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烟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时间:2013-11-29 分类:预防医学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广东省烟草青枯病的病原、症状、发生流行规律、环境与病害流行的关系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病原 流行 防治

青枯病是广东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1]。1985年梅州市烟草青枯病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4,5]。近年来,广东烟区青枯病虽然没有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每年发病仍然严重。由于该病发生后造成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烟草上一大毁灭性病害。国内外对烟草青枯病的研究较多,近十几年来,我省对烟草青枯病也开展了一些研究。本文就烟草青枯病的病原、症状、流行、及防治措施作简要概述。

1 烟草青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烟草青枯病的病原为烟草青枯菌。烟草青枯菌为细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 Smith)。病菌生长适温为18-37℃,最适30-35℃,致死温度52℃(10分钟);耐酸碱性范围为pH6-8。能在土壤中存活和繁殖,在病株残体中能存活7个月,在干燥下很快死亡。广东省烟草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鉴定,广东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属于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2,3]。

2 烟草青枯病的症状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发病初期往往出现烟株一侧叶片枯萎,另一侧叶片正常,俗称\"半边疯\"。枯萎一侧茎上有黑色条斑,根系变黑腐烂,另一侧正常。发病后期,整株枯死。

3 烟草青枯病的流行

3.1 发病规律

陈永明等[1]的调查结果显示,南雄、始兴等地烟草青枯病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黄和深[4]的调查结果发现,丰顺烟草青枯病始病期为4月中旬,高峰期在5月下旬。邓清强[5]的调查结果发现,梅州市烟草青枯病始病期为4月中下旬,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3.2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3.2.1 气候

高温(30℃以上)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是青枯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土壤湿润,气温在20℃以上就具备发病条件,37℃为发病最适温度[2],陈永明等[1]研究了烟草青枯病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天气到来越早,发病越早,发病越重,高温伴随大雨,发生流行迅猛。

3.2.2 土壤类型

广东省烟草青枯病的分布与土壤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陈泽鹏[2]指出,广东省烟区紫色田(土)烟草青枯病发生最轻,白沙泥土、黄泥土发生最重。陈永明等[1]研究了烟草青枯病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结果也表明,紫色土、牛肝田烟草青枯病发病率为0.15%~0.2%,而黄泥田(土)、沙泥土的发病率高达23.5%~36.8%。广东省烟草青枯病在不同土壤类型发生流行差异显著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2.3 栽培技术

青枯菌是一种土传细菌,故连年栽烟草的田间存有大量病原,易造成病害流行。陈泽鹏等[7]研究了烟草青枯病与耕作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烟草与蔬菜轮作,发病早、发病重;水旱轮作能明显减轻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为害。黄河深等[4]也指出,旱地比水田发病严重,连作地比新地严重,烟-稻轮作发病较轻,烟-花生轮作发病重。烟草青枯病菌是好气性细菌,在水淹条件下,病菌死亡程度高,因此,水旱轮作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有效途径。

3.2.4品种

不同的烟草品种(系)对青枯病的抗性有很大的差异。陈泽鹏等[7]采用淋根接种法,对广东省现有栽培品种和广东省农科院收集的33个烟草品种(系)进行烟草青枯病的室内苗期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高抗的有岩烟97和G117两个品种,中抗品种(系)有RG17、VA116、9511等8个,其余为感病或高感品种(系)。陈永明等[1]调查了南雄市种植不同烤烟品种的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RG17平均发病率为8.4%,K326平均发病率为42.7%,9601平均发病率为46.5%,9032平均发病率为68.9%。陈泽鹏[2]也指出,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存在地区性差异,401品系在梅州市表现为高抗,G28则高感,而在南雄市401品系表现为高感,G28抗性较强。

4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4.1 农业防治

4.1.1选育抗性品种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是控制青枯病发生与流行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一方面存在品种的抗病性与品质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青枯病菌变异性较大,抗病品种种植年限越长,抗病性显著降低。因此,单独利用抗病品种,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4.1.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有利于培育健壮的烟株,提高烟草的抗病性。郝静[9] 硼是维管束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烟草生长过程中如果缺硼,会导致维管束发育不良,易于感病。广东烟区植烟土壤普遍缺硼,因此,增施硼肥对防治烟草青枯病有一定的意义。控氮增钾,不但可以提高烟株抗病力,还可促使烟叶落黄成熟,有利于避过病害的发生高峰期。

4.1.3 实行合理的轮作

严格安排轮作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根本措施。大量调查结果证明,无论旱地或水田,凡是连作或前作为茄科或其它青枯病寄生主的田块发病较重,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则较轻。因此采取水旱轮作有利于大大减轻青枯病的发生为害。

4.1.4 适时早播早栽

采用膜下栽培技术,提早移栽期10~15天,可以早收烤,把发病高峰期推迟到收烤的中后期,减少发病损失,达到避病的作用。#p#分页标题#e#

4.2 化学防治

陈永明等[1]的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对烟草青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青枯灵防效最好,防效为68.9%,而50%的福美双防效则在44.8%-56.5%。罗战勇等[6]的试验表明,药剂防治可以延迟青枯病的发病时间,25%青枯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0.65%,其次为青枯净800倍液、灭菌净和氧氯化铜悬浮剂,防效分别为47.04%、47.69%和38.07%,明显高于其它参试药剂。 然而,多年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药剂防治防效不稳定,也不显著,目前防治烟草青枯病尚无特效药剂。因此,化学防治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4.3 生物防治

4.3.1 接种拮抗菌

陈泽鹏等[2]从南雄、五华采集土壤中分离得到了2个优势拮抗菌——拮抗1号、拮抗2号。试验结果表明,拮抗1号、拮抗2号对广东省烟草青枯菌有很好的抑制杀菌效果,远远超过常规化学农药,为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带来了希望。董春等[8]也从烟草、番茄、胡萝卜、芒果、柑桔等农作物根和根部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对青枯病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细菌菌株5个,通过网室盆栽试验和病地小区试验,发现拮抗细菌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盆栽试验拮抗菌处理防效可达75%,病地小区试验拮抗菌处理可推迟青枯病始发期7-10天,防效可达65%。

4.3.2 施用生物农药

近年来南雄市水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生物农药防治烟草青枯病大田药效对比试验。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防治效果偏低,尚未能在大田上推广应用。

5 结语

通过广泛的试验和实践证明,目前能有效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的是接种拮抗菌。但由于分离菌株样本及原料难以采集,很难达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希望专家尽快研究出该菌株的介质并培育和分离出来,再由农药生产企业与其它生物增效助剂复配生成新的农药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结合调节土壤酸碱度、水旱轮作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王军,彭文松,等.中国烟叶学术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 陈泽鹏.广东省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广东烟草学会交流论文集,1994.

3 刘琼光,陈泽鹏,董青,等.广东烟草青枯病菌系研究.中国烟草学报,1999,5(4):25~28

4 黄和深,杨文可.浅谈烟草青枯病在丰顺烟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广东烟草学会交流论文集,1994.

5 邓清强。梅州市烟草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探讨.广东烟草学会交流论文集,1994.

6 罗战勇,陈元生,周会光,等.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陈泽鹏,陈元生,罗战勇,等.烟草品种对青枯病抗性鉴定初报.广东农业科学,2000,2:34~35

8 董春,董成刚,赵青峰,等.利用拮抗细菌防治烟草青枯病初步研究.广东农业科学,1996,5:28~30

9 郝静,郭鹏 烟草施肥技术 金盾出版社,2000.8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