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审计
摘要:在国际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本文从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实施、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论述了如何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
前言
建设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应该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指为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需求,分别采用价值工程、多方案比选、设计方案招标、限额设计、设计优化、施工招标等方法,对建设工程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立足于事前控制,强调在决策和设计等项目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造价控制过程是多层次的,从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确定招投标合同价,到最后的竣工决算,整个过程是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的逐步分解和逐层控制的过程。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一)认真编制招标文件
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特别是工程量清单应项目齐全,数量准确,避免造成漏项,在开标后对工程量清单进行重新核对时增加费用;编制好招标控制价或标底,把它们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工期、质量、造价、材料设备供应、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质量保证期、违约责任等内容;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单位串标、围标。
(二)应对投标单位的投标策略
在招标时,要熟悉设计图纸和要求,分析工程造价各子目和构成的合理性以及费用最易突破的环节,约束投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对无具体规定的项目用暂定价来规范,确保招标公平公正和控制造价。
(三)合理科学的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它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显而易见,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投资估算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尽可能做到完全、合理、准确。
(四)投资估算必须真实地反映设计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人员应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要进行方案比选,方案优化。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应该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渗透到建设项目中去。按照工程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全面充分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一)推行设计方案招标进行多方案比选
设计方案招标是指建设单位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发布通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竞争,通过对参与投标的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择优选定设计单位来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招标有利于控制项目建设投资,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费。设计招标确定中标的依据包括:设计方案优劣、投入产出、设计进度快慢、收费多少、公司的资历和社会信誉。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有利于竞争和设计方案的选择,通过招标有多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和参考,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舒适,经济实用,造型美观,满足建筑节能及环境要求。
(二)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和限额设计
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在满足所要求的功能的前提下,去掉不必要的功能,降低成本;或者成本小幅度地提高,功能有更大程度的提升。价值工程是用来分析功能和成本的关系的,强调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力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功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或只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一)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其先进合理科学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应采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依据经济指标和综合效益优化选择施工方案。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造价业务知识,了解建筑材料及其市场价格,将技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提交多种可行施工方案。工程造价任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施工方案定量分析比较。
(二)编制施工预算
选择具有代表性、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或可操作性强,便于成本管理控制的项目,对其所必需耗费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分解,结合市场工、料、机价格,企业技术水平编制合理施工预算。
工程造价业务人员应在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以施工预算为砝码,衡量工程分包单价。发现分包单价超出施工预算,应及时提请项目负责人共同分析。找出差距的,是否在分包定价不合理,或是施工预算有误,或是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所造成,而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p#分页标题#e#
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规模,建立项目内部管理经济核算机制,完善工程成本计算,并按施工预算实行项目产值全额承包或效益指标承包。
(三)控制工程材料采购,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1、根据工程进度及需要,由技术人员编制材料使用计划,按需采购,避免材料仓库积压,挤占资金。
2、将材料定额用量与实际消耗量进行对比,严格控制,杜绝材料消耗量大于定额用量现象,以此做为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考核依据。
3、材料采购应货比三家,定期将采购价与文件规定价或投标时材料单价进行比较,以了解工程材料盈亏。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审核控制工作
(一)施工签证应与竣工图、竣工资料相呼应
竣工图、竣工资料通常在工程收尾阶段组织专人整理,此时因施工点人员调动,负责竣工资料人员不一定由始至终担负现场施工管理,常忽视了工程签证的收搜汇总,导致部分施工签证项目及工程量在竣工资料中无反映,造成工程竣工结算不必要的扯皮及损失。
(二)项目划分尽可能与定额子目划分相一致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量计算繁复而工作量大,往往需工程技术人员配合计算。应对定额有关规定详细交底,避免因项目划分差异,单位不符合要求给结算带来偏差。特别施工图无标识,但定额规定可以计算的项目,如施工脚手架、场地平整等,应避免漏项。
(三)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审核是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最重要、最繁琐、最细致的一项工作,常需由技术人员协助。预结算人员必须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审核,以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上虚增工程量来增加工程造价。
(四)结合实际进行定额补充
定额缺项的,应根据其它定额结合实际编制补充定额。这就要求预结算人员在施工时深入工地,搜集分项工、料、机消耗等基础资料,选择相近定额客观分析其定额水平,从而合理编制补充定额。
(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措施编制工程竣工结算
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技术措施费用是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注意某些施工方案中提及或定额规定可以计算但实际并未发生的项目,该部分可视为方案优化,在结算中体现。
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造价中,要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从而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永忠.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投资效益[J].煤炭工程,2002(7).
[2]徐大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吴现立,冯占红.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尹贻林等.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