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这些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立体融汇,构成了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大大丰富的城市景观。本文作者主要从加强高层建筑本身的设计、规划设计、顶部造型处理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整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这些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立体融汇,构成了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大大丰富的城市景观。但随之而来的是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许多高层建筑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城市环境,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显得非常突兀,没有亲切感,破坏了城市环境的平衡。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我们需要高层建筑,但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设计时,更需要结合城市的环境对高层建筑做出综合设计,以便使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
一、重视对高层建筑的设计
1、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 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
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房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2、后退广场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
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空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二、加强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
1、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p#分页标题#e#
2、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三、加强对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而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 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余雷,周嘉慧. 高层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
[2] 洪汉宁,项聿鑫. 论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7) .
[3] 王勇.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生态融合[J].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8) .
[4] 杨晋. 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发展[J]. 知识经济, 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