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25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合格,是工程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对工程质量管理监督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工程参建各方质量管理监督的要点,最后从五大方面探讨了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思路。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评职论文,论文发表期刊网,质量管理,监督,开发商,监理,信息化
一、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概述
就如何来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本身而言,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如何发挥职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并监督管理工程参建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主体质量行为,严格按照政府赋予的监督职责和管理职能,建立和遵循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服务于项目,管理好项目整体的工程质量。
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控制好每一层、每一级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监督条例办事,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业务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包括技术、业务、政治、道德、法律等多项素质以适应新科技发展,增加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学性、权威性,坚持以数据说话,以理服人。
二、工程参建各方质量管理监督的要点
(一)开发商与承建商
开发商是建设市场的原动力,整个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推进都离不开开发商的努力,开发商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动力。从各个方面汇总的资料来看,不少质量问题的源头都是由开发商的违规行为造成的。
要想减少和杜绝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对开开发商和承包商双方的责任进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加大承包商与开发商违规的成本和惩罚的力度。政府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过紧,否则将会挫伤开发商的投资热情,但也不能过松否则开发商就可能会钻空子。做好监管工作的关键就是权衡各方的利益,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有关部门进行有效地监管。
(二)监理单位和社会监督
1、加强监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目前的建设工程监理过于依赖于建设单位,独立性和权威性都很欠缺。建设单位聘请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按照业主的指示办事是应该的,但是监理也有自己的责任与原则。监理单位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一定要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合同的规定独立的行使。既要对自己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不管是从顺利开展工程的角度还是从确保工程质量的角度考虑,这两个负责都具有一致性。假如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分歧时,务必要找出出现矛盾的原因所在,及时的给以解决。可能很多的原因是建设单位造成的。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工程监理必须能够独立的行使自己的职责。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都必须进过监理的认可才能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的施工严禁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程进度款的发放也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的确认。要强化和树立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做好社会监督
建筑的设计不能仅仅为了迎合某一群人的口味而不走大众市场,这样只会给市场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一定要以质量为导向以满足大众的要求为目标严格的要求自己。对于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社会监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公民的舆论监督使工程的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不断的向前推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办事不仅要守法同时还要守信。对于参与建设的单位和有关机构出现的违法不守信的行为进行记录,建立公平可行的诚信体系,降低建设市场中出现的不守信的不良行为的发生。
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业主)在内的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行为主体,质量监督机构应站在执法的地位、通过加强对参与工程建设各行为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机制,查处各行为责任者的违规行为,增强各行为主体的自律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保证工程质量。
(1)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查文件,应尽快对话让其改正,否则将通过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
(2)对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监督工程师对监督的工程质量承担监督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站在公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法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p#分页标题#e#
三、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诚信制度
目前各地大多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都建立了诚信考核制度,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扩大责任层面,将检测、供货、建筑产品(半成品)生产制造、劳务输出等单位均纳入监管范围;对不良行为实行网上公布、社会公开,增加知情权和打击力度。
(二)加强节能和室内环境检测监督工作
1、必须进行节能专项监督,主要对外墙保温系统、屋面保温系统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前要进行节能专项验收。
2、全面执行室内环境检测制度,所有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三)明确机构定位,确保队伍稳定
工程质量监管属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公开、公正、公平和廉洁高效,承担这项工作的必须是政府授权的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应立足体制创新、观念创新,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将其纳入政府管理序列,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这是深化改革,从制度和体制上实现工程质量监管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组织保证,是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力度的具体体现。
(四)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行责任
监督人员首先应做到熟悉所监督管理工程的设计文件、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同时还应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资料。
1、对受监建设工程项目编制严密的受监工程的质量监督方案,并按照质量监督方案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监督人员有责任将质量监督方案以文字方式传达各受监方,并请业主和各受监方配合监督。
2、深入施工现场,对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关键工序等实施重点监督,对原材料、构配件按规定进行监督检测,包括对预制建筑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做好监督记录。审核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监督进场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对施工过程中施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监控,以抽查为主,辅以科学的测试手段,尤其是保证基础主体结构安全。
(五)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实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支撑,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内设立计算机系统,并相互联网,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形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利用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查阅工程监管情况和实现动态管理,实现工程质量监督全过程在线作业,上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能够随时调阅有关信息,及时了解下级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能够实现上令下达和日常办公,极大地提高质量监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发挥监管实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工程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任重而道远。因此应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不断的更新完善检测的方法与手段。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杰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督关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
[2]赵小煌.浅议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3]郦挺,周海斌,周顺超.浅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几项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