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其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是否规范,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在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这一问题,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混凝土路面凭借其较强的刚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受到施工人员的青睐。换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保障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规范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在此,本文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以及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管理,做以下简单分析: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基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将会对混凝土表层造成极大的影响,由此就需要混凝土路面能够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与耐磨性,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气温的变化都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地理状况及温度状况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在整个混凝土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除了对材料的性能做出严格要求外,还需要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随机抽取、测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的合成一般是由水硬性质的水泥材料胶结集料形成的,为从根本上确保混凝土的性质,在使用水泥的过程中,针对同一阶段的施工项目,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水泥。在路面施工中,对水泥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备抗拉弯、强度高等特点外,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具备收缩性小、安定性强等优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
(一)采用全部缩缝插传力杆技术
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基于我国交通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运输功能。一般而言,在工程投入使用三到四年后,多数混凝土路面会出现错台现象,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这种状况,将会大大减轻车辆的舒适度。面对这种状况,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中全部缩缝插传力杆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解决混凝土路面的错台问题,在保持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的同时,还能确保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舒适度。
(二)钢筋混凝土铺装技术
随着我国钢筋混凝土桥面滑膜取得的进步,在中小桥涵、甬道桥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铺装技术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传统人工铺装不同的是,路面是用滑模摊铺机械摊铺的,保证了桥头搭板和桥面的混凝土质量和平整度,使滑模摊铺机的施工效率得以极大的发挥,减缓了桥面铺装层的破坏速度。
(三)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技术及肩连体摊铺技术
在软基与山区路段的路面施工中,素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沥青混凝土都不适应的状况下,施工人员可以使用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技术及肩连体摊铺技术进行公路施工。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市场上钢筋的实际状况,以此来优化工程的投资成本。在施工中,首先,先要在滑模摊铺机前焊接绑扎好钢筋网,然后然后使用上料设备布料,再使用滑模摊铺机连续不间断摊铺。该技术的使用,在提高高速公路耐用度及强度的同时,还科学的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省了工程的成本投资。
(四)混凝土路面的高弯拉强度技术
高弯拉强度技术作为高速公路上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着引气缓凝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强大以及粉煤灰等原料进行配置施工。这种路面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压性,且混凝土的强度也较高。但是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高弯拉强度技术的刚度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变形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公路建设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使用。
三.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混凝土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性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在混凝土施工使用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在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我国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案多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施工质量管理将直接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在检测路面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时,检测人员通过对沥青砼路面(上面层为4cm改姓马蹄脂混合料,中面层为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柔性上基层:10cm沥青稳定碎石,下封层为改性乳化沥青防水下封层,基层为34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低剂量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中各个结构的检测来得出结论。与此同时,在加强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积极完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p#分页标题#e#
(二)混凝土施工配比设计
在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前35天左右进行配置,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速公路的具体坍塌度,以此来满足高速公路的具体施工要求。实验人员在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试配时,可以结合着所建高速公路的具体位置及当地的气候环境,多选几组进行实验,多与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沟通、联系,将各种资料、意见综合到一起进行配置,确保配置的混凝土成分比在满足高速公路施工需求的同时,还能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
(三)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中控制
在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检测人员应抽取少量的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性质与先前配置的一样。若对于制不小于C40时,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中的碎石进行冲洗,避免石料中所含的灰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若检测结果与先前的检测结果出入较大,则需要检测人员重新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比。在重新调制时,需要施工人员对碎石、砂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以此来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比与原来的测试结果一致。
(四)高速公路混凝土质量的统计管理
管理人员在对高速公路混凝土质量进行统计管理时,可以借助数理统计方法中的x—R绘图法,依据质量变化的波动来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可以借助电脑的优势,将所需数据输到电子表格中,用表格的形式将整个质量趋势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在对其进行统计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绘图还是制表,都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将质量统计管理的整体趋势、原因等表现出来,以便相关部门能对此及时的采取措施。
总结: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否正确的使用,在关系着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关系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由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能够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法隆.水泥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硅谷.2010(02)
[2]杜富荣.论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2)
[3]伍清.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防范技术[J].科技信息,2011,(19)
[4]余红磊,张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13)
[5]唐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