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职称论文挡土墙在园林中的应用

时间:2013-11-29 分类:城市管理

  摘要:挡土墙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常见的构筑物,是园林中解决地形高差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园林中的挡土墙除了能够围合空间、引导视线和丰富空间环境的层次外,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立面上都还具有很大的景观营造潜力。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挡土墙设计形式及材料选择, 阐述了多功能挡土墙的设计方法, 以期挡土墙突破传统设计能更好地应用于景观绿化工程中。

  关键词:挡土墙,园林景观,设计形式

  引言

  园林建设基址常常地形起伏较大, 难免遇见相邻场地之间的高差问题。挡土墙正是园林中解决地形变化、地平高差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完全\"工程化\"的设计理念, 导致挡土墙设计只注重工程安全和功能需要, 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景观, 在外观上不但没有观赏性可言, 反而影响了园林的整体景观性。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 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美学意识不断提高, 建设具有一定景观特色的挡土墙, 已成为现代挡土墙设计的必然趋势。

  1挡土墙的设计形式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 其按结构形式分: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锚杆式等;按建筑材料分:混凝土,砌石,钢板等;按墙高度分:墙高≤ 5 米的属普通挡墙,墙高≥ 8 米属高挡墙。据据环境状况通常采用\"五化\"设计手法,即化高为低、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陡为缓、化直为曲。

  1.1化高为低的挡土墙设计形式

  化高为低土质好, 高差在1 米以内的台地,设计的挡土墙要降低高度,在0.4-0.6 米。上面部分放成斜坡,用花草、灌木进行绿化。如果坡度大,为了保证土坡的稳定,可用空心预制水泥方砖固定斜坡,再用花草,灌木在空隙处绿化。既美观、保持生态平衡, 同时也省工省时省工程投资 。

  1.2化整为零的挡土墙设计形式

  高差较大的台地,在2.5 米以上,做成一次性挡土墙,会产生压抑感,同时也易造成整体圬工,应化整为零,分成多阶的挡墙修筑,中间跌落处平台用观赏性较强的灌木绿化,例如莲翘、丁香、榆叶梅、粉刺玫、黄刺玫等,也可用藤本绿化,例如五叶地锦、野蔷薇、藤本玫瑰等。土质不好要进行换土。这种设计解除了墙体视觉上的庞大笨重感,美观与工程经济得到统一。(见图2) 。

  1.3化陡为缓的挡土墙设计形式

  把直立式挡土墙设计成斜面式,同样高度的挡土墙由于挡墙界面到人眼的距离变远了,原来看不见的内容现在能看到,视野空间变得开敞了,环境也显得更加明快了 。

  1.4化直为曲的挡土墙设计形式

  把挡土墙由直化曲,把直线条化成曲线,突出动态,更加能吸引人的视线,给人以舒美的感觉,尤其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结合如纪念碑、露天剧场、球场等,流畅的曲线使空间形成明显的视觉中心,更有利于突出主要景物。

  1.5化大为小的挡土墙设计形式

  在一些美观上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土质不佳时,则要化大为小,即使挡土墙的外观由大变小。做法是整个墙体分为二部分, 下部加宽,形成种植池填土绿化。在景观明亮之处也可以设计成水池,放养游鱼水生植物,也可以设计成喷泉,形成观赏性很强的空间效果。

  2 挡土墙的材料选择

  挡土墙材料一般用自然山石, 通常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以节省费用。一般在以人为主的环境里采用贴面方式,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环境里往往不用贴面。如在中国矿大南湖校区建设中, 在人们经常活动的范围, 如中心广场、运动场等场地采用了贴面方式;在中心水系一带则采用不贴面方式以增加自然感观。

  2.1用贴面的挡土墙常选用的石材

  不用贴面的挡土墙常选用块石、片石、条石, 勾缝或不勾缝,不修凿。可形成凹凸不平的纹络、形状, 也可用混凝土预制块来组合拼接花墙。当挡土墙侧向压力较大时, 也可设计为钢筋混凝土, 表面进行处理, 如竹丝拉毛、水泥拉毛、用干粘石、留木纹等,也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2采用贴面的挡土墙常选用的石材

  在人工景观为主的环境中, 采用贴面, 使空间的整体景观协调统一。贴面用瓷砖、板材等可组成各种色彩、图案、质地的界面。也可用混凝土贴面, 用竹丝拉毛、水泥拉毛、用干粘石、留木纹等处理。也可用自然碎石片、卵石贴面形成图案。

  3多功能景观墙的设计

  3.1\"先天\"性多功能挡土墙

  \"先天\"性多功能挡土墙也就是对挡土墙进行多功能设计, 使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挡土墙, 在建成时又赋予了新的功能, 增强观赏性、使用性。特点: 往往需要很大的平面空间, 占地较大,适合宽阔的场地, 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其功能性。

  1) 看台、台阶型挡土墙。

  很明显就是把挡土墙设计成看台、台阶的形式, 采用逐步过渡的方法来调节高差的影响, 不仅视觉上给人宽阔舒适的感觉,还能用来休闲娱乐。这种形式多数采用在运动场、景观广场的周围, 避免了高差给人的视觉压抑感, 增加了艺术性, 并给人们娱乐活动空间。

  2) 花坛型挡土墙。

  把挡土墙设计成花坛的形式, 增加绿化氛围, 用绿化苗木来缓解视觉高差, 不但美化了环境, 降低枯燥程度, 还增加了观赏性, 减轻了砌体工程给人带来的枯燥感, 增加了苗木绿化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也可将上述几种功能形式综合采用, 增加多样性的效果, 使其更加充实, 更加丰富。#p#分页标题#e#

  3.2\"后天\"性多功能挡土墙

  \"后天\"性多功能挡土墙就是在传统意义上的挡土墙砌筑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装饰, 增加其使用功能。特点: 不需要很大的平面空间, 多功能性较强, 可以随时改变观赏性和功能性。

  1) 被用作画廊、宣传栏等。

  在高高大大的挡土墙面装上画框、黑板等用来展示、宣传信息, 丰富周围的文化环境。

  2) 被用做安全防护。

  利用其高大的一面, 作为一个小区或一个场所的安全围护。

  4 结合园林其他内容,设计多功能的景观挡土墙

  在适宜的位置利用墙体界面做成画廊、宣传栏、广告栏;挡土墙用自然山石材料,与假山相结合,挡土墙和假山浑然一体,化实为虚,得以伪装。这种设计,挡土墙和假山的材料种类一定要一致,否则会感到不协调;挡土墙与台阶、花坛、座椅相结合; 利用地势差将挡土墙设计成叠泉、壁泉, 形成动态景观。以上设计非常巧妙,既节省空间,减少费用,又有很强烈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分散了人们对墙体的注意力, 产生和谐的亲切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园林建设中挡土墙的设计应超越简单的功能性构筑物的设计范畴, 要更加注重景观与生态的理念指导, 设计手法及材料的使用也要灵活多变, 在满足一般功能的同时, 进行艺术性设计和修饰非常必要, 也非常重要, 它除去了挡土墙对人们视觉心理的不良影响, 使景观的各部分内容实现了效应统一, 形成更加和谐、优美的环境空间。要积极地把传统挡土墙设计成为能够提高空间环境质量的景观挡土墙。

  参考文献:

  [1]薛殿基,冯仲林.挡土墙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阳,袁卫宁,李萍.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7( 3):54-57.

  [3]史南君.浅析园林工程中景观挡土墙的种类与处理手法[J].山西农业科学, 2008, 36(8):73-76.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