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城市管理
摘要:在园林景观规划中,色彩是贯穿园林设计的重要造景因素。本文首先对色彩的组成及基本应用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色彩调和、冷暖及色彩构图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利用科合理的色彩搭配,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的生活空间场所。
关键词:景观设计师论文范文,园林景观设计,色彩,应用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对于色彩的追求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园林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园林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引起情感反应,让人们在一定的色彩环境中,感受到色彩的无限魅力。本文就色彩在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园林景观色彩组成及应用的基本原则
1.1色彩的分类
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研究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要先明白园林景观色彩的物质载体有哪些。从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来说,组成园林景观的色彩可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自然色:自然色是指自然物质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天空、石材、水体、植物的色彩。
半自然色:是指人工加工过但不改变自然物质性质的色彩,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人工加工过的各种石材、木材和金属的色彩。
人工色: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各种材料和色彩的瓷砖、玻璃、各种涂料的色彩。
1.2应用的基本原则
自然色是非恒定的色彩因素,种类多而且会随时间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是无法控制这种变化的,只能对可控制的色彩因素进行设计时,协同考虑自然色参与下的总体景观色彩效果,这样也可以对人为控制的色彩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自然色在场地中的位置和面积等因素来和其它色彩因素配色,从而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半自然色在园林景观环境中像自然色一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各种材料之间的色彩容易取得协调。从色彩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自然色和半自然色是人眼更为容易接受和感觉舒适的色彩。因为自然界天然物质的色彩在很多情况下,其表现不是单一的,而常常是由多种色相、明度和彩度的颜色组成。这不但使单个的天然物质的色彩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而它们之间的组合更是满足了人眼和大脑需要看到全色相的要求,给了人们视觉上的平衡,从而带给了人们美感。
园林中还有一类色彩构景要素,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雕像、园林小品、灯具、座椅等的色彩属于人工色彩。这类色彩在园林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举足轻重。园林中主题建筑物的位置、造型和色彩三者结合,能对园林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尤以色彩最令人瞩目。其他人为色彩也能起到装饰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2园林景观的色彩调和艺术
2.1对比色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对比常常在园林景观中得以应用,是因配色能给人以活跃、鲜艳的感觉,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缺少对比的效果,就不会有生命的活力,不能激动人心。园林景观设计使用的对比色主要以补色的对比为主,补色色相差距大,对比强烈、醒目。在设计中常用红绿对比、黄紫对比、橙蓝对比;有时也使用同类色对比,如红黄对比、黄橙对比、绿蓝对比等。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图案和花坛、花柱、主体造型等,能显示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在采用对比色时,应慎用大面积的对比色块和同等面积的色块对比,以免造成色素絮乱。一般大面积色块宜用淡一些的色彩,小面积色块宜浓艳些。但有时面积的相对大小,还与视距有关,如草坪缀花,因草坪属大面积的淡色块,而花多是艳丽之色,两者亦可相得益彰。
2.2类似色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只有对比而没有调和,场景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缺少秩序的美感,难以达到和谐境界。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必须寻找共同点,如在花卉中,应用邻近色对比亦能得到和调和的色彩效果,在花坛内不同鲜花配色时,如果以深红、浅红、淡红顺序排列,会呈现美丽的色彩渐变图案,易产生有序感。另外在花卉色彩构图中,适量运用邻补色对比,可弥补补色对比的一些不足,如金黄与大红的五色苋,黄色与大红的美人蕉。但进行色彩搭配时,通常先取某种色彩的主体色,其他色彩则为副色以衬托主色,切忌喧宾夺主。但是大红花卉如果与暗绿的常绿树配植,或与背光的草皮地树丛结合,最好加上大量的白花,则能使对比活跃起来。
3园林景观中冷暖色彩的应用
色彩的冷暖感主要取决于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样貌,用以区分色彩的不同种类。从光谱组成的角度来说,色相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只要波长相同,色相就是相同的。
3.1暖色系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暖色系的色彩中,波长较长,可见度高,色彩感觉比较跳跃。是一般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用的色彩。暖色以红黄为中心,可见度高,色彩感觉比较喜庆,色彩中的红、橙、黄等暖色系具有前进感,是一般园林设计中比较常用的色彩。在浓密的风景林,使人产生神秘和胆怯感,不敢深入,如配置一株或一丛为暖色的乔木或灌木,如红枫、红叶李、红继木、银杏、金叶榕等,将其植于林中空地或林缘,即可使林中顿时明亮起来。欲表达节日气氛,可在入口处或重要位置上以色彩鲜艳的植物景观配置效果极佳。#p#分页标题#e#
3.2冷色系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冷色系的色彩主要是指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由于冷色光波长较短,可见度低,在视觉上有退远的感觉。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可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特别是花卉组合方面,冷色又常常与白色和适量的暖色搭配,能产生欢快感,在一些草坪、花坛等处多有应用。冷色在心理上有降低温度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季和气温较高的南方,采用冷色会使人联想到深林阴影的凉爽感。如蓝色的三色堇、瓜叶菊、八仙花、风信子等。
另外冷暖色彩在视觉上暖色有膨胀,冷色有收缩感,即同等面积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等大的感觉,暖色系植物其周围配以冷色系植物面积略大以寻得\"视觉平衡\"。
4园林景观中色彩构图的应用
4. 1比例的运用
园林色彩各部分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也是园林构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构成园林色彩各部分的多少、大小、高低、内外、上下、左右等,以及明度、纯度、色相、冷暖、面积等的搭配,保持一定的比例可以给人一种舒服、顺眼的美感。
4. 2均衡性及律动
均衡性是指多种园林色彩所形成的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稳定感。让色彩在感觉上有生命、有律动、有呼应的协调的动态平衡。均衡与园林色彩的许多特性的利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如色相的比较,明度的高低,纯度的变化,面积的大小,位置的远近等,都是求得均衡的重要条件。律动的特性是有动感、有方向性、有顺序、有组织,景循境出。律动能使人感到生机,感到有序的变化,从而增添游兴。
4.3主次分明
园林或园林的某一局部,必然有一主题或重心。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能够突出表现\"红\"。主题或重心的表现是园林的精髓之所在,主题必须分明,起到主导作用,而陪衬的背景不可喧宾夺主。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提高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的科学性和色彩搭配的艺术性势在必行。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进行色彩配置时,要对其色彩知识有所了解,对其各种园林植物的色彩随着时间的变化要进行详细的观察,结合不同场合给人们带来不同心理情感选用植物色彩,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征. 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朝仓直已.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刘惹民,韩翠香,蓝晓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理论基础[J].北方园艺,2001(02).
[4]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甄坚伟,徐颂军.美、加园林规划的特色及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2).
[7]方明,土井幸平.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J].城市规划,2010(18).
[8]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