的基础上,对设计局部进行调整,以变更单的形式表示。它是增减施工图变更的依据。
在进行预算的增减时要注意更改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同时需要负责人的盖章签字才能生效。还要注意调整的范围是否符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的施工合同的条款。对设计变更的内容进行详细清楚的记录,以满足编制和审核增减预算的要求。记录后要及时编制预算,尽快核审。#p#分页标题#e#
3.1.4 无施工图的工程预算管理。
若没有完整的施工图,则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做出工程预算。这项工作难度很大,需要专业人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准确套用,做到与工程内容相吻合。
3.2 结算的管理和控制
3.2.1 工程结算的审核步骤。审查工程合同和劳保核定卡;审查所有的工程结算资料;审查工程量的计算;审查费用的计取。
3.2.2 工程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分组审核法,对比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和全面审查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审核方法。
4、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4.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目前市场的价格、施工定额以及施工组织承包等项目,对工程的数量和单价等费用进行全面的计算和审核。
4.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是指是针对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方法与全面审核法不同的地方就是针对的审核范围有所不同,相对于全面审核来说,重点审核法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通常是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又比较高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核,比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在对高层建筑进审核时,还应当侧重对建筑物内外装饰工程的审核。
4.3对比审核法
在针对同一地区的工程项目进行预结算审核时,如果其建筑项目的用途与结构基本一致,那么工程造价也应当基本相似,因为在对多个工程预结算审核的资料进行统计时,其同类工程造价以及材料消耗的规律性,都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如果同类工程在造价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可以根据造价指标、结构形式、功能用途等单方面的工程造价进行对比,从中找到与正常投资规律不符的部分工程,针对这些工程进行重点审核。
4.4分组计算审核法
该审核法一般是将预结算中相关的项目进行分组,划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对于相似的或者相关的几个项目组分别进行审核,能够判断出同一个项目组中不同的项目审核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审核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检查速度快、范围小、工作量小。
4.5筛选法
筛选法作为统筹法中的一种基本审核方法,主要方式是通过对部分工程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工程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审核,总结出关于工程量、价格和用工3个方面的成本价值的标准表,在施工的过程中,当所要审查的内容与该标准不符合时,对其单方面进行调整,这种审核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掌握,然而在解决差错问题上的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5、结语
近年来,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预结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实际进行预结算管理工作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需要改进和完善。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长、金额大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多次的价格设计和确定,因此,采用合理的工程造价审核方法,在改善审核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审核的质量和速度,实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目标。
本文选自国家级经济期刊《中国总会计师》。《中国总会计师》杂志为中央直属媒体,国家一级期刊,是全国唯一以反映中国总会计师形象和以总会计师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专业媒体。由国家财政部业务指导、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主办的中央级指导性大型财会类月刊,由王丙乾、姜春云、成思危、经叔平任高级顾问,原财政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张佑才任编委会主任,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唯一的会刊。ISSN1672-576X、CN11-5056/F邮发代号80-161。创刊十多年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影响广泛,一直保持较高的传阅率,成为广大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学习的必读刊物和重要助手,为国内外相关各界构筑了一座互相沟通和交流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