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后确定工程总造价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施工单位角度对工程竣工结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粗浅的分析,并就施工企业如何做好结算工作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结算,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Project completion settlement is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roject cost important seg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construction unit project completion settlemen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ficial do, and how to do well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ettlement talk about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ettl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建设工程结算是建设工程施工竣工后建设方和施工方所要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除建设方和施工方约定采用固定合同价款外,在采用成本加酬金和可调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结算程序对工程价款达成一致认可的数额以后,建设方才能依据此数额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款。否则,建设方就可以因为工程价款的数额尚未确定为由而拒付工程款。可见工程结算是支付工程价款的前提条件。结算决定了项目最终能收到的工程款,决定着项目的利润额,因此,在竣工验收后进行结算时施工企业和业主方都比较重视,双方会派出最优秀的人员据理力争,容易产生很多的争议,使结算工作周期很长,甚至长达几年,因此,大家对结算工作普遍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结算就是一个竣工后开始的要拖很长时间的甲乙双方争论不休的吵架工作。本文从施工单位角度对工程竣工结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粗浅的分析,并就施工企业如何做好结算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施工企业结算难的原因
结算工作是一个对合同价及施工过程中涉及造价事件的"算旧账"过程,结算事件往往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事实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容易产生"吵架"。深入的分析施工企业结算难背后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同条款不清晰导致的理解不一致。由于现在的建筑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业主方主导的市场,很多建筑工程合同不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而且很多合同内容十分简单或者概括,发生争议事件后很难在合同中找到可操作的解决办法。
2、变更签证索赔等施工过程事件造价管理混乱。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变更等事件发生后,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很多涉及造价的工作都被推后到结算时再考虑,由于人员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很多事件到结算时已经很难让双方达成一致。
3、工程量的争议。由于对施工工艺和计算规则的理解问题以及不同造价人员的计算习惯,工程量的争议必然会存在,"对数"成了大家在结算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4、结算依据收集整理问题。在结算时合同文件、中标报价文件、基准日之后的政策法规变化、施工中的签证单、变更单、索赔单、材料认价单等等都是结算的直接且重要的依据,施工单位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完整合法的依据。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单据原件的丢失、缺少相关当事人的签认、单据中的事实描述不清等。
二、施工企业做好工程结算的措施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是决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命脉,是一项工作面广,责任大而极其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领导应重视竣工结算工作。在现行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为了求得生存,其首要任务是在投标竞争中获得任务,但所接任务能否盈利,又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这就牵涉到经营策略、日常生产和成本管理、竣工结算等一系列环节,企业为保证综合效益,应正确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不能变成接不到工程是"等死",接了工程是"自杀"的局面。为此要求企业领导能尽力保证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在重视投标工作的同时在结算编制方面也应配备足够的高水平的人员,让其参与投标决策分析。另外,为调动结算编制人员的积极性,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件,对相关工程的结算成果进行检查考核,同时还可建立以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现场核算相结合的一整套的成本管理体系,为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很好的组织保证。
2、编制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要编好工程结算,编制者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能正确理解定额内容,准确套用定额项目,能对定额项目单价进行必要换算;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合同条款对该调费用进行调整;及时掌握计价信息,(如各地的补充定额、规定调整的计价文件等)并能吃透精神,准确运用。此外,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掌握各分部工程的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签证和费用计算;能主动把握索赔起因,根据索赔程序,利用索赔技巧进行索赔,同时应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为其服务;针对新材料、新工艺,能利用定额原理自行组价等。
为实现以上要求,就需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考试,如定额交底、预算编审人员资格考试(初、中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等。同时,应建立个人利益与其水平及效果挂钩的制度,督促职工自我学习,提高整体素质。#p#分页标题#e#
3、做好工程结算编制的基础工作。
(1)认真查阅竣工结算的重要资料。工程竣工图纸。工程竣工图纸中主要包括工程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图、水电安装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安装图、施工选用的标准图集等。
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应根据各地区所颁布的具有法令性的预算定额。
有关文件规定。如本年度或上一年度由有关主管部门分布的工程建设材料价格和费用调整等文件的规定。
设计通过单。现场签证单及甲方提供的材料明细表等,也应作为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2)认真审阅合同及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是确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责、权、利关系的法定性文件, 也是双方进行工程结算的法律依据。招标文件、投标说明是建设施工合同条款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合同条款内容及招标文件、投标说明是结算必须进行的工作。结算时均应按合同规定计算。
(3)认真审阅图纸,注意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施工图纸是进行工程预结算的主要依据,要想搞好竣工结算,在开工前预算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在开工前预算员应会同施工技术人员一起,参加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将合同中无法说明的为确保工期、质量、规范要求而增加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阐明并交甲方审批,如规定时间内甲方无异议便视为甲方已同意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的实施费用在:工程预算或结算时便可以按实计入。例如: 施工机械问题。施工机械牵扯到机械费用的预结算进价及取费问题,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明确其规格、型号、数量,以便按国家规定计取费用。临时设施费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临时设施费的取费系数已经进行了上调,而且对一些超出定额规定的临时设施费内容,可以按照临时设施增补项目规定计取费用。施工技术措施问题。在施工中很多常用的技术措施设 计图纸中没有明确交待,如施工中常用的加气混凝土气块, 为保证抹灰质量,抹灰前一般所使用沾面处理剂对墙面进行处理,增加洁面处理剂图纸中设计没有要求,定额中也无此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提出该项技术措施。经甲方同意后才可以进入结算。
(4)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使结算能够完整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预防结算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推诿、扯皮现象,使结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算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各施工阶段的情况和施工工艺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计算工程造价。
4、结算编制时要仔细,算全该算内容。结算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漏项,漏项就意味该得收益的损失。为了防止这一点,笔者通过对结算工作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考虑以下内容。
(1)由于政策性变化而引起的费用调整。如间接费率的变化、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化等。
(2)投标时按常规计算,结算时需如实调整的费用。如大型机械进退场费(什么类型规格的机械进场多少次等)、墙体加固筋、甲供水电费的扣除等。
(3)设计变更、签证、监理指令等导致增加的费用(发包方主动提出的部分)。这部分费用包括自身工作量的增加,及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而增加的费用(也可作为索赔费用)。如楼层和建筑面积的局部增加,会导致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费用的增加。
(4)施工索赔费用。是由发包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发生了应由发包方承担的风险而导致施工单位的损失。如发包方交付图纸技术资料、场地、道路等时间的延误,与勘探报告不符的地质情况,发生了恶劣的气候条件(洪水、战争、地震),业主推迟支付工程款,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的损失(如设计、指定分包),甲供材的缺陷,设计错误导致的施工损失等。
(5)合同规定的有关奖励费用:如提前竣工奖、赶工措施费、质量奖等。
(6)由于变更删项,导致原让利优惠部分的退还费用。
在现行的招投标中,承包方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般都要在正常算得的造价基础上给出一定的优惠条件,而当业主变更导致工程量减少或部分删项时,结算中除扣除对应费用外,应注意加上因原优惠而损失的费用。
5、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结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搞好结算,施工单位除充分考虑自身因素外,还应正确处理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关系,具体包括业主单位、监理、设计、造价咨询等单位。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实施中所确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同他们建立必要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工作中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在各方面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合同履行上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从而来润滑结算各环节,为搞好结算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结算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只有建设各方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减少工程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把结算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苗曙光.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编制与筹划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
[2] 吕宗斌.浅谈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山西建筑,2002,2.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