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收费站雨棚结构设计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该收费站雨棚的结构设计过程,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分析,膜结构找形及整体结构计算;对于拉索节点及相贯节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应用空间钢结构软件3D3S对结构进行分析,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结构选型,膜找形,节点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收费站雨棚,采用的是钢骨架支撑张拉膜结构,下部位于混凝土基础上,膜材采用法国FerrariPrecontraintT系列产品,选用1502T型号,覆盖面积约为136.8m2。钢骨架采用钢管桁架体系,由钢管柱,主次桁架梁,拉索,以及柱间支撑组成。桁架最大厚度为1.5m,整个结构的纵向跨度为35.8m,横向跨度为12m,结构总高度为20m。工程竣工后如图1所示:

  

  图1建筑效果图

  2结构选型

  桁架梁采用空间三角形钢管桁架,纵向有三榀主桁架,间距各为6m,横向有七榀次桁架,最外侧次桁架距内侧次桁架的距离为4.7m,内侧各桁架之间的间距为4.4m。所有杆件均采用无缝钢管,除拉索外,所有杆件节点均为相贯面连接。该结构外侧四根柱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柱上半部分由于受拉索的作用以及造型美观的需要,采用格构式。下半部分只需满足结构受力需要,采用钢管柱即可。桁架两侧悬挑长度为12.5m,如仅依靠桁架自身来控制结构的强度和变形,则桁架的截面和杆件用料势必要做得很大,既不经济而且影响建筑效果。设计考虑采用附加拉索对雨棚悬挑桁架形成支撑,较好的控制了结构体系的变形。使建筑造型简洁明快,钢材用料大为降低。由于雨棚的主体构件单元类似于平面受力体系,由钢管柱、桁架和拉索组成的构件,在纵横向具有较大的刚度。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立面图如图3所示:

  

  图2平面布置图

  

  图3立面图

  

  3结构静力分析与计算

  本工程采用同济大学研发的钢结构设计软件3D3S9.0对整体结构和单元构件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抗震规定[1]工程所在地区的场地土类别为Ⅱ,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基本风压0.76kN/m2,由于雨棚为大跨度结构,周边敞开未封闭,其上、下表面均受风的作用,风荷载分布较为复杂,因此结构计算分析的重点是分析风荷载的作用。根据\"荷载规范(GB50009—2001)[2]的要求,对主体骨架的计算具体分析的荷载组合工况如下:活载工况1为膜结构所受到的雪荷载,风载工况1,2,3,4分别为骨架结构所受到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风荷载,风载工况5为骨架受到的风吸力,风载工况6为骨架受到的风压力。

  (1)1.35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

  (2)1.20恒载+1.40活载工况1

  (3)1.00恒载+1.40活载工况1

  (4)1.20恒载+1.40风载工况2

  (5)1.20恒载+1.40风载工况3

  (6)1.20恒载+1.40风载工况4

  (7)1.20恒载+1.40风载工况5

  (8)1.20恒载+1.40风载工况6

  (9)1.00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1.40风载工况2

  (10)1.00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1.40风载工况3

  (11)1.00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1.40风载工况4

  (12)1.00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1.40风载工况5

  (13)1.00恒载+1.40x0.70活载工况1+1.40风载工况6

  (14)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30水平地震

  (15)1.00恒载+1.00x0.50活载工况1+1.30水平地震

  (16)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40x0.20风载工况2+1.30水平地震

  (17)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40x0.20风载工况3+1.30水平地震

  (18)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40x0.20风载工况4+1.30水平地震

  (19)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40x0.20风载工况5+1.30水平地震

  (20)1.20恒载+1.20x0.50活载工况1+1.40x0.20风载工况6+1.30水平地震

  根据上述条件、荷载及组合,采用3D3S9.0整体计算所得的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见表1,

  振型周期(秒)

  10.88625

  20.62363

  30.57638

  40.35316

  50.22684

  60.21826

  70.20777

  80.19032

  90.17154

  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最大位移为60mm,地震组合工况对结构不起控制作用,结构主要受风荷载组合工况的影响。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控制结构的主要因素。由计算确定的主要结构杆件截面如下:外侧四根钢管柱截面尺寸为351×10,中间的两根柱子受力较小,截面尺寸为273X8;主桁架上下弦杆管径为273×8无缝钢管;次桁架上下弦杆管径为180×6无缝钢管;主桁架和次桁架之间的腹杆管径按应力控制分别采用114×4。拉索截面尺寸为圆钢30。按此截面验算,桁架及柱的变形均能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在模型中,膜面恒荷载取0.1kN/m2,膜面活荷载取0.3kN/m2,对于膜面找形,如果膜边界采用的是刚性边界,膜计算和骨架的计算可以分开进行,对骨架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把膜所受到的恒、活、风荷载直接加载到杆件中进行分析计算。如果膜采用柔性边界,膜和骨架要放在一起进行计算,不能单独进行膜找形和计算。本工程采用刚性边界,节点如图4所示,骨架计算完之后,单独取出一块膜单元,加载完之后进行找形,整体效果如图5所示:#p#分页标题#e#

  

  图4刚性边界节点图5膜效果图

  4节点设计

  4.1相贯节点

  本工程采用了圆钢管直接相贯焊接的节点连接方法,从而避免了传统设置节点板进行焊接或采用螺栓球节点的连接方法,这使得钢管结构轻巧、美观的特性能够充分得以展现。钢管相贯节点为主管连通,实用多维数控切割机对支管进行相贯线切割后,在连接到主管上。由于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决定了整个结构体系的承载性能,桁架的腹杆与弦杆或腹杆与腹杆的连接,应具有良好的质量和足够的强度。为避免偏心,圆钢管桁架的杆件重心线应尽可能地在节点处交汇于一点,即偏心距e=0。本工程桁架结构主要节点类型为KK型搭接节点,此外,还有空间KT型节点以及个别汇交杆件较多、形式较为复杂的空间节点。对于空间KK型节点可按文献[3]的承载力设计公式进行计算,而对其他汇交杆件更多的节点类型,由于文献[3]中没有给出相应的设计公式,可在节点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的基础上参照空间KK型相贯节点的承载力公式进行设计[4]。

  4.2拉索节点

  拉索与柱子之间利用耳板和锚具进行连接(图6),对耳板厚度的取值按照文献[2]中连接节点处板件计算的公式进行取值,连接板件要满足抗剪切,抗拉要求。拉索及上部格构式柱内的腹杆都与焊接空心球进行直接焊接,焊接后的拉索与格构式柱形成整体,可以有效的将结构悬挑部分的荷载传给柱,从而较好的控制了结构体系的变形。

  

  图6拉索节点

  5结语

  收费站雨棚采用附加斜拉索的桁架结构体系,结构整体上不仅流畅,美观,而且较好地改善了长悬臂桁架构件的受力性能,使结构总体用钢量显著降低。按屋面投影总面积计算,主体结构用钢量65kg/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GB2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李静斌,肖小凌,丁洁民.上海国际汽车会展中心钢管桁架展厅结构设计.

  5夏劲松,索膜结构的构造理论和柔性天线的结构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