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造施工控制管理要点分析

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有效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高层建造施工要点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高层建造施工要点管理。

【关键词】高层建造 施工要点 管理

Abstrac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for the project, the enterprises with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he state will have a good social benefi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oints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Key Words: high-ris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L3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长,涉及工序多,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探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对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都有至关重要作用。

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有效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现有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针对影响高层建筑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并且要落实到人、落实到班组,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高层建筑中来。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使高层建筑和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良性发展。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教训,在高层建筑

的实践中不断突破,最终总结创造出一套系统的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办法。

一、高层建筑测量控制

1、轴线的控制

(1)基础施工中的轴线控制。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一般多为深基坑大开挖施工,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点,将轴线控制网点引出至轴线外边5m,设置龙门桩,并保护好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基槽内,采用50m钢卷尺对各部位的桩位、承台、基础梁、墙体进行放线,再在基坑四周钉轴线木桩,拉线、小钢尺配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各细部放线尺寸。

(2)±0.00以上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高层建筑±0.00以上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一般常采用内控法。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经纬仪的视线通透为原则,沿一层楼面最长纵横向轴线偏移2m,预埋多块200mm×200mm×10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激光仪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采用激光仪引测同时还必须考虑激光仪光点的修正,减小光点产生的误差。

2、垂直度的控制

(1)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

(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在进行二层及以上转角边墙柱装模施工时,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转角边墙柱模板垂直度。在四周二层及以上转角边墙柱定位、支撑、加固后,以此为基准,在转角边墙柱模板上下口外侧,沿纵横两向向外钉二块挂线板(挑出150mm的50mm×70mm木枋),并在其模板上下口各挂二道线,以此控制外边墙柱与转角边墙柱在同一轴线与垂直度上。

3、标高线的控制

(1)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2)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必须确保引测点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3)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里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控制

混凝土的控制主要是其强度的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的情况。因此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p#分页标题#e#

1、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如掺加外加剂、掺加料,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配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复查,并进行泵送试验验证(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施工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

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d:全湿养护3d: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并不意味着强度评定一定合格。《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三、建筑裂缝的控制

从设计的角度看,控制建筑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加强地基勘察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钎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

3、合理设置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采取相应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

4、设计选用延性较好的材料。在设计楼板钢筋时,为了提高楼板混凝土与钢筋结合工作延性,选用强度相对较低、延性较好的Ⅰ、Ⅱ级钢筋优于强度相对较高、延性较低的Ⅲ级钢筋,尤其胜于冷轧带肋钢筋。

从施工角度看,控制建筑裂缝的措施主要有:

1、从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大,水分就多,混凝土的干缩就大,沉降也就愈大;

2、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用水浸透。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3、在干燥的有风天气或夏天浇筑混凝土,干缩裂缝是极易产生的。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并应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其表面覆盖麻袋、草包并保持湿润;

4、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两年内保持空置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基本一致并不低于85%。这一要求可采取经常开窗的方法得以实现,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洒水增加湿度则效果更好;

5、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操作层,其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故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参考文献:

[1]张可江.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及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11,(03)

[2]殷继业.高层施工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3]张生勤.高层建筑的监理要点[J].广东科技,2011,(08)

[4]刘彦.谈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J].今日科苑,2008,(22)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