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一项工程不仅要投入众多的人力、 机械设备、 材料和构配件,还要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 供电、 供热及各种临时建筑物等,这些都需要工程的组织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组织协调。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模式, 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Abstract: A project not only to put many of the hu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but also arranged for the construction site temporary water supply, power supply, heat supply, and all kinds of temporary buildings and so on, these need the organizers of the project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rise further.
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现代建筑施工已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一项工程不仅要投入众多的人力、 机械设备、 材料和构配件,还要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 供电、 供热及各种临时建筑物等,这些都需要工程的组织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组织协调。 在每一项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有关单位必须按照施工组织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从投资进度、 技术质量、 组织管理、 安全文明等各方面建立起系统的控制体系,以指导工程施工,实现投资与建设的目标。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 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 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规定, 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 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 规程, 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 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 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 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 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 设备的潜力,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技术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队级建制的取消, 使原有的施工作业层逐步瓦解,需要重新组织和配置新的施工作业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大的集团公司实行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从而形成集团、 子公司和施工队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人员冗杂, 机械设备等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缺陷,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施工企业原有的队级建制即施工作业层逐步被取消, 而如何重新组织施工作业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 使现有的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随着我国在交通、 能源及城市建设领域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开工建设,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期, 国有建筑企业一方面凭借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经营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 但另一方面, 由于自身机构设置复杂,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自身人力及资源配置的发展速度较慢等,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市场份额逐步加大、 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矛盾。
3、一些小型建筑企业、 私人建筑企业亟待自我发展和完善。
由于建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热潮的兴起,在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小型建筑企业、 私人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些小型建筑企业和私人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如资质等级较低、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等,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技术管理模式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想真正解决技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当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想对现有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自身进行分析,然后对别人进行了解, 所谓 \"知己知彼\"就是这个意思, 从而建立优势互补、 互利双赢的管理型模式。在技术管理模式中,国有企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分包单位拥有着重要的人力资源及设备资源,只有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双剑合并才能达到罪的的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或者是企业经济、 合同经济, 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是依照着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必须进行合同管理。在技术管理模式中, 必须从合同的洽谈、 草拟、 签订、 生效开始, 至合同失效为止整个过程中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参与全程管理,并注重履约的变化, 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 变更、 补充或终止。
3、通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势,强化工程测量、 防线工作, 强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控, 强化施工技术问题解决能力, 强化施工技术参数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及服务管理, 防止分包队伍一味追求效益而极其淡化质量管理的问题,避免偷工减料,避免施工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问题, 杜
绝漏洞, 降低风险。
4、吸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的精华,将社会闲置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利用分包队伍的施工经验等优势,减少工程项目的直接投入, 降低工程成本, 弥补空缺,并有利于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实现部分风险转移, 及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
四、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也会日益更新,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注意对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认真执行技术方案。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可使作业层几乎全部采用社会力量, 企业员工每日工作量不大, 这势必存在不稳定因素,然而, 建筑业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 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与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 因此还需重视技术创新人员的管理,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妥善对员工进行管理及安置。
2、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下,分包队伍在工作上为能认真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方案, 这势必会导致相关部委工程质量下降或埋下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一旦工程技术资料、 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 将会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更严重的是会存在极大的错误, 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和工程进度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缺乏、 错漏给以后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困难, 也难以给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想要对这些麻烦进行预防,必须提高重视度, 建立和落实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 对各种证件及资信证明进行严格审查,对机器设备、 技术创新、资金的流向及分配、业绩的达成结果等综合实力进行严格检查,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并进行统一管理。
3、如果大型项目也采用技术管理模式, 不再添置新的设备,而目前收取的设备折旧费也作为综合管理费挪作他用,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对今后更大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重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