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建筑设计
【摘要】:墙体霉菌是建筑物频发的质量问题,在对建筑物本身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墙体霉菌不是顽疾,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从房屋结构、房屋质量、施工质量等诸方面研究墙体霉菌产生的原因,通过归纳与总结,提出防治墙体霉菌的有效措施,以期为解决墙体霉菌的质量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师评职论文发表,墙体霉变,危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北方地区寒冷,冬季室内采暖,致使室内外温差较大。外围护墙、窗户发生结露、冷凝水害比较普遍,特别是实施墙体改革以来,居住建筑外围护墙均采用框架结构填充空心砖,窗采用塑刚、断桥铝合金单框爽玻,结露霉变危害逐年增多。辽宁省住建厅于2007年3月发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后,虽然在设计、施工中加大了外围护墙的保温措施,加大了外窗节能检查力度,产生结露、冷凝水害有很大改善。但是,在相同情况下,还有一些市政建筑产生结露霉变现象。因此分析市政结露霉变危害形成原因,通过有效防止,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业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外围护墙、窗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原因
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水蒸气的含量尚未达到这一定限度时,该湿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当达到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状态。若某房间的湿空气已达到饱和,再继续向其供给水蒸汽,也不会增加水蒸汽的含量,超额的水蒸汽将凝结成液态而析出。淋浴时卫生间室内、蒸煮食物是厨房室内的雾,天花板和墙面上的水珠,都是饱和之后的超额水蒸汽凝结而成。
然而,当温度较高的空气中含有较高水蒸汽,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气温,形成一个冷源对潮湿空气进行冷却,被冷却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在维护结构内表面形成结露,产生冷凝水。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越多,空气结露产生了的冷凝水的现象越严重。露点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有直接关系。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高,如气温23℃,相对湿度Φ=70%时,露点温度t=15℃;Φ=90%时,露点温度t=20℃;也就是说,当Φ=7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15℃时才会出现结露现象,当Φ=9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20℃时,就会结露产生冷凝水。经过长时间结露,则会引起真菌繁殖,产生长黑毛霉变,腐蚀墙皮,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由上述分析可知,建筑外围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季节处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
二、建筑外围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预防
(一)提高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根据产生结露的原因,减少结露霉变的危害,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为此,国家、省市下发了很多文件、规范及标准图集,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来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加强设计施工中的现场管理,使隔热性、气密性达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极大地减少室内结露冷凝水害现象。
(二)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结露霉变与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有关,更与居住使用环境、居住者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彻底改变结露霉变危害,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以新建成的市政建筑为例:
1.新建筑外围护结构还没有百分之百干,特别是新装修后的住宅,室内空气比较潮湿,一定要有合理的装修工期,在装修期间经常开窗换气,定期检测室内湿度,最佳控制在相对湿度为50%-70%之间,待干燥后入住。
2.每天坚持开窗通风,一般窗是每小时换一次气,断桥铝合金窗气密性好,2小时换一次气。千万不要认为冬季怕冷而不开窗换气,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家庭淋浴、蒸煮食物时应开启排风透气装置。
3.采暖温度不宜过高,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之间,使用加湿器要适量,以保证室内相对湿度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