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公路桥头跳车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本文对桥头跳车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处治措施,并针对防治公路桥头跳车中台背填土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桥头跳车;台背填土;施工技术

在公路建设中为保证行车舒适与安全。除对路面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外,桥头跳车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桥头跳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快,桥头跳车容易引起驾驶失控,引发交通事故。

造成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刚性桥台和台背回填材料沉降不一致造成的。刚性桥台对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要求较高,并进行了加固处理,一般沉降量很小,而台背回填虽经压实但在外力长期使用过程中,仍会产生较大沉降变形。另外、台背回填时工作面狭小,同时考虑对桥台的成品保护。重型机无法使用,难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因此,解决的办法是选择易于压实而且压实后在自重应力和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小的材料作为回填材料,科学地确定最大干密度,合理检测压实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1公路桥头跳车的处治措施

1.1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

充分考虑桥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背防护工程,力避大河面小跨径桥涵。

1.2加固处理桥背填筑前的底基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另在处理后的基底顶面宜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沟。

对一般地基,挖除桥头路堤边坡及锥坡(护坡)坡脚外2m范围内的腐殖土、耕植土、淤泥等,对基底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另加2个百分点增量,回填土应分层压实,压实度也按规范提高2个百分点。对软土地基的桥头路堤地基要针对软土层的厚度和软弱程度采用不同的处治方法。当浅层软土厚度小于2m时宜全部挖除,再进行基底压实,换填颗粒较粗的填料,如天然砂砾、碎石、工业废渣等,压实度要求同一般地基。当软土层较厚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应采用粉喷桩、旋喷桩、碎石桩、排水板等方法进行处治并设置砂砾垫层,在垫层顶面铺设土工布,坡脚处设排水盲沟及时将路基水排除。路基土填筑时还应控制其填土速率(按规范要求)。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桥头路堤边坡和锥坡坡脚外2m范围的地基(明挖扩大基础桥台的基底)进行强夯处理,压实度不低于85%,另加2个百分点,同时满足桥台基底承载力的要求,处理后的基底标高在桥台、桥头路堤范围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封闭,防止地基浸水。

1.3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筑施工

在选择桥头路堤填料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方法。对于软土地基段,可采用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路堤,也可选用透水性良好、易压实、沉降完成快、后期变形小的砂砾填筑路堤或用石灰稳定土处理桥头路堤,不宜采用高塑性粘土填筑桥头路堤,在桥头路堤任一高度的平面内不应采用不同填料填筑(不同层次可用不同的填料)。易受地表水、地下水影响的低路基地段,除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进行路基全防护外,还应将路侧边沟远离路基,以减少水对路基的影响。

如前所述,桥头跳车原因主要是路基压缩沉降和地基沉降。由于土方的内摩擦角较小,加之压实质量的影响,所填路基其压缩沉降一般较大,因此,桥台后宜填筑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如岩渣、碎石等。同时,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也有利于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排到路基外。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还应满足一定长度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基底处长度不小于2m。与路基衔接处,一般应留不大于1∶1的斜坡或台阶形式。填筑透水性材料,施工应掌握以下几点:①控制填料质量,其细料含量不宜过大;②台背填筑前,在地基处理后的土拱上须设置泄水管或盲沟;③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前,应完成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④应注意结构物两端对称填筑施工;

严格按有关施工规程作业,控制每层填筑厚度、碾压遍数,并对每层填筑材料实施检测。透水性材料系用孔隙率控制其施工压实质量,一般不宜大于15%。当透水性材料来源困难,采用土料填筑时,必须执行有关规定。土质不好且含水量高时可掺小剂量石灰、水泥或土壤离子稳定剂等进行处理。

2桥涵台背回填技术的控制

2.1 桥涵台背填料的选择

桥涵台背的填料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天然砂砾、砂砾土、碎石土及坚硬的有一定级配的山坡土,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0.6倍的压实厚度。

对砂砾的基本要求是:①透水性好g②级配良好;③颗粒较粗。原因在于:① 粘性颗粒含量低、透水性好的砂砾在压缩过程中土体排水固结速度快,达到压缩稳定所需时间短,因此便于压实,并且压实厚土体在自重应力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沉陷变形小;②级配良好的砂砾因大小颗粒搭配适当,大颗粒形成稳定骨架而次级颗粒填充大颗粒空隙,因此不仅密实而且土体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大,沉陷变形小:③粗颗粒较多的砂砾能形成嵌锁骨架结构,土体抗剪强度高,承载能力大,沉陷变形小,但如果级配不好会降低密实度:④对回填砂砾预先压缩可以降低沉陷量,预先压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压实功能而且取决于含水状态、压实方法和压缩时间,对于无粘性的砂砾在水饱和状态下用振动压实的方法压实效果较好;⑤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朔性变形,延长压缩时间可以提高压缩效果,但施工过程中不可能压实时间太长,要加快固结速度必须减少砂砾中粘性颗粒含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当地资源我们首选的是天然砂砾作为桥涵台背的回填材料。#p#分页标题#e#

2.2将台身与回填施工统筹安排

要给回填有充分的时间。在桥台回填时应先做回填,填筑沿路基方向长度应大于搭板至少2.0m,下部应根据台高1:2坡度计算。且不得小于20m,亦应横向分层填筑。在涵洞施工过程中。一般都先于路基完成,其上部沿路基方向长度应不小于孔径长度,下部长度按涵台高按1:2计算,采用横向分层填筑。斜交涵洞台背填料应从洞身两侧在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和横向碾压,以减缓偏土压力的影响。

2.3台背填土的质量控制

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该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压实,在靠近台背的区域或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则应该采用小型的压实机具分层压实,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回填土的分层厚度不得大于15 cm。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填土压实标准为,从填方基底到路床顶面均为95%,其他公路为93%。为了加强监控力度,应该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的频率为每50m2检查1点,每点都应该合格。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的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台背填土中无论采用何种土做填料,均应严格禁止在压实机械中采用羊足碾,在填土碾压前应该进行试验,根据碾压机械和填料性质确定碾压的遍数以指导施工。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拱桥台背填土宜在拱圈安装或砌筑以前完成;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宜于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地进行;柱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并随时砌筑护坡以减少单向推力。台背回填因位于结构物台背这个特殊位置而成为碾压的一个薄弱部位,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且机械振动力太大时,对结构物台墙有影响。因此,台背回填处的压实机械宜选用小型压实机具,且分层压实、厚度宜薄,一般应控制在10cm~15cm范围内,在材料选择上,应选用易于压实的材料。

3结束语

回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桥头跳车"就涉及桥涵两端一定范围内路面相对整体下沉,产生台阶,引起通过的车辆跳起颠簸的现象。因此我们选择好的填筑材料并加强控制好以上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