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论文发表简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时间:2014-02-22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急剧增长,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逐渐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它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其目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前言: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它要求当代人类重归自然的怀抱。返回生物圈中生生不息的有机联系中。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l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1节能能源资源

  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①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②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2.2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经验和计算使钢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钢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2.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3.1太阳能的利用:设计太阳能住宅。光热转换是人类直接采集太阳光能量的方法。转换装置,基本上分为平板式集热器和聚光式集热器两类。因此可以利用阳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变热设计出太阳能住宅,另外还可以利用反射镜或透镜聚光产生热原理,在屋顶上装上薄铁皮制成的集热板上,当集热板被晒热,光变成了热。当空气从集热板下面流过,就可以把热量带走。需要时可通过风道,送到房间里取暖。另一优点是光电转换。通过光电器材,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最通常的光电器材是硅电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

  2.3.2风能的利用:风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后,用于发电、提水、致冷和致热等。①风力发电。利用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②风力致热。风力致热的主要原理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

  2.4建筑材料

  环保型材料主要有:①基本无毒无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②低毒、低排放型。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2.5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筑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2.6绿色施工

  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外排放及资源再利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同时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减少对绿色植物的破坏,减少噪音,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而实现实施科学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消减污染, 满足环境需求,最终实现绿色施工体系 。#p#分页标题#e#

  3 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②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③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④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3.1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①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②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③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④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⑤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3.2 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曰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完善的通讯系统。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3.3 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空气来自树林与花园而非风扇与风机盘管:光线来自天空的太阳而非从各种发光顶棚与荧光灯管中洒落;人们耳边萦绕不绝的是鸟儿的啼鸣与泉水的流淌.而不是镇流器与各种马达的轰鸣。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它的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4 结束语

  绿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