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水力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都离不开水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水土保持又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水土流失对水利发展的影响及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尤其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水土保持对水利建设的作用分析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土保持对水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加强水土保持,可有效维持、增加土壤自身的入渗量和保水能力,通过梯田建设、水凼以及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可有效拦蓄径流。在汛期,良好的水土保持现状可有效削减洪峰造成的影响,并且可以加强防洪能力;在枯水期,可不断的补充径流,以有效减少径流年际变化。
第二,水土保持可有效减少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水土保持基础设施,比如(水平梯田、排灌沟渠等,这些基础设施可有效拦泥拽沙、蓄水塘库,从而提高水利建设的效益。同时,通过水土保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减少湖泊、水库以及河道的淤积,对于提高其实际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水土保持可有效减少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对于降低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损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水土流失对水利建设造成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如果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则会对水利建设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枯水季节的造成的影响
当遇到枯水季节时,水量就会急剧减少,甚至发生旱涝灾害、水源枯竭以及河道断流。(1)水土流失严重,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蓄水量急剧减少,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大约占其总体积四成左右,加之土壤会随着水流而消失,因此贮水空间也会随之而丧失。大量的水土流,会导致土壤蓄水量逐渐减少,这不仅增强了径流年内的变化幅度,而且还可能导致洪水季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枯水季节的水流量更少,由此恶性循环。(2)大量的水土流失,会造成梯田、水库以及水塘等干涸,甚至会导致湖泊与河道淤积,蓄水容积急剧减小,同时也必然会导致蓄水能力的降低。在这样的条件下,也会导致汛期的水量急剧增加,而枯季的水资源却更少。
2.2水土流失会增加地表的径流
水土流失会导致洪水泛滥,也可以使枯水季节水量急剧减少。从实践来看,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一些地区,通常植被均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山区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更大。当暴雨来临时,因地面坡度相对较大,而植被有相对较少,加之坡面的截流能力比较差,土壤涵水能力较低,因此导致降雨强度远超过土壤的渗水速度,当雨水渗入不及时时,就会形成沿山道前行,进而形成山洪。虽然其历时比较短暂,但是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对下游的 人民生产生活,甚至生命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 .3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河库淤塞,山体滑坡
表层土壤长期裸露在自然环境下,当水流侵袭时,大量的泥沙净化随之径流至塘库与河道之中,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严重的河库淤塞问题。同时,还会引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比如,北京时间2013年1月11日上午8点20分,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组的山体滑坡(如下图所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造成这次山体滑坡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主要是由于植被遭到了破坏,加之径流改变了土壤的地质结构,因此极易导致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除了可能会冲毁居民房屋以及道路外,还会对电力通讯设施、农田、水凼以及水库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断航、断流。
当水土流失严重时,除以上危害外,流失的大量土壤中富含有机质以及残留的化肥以及农药等物质,它们随土壤一同进入到水体之中,从而导致水体面源性污染不断加大。
3.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危害研究,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就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思想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的各项政策措施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职能管理,对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加强清查与验收,对没有编制和上报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及时的登记,并统一委托设计单位为其编制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方案,从而完成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编制与报批。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落实水利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三同时原则,即做好审批、监督以及验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水利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及实施率。同时还要严格贯彻和落实 《水土保持法》与《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之规定, 并水利工程中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投入使用之前,及时向原来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申请验收。#p#分页标题#e#
3.2强化宣传,加大投入
实践中,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居住在山区的居民以及工程建设企业,加强水土保持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宣传,以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建设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强制性制度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仅要通过柔性的宣传方式来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护意识,而且还要从制度上加以限制,将水土保持与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还建议将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与具体措施及专项验收等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
系之中,对其进行全面管理。
3.3强化监督管理,减少各类灾害的影响
在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笔者建议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水土保法的全面落实。通过该严格依法行政,对水土保持及水利建设进行监督。实践中,一定要避免因各种认为的因素,比如执法人员的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执法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比如确保执法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以及有效性,加大对当前农村四荒的治理与开发监督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生态破坏问题及水土流失问题加强监管,并对集中连片以及动土量较大的一些开发项目采取\"三同时\" 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易发地区的生态保护,对任何形式的建设活动都要严格控制。
4、结语
水土保持与水利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应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创新,以保证水土保持与水利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桂荣.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之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2]周峰.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06).
[3]王晋锋,周涛.论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8).
[4]赵一晗,刘融融.大中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管理重点环节初探[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06).
[5]包吉祥.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