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大中城市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现代化的城市群只有建立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基础上,才能促进区域空间协调分布,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对长吉一体化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城际铁路的兴建对长吉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探索了在城际轨道交通驱动下健全区域协调的互动机制,行成合理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格局。
关键词:城际轨道交通,长吉,城市群,一体化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迅速发展, 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日益加快[1]。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联系不再仅体现为城市及其腹地间的联系,更多体现在城市之间的联系,城际间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凸显,客流、货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城市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要素,这对于承载\"城市流\"的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容量大、行车密度高、便捷、安全可靠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技术比较优势,因此,城际轨道交通率先突破,成为加速城市群的融合,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
1基础研究
1.1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1.2城际轨道交通的概述
城际铁路,又称区域性轨道交通系统(Regional Rail System),是指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区域(城市群、经济圈)范围内,各城市和重要城镇间所修的便捷、快速、大运量、衔接合理的公交化客运轨道交通系统。
它具有五个特点:一是以人口和经济增长作为发展基础;二是以区域城市间的旅客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三是采取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四是实现区域城市间交通的快速、便捷连接;五是既考虑城市间联通,也考虑城市与重要城镇间的联通【2】。
城际轨道交通功能:主要承担区域城市和重要城镇并兼顾城市远郊组团和次中心城镇与
市中心间的短途客流运输, 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为方便城市与相邻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作提供的公交化列车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构建\"一日交流圈\"。
1.3长吉一体化的定位
长吉一体化区域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南邻渤海经济圈、东临日本海经济圈,向西与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广大东北亚经济腹地相连。
\"长吉一体化\"区域范围大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城市规划区和九台市、永吉县全境。区域面积约140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5%;区域总人口约6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416万人,城镇化率63%。\"长吉一体化\"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统筹推进全省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位于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长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整个城市的历史只有202年,改革开放以来,长春经过不断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工农业基础雄厚、商业繁荣兴旺、科技教育事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资源丰富,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长春和吉林两市是吉林省最具潜力的发展区域和核心增长极。
1.4长吉城际铁路——长吉一体化桥梁
长吉城际铁路是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东北地区\"三纵四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长96公里,全程共设长春站、龙嘉国际机场、新桦皮厂、新吉林站、吉林站5个车站,建成后长吉城际铁,将极大地缩短两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长春至吉林之间乘火车的时间由两小时左右压缩至30分钟左右。
长吉城际铁路的开通,使长春、吉林通道内形成了以长吉城际铁路承担长吉区域间乘客运输为主,与公路和民航等运输方式共同组成分工明确、功能合理、良性竞争、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加快长吉一体化进程、增强长吉两市辐射带动功能,加速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城际轨道交通对长吉一体化的驱动分析
2.1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群的交通廊道,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地理空间。通过点轴式开发模式,引导城市以中心城市为辐射节点,沿区域性轨道线路聚集,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3】。#p#分页标题#e#
长吉两市在城际铁路的带动下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吉林市重心主要向北部、西部拓展,加快建设北部工业新区和西南部新城,与长春市东北部、东南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相呼应。形成了长吉一体化双核心的都市群发展模式,同时依托长吉之间的交通走廊,辐射带动沿线城镇建设,逐步构建长吉一体化特色城镇群,形成长吉一体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2.2加速产生\"同城效应\"
城际轨道交通的引导下,区域内城际间的一次通行时间缩短,城市间交流功能加强,突破行政界限的羁绊,产业、休闲、居住功能在空间上得到再分配,使得原本在一个城市进行的活动内容,扩大到在区域内相邻城市间进行,形成城市间互补的\"同城效应\"。
随着长吉城际铁路的正式运营,长吉两城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大大的缩短,长春、吉林两市之间的\"半小时生活圈\"已然形成,以往独立的城市,逐渐转变为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群,两城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加深。
2.3有机疏散人口
城市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的疏散。轨道交通能及时疏散大量密集人群大大提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结构的改变。长吉城际铁路的营运,使长春到吉林,半小时即可到达,交通时间的缩短,扩大长吉城际居民的生活圈,打破城际区域的界限,使两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变得更为开阔。
2.4促进产业的集聚和扩散
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分工合作成为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内容。长春、吉林在城际铁路的带动下避免产业同构,充分依靠当地的比较优势,构筑地区优势产业,促进相互之间产业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长吉一体化经济带上将崛起四大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基地。一是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工业园区为载体,构建的整车制造基地。二是依托吉化、吉林油田,建设千亿元产值的国家级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吉林千万吨炼油项目,形成国内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三是加快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依托大成、皓月、华润生化等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新食品区。四是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长春中国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2.5节约用地、促进土地开发
一条快速轨道线的客运能力等于5条高速公路。同样的客运能力.轨道交通占用的土地仅是高速公路的1/8。轨道交通不仅用地比城市道路要少,而且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安全等特点,更能促进长吉两市人口密集在车站周围和轨道两侧,促进城市用地的集约化[4]。
3城际轨道交通推动下的长吉一体化的发展引导
3.1区域空间共构发展引导
为迅速实现长吉一体化,区域空间布局应采取\"共轭长吉、两市一体\"的发展战略。 \"共轭\"(Consistent Conjectures),\"区位共轭,指区位主体长春在进行发展战略和策略时,考虑吉林发展利益的反应,形成长吉区位间相互协同的关系\",即在各自空间极化发展中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腹地,互为门户;\"两市一体\"是指在城际轨道交通的带动下全域都市化,意在两个中心城市以外的边缘或中间地带重点发展或新建与之有经济社会或职能联系的网络化城镇组团,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双重二元结构,促进中心城市和各城镇组团之间合作分工、互动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格局。
3.2产业共谋发展引导
从长吉一体化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及共同规律。长春重点是突出中心城市在长吉一体化区域的主核心功能。应通过积极培育生产性、商务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高端综合服务功能的集聚和产业化进程,打造东北区现代服务业基地;通过长吉城际铁路的桥梁作用对国际性空港的扩容升级和对国际性陆路(铁路、公路、内陆港)枢纽的加快建设,打造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门户,促进高端制造业产业集聚[5]。吉林重点是充分发挥其在长吉一体化区域的副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其内部良好的加工制造业基础,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工业基地;通过自然和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北区重要的旅游中心,通过山水型宜居城市的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生态型人类住区。
3.3交通运输共建引导
长吉一体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基础上,而单一的城际轨道交通是综合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整体交通网络系统、改善交通运输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客运需求,需要增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连接,城际轨道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将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网联接,有助于形成以城际快速干道为骨架,以车站、港口和机场等大型集散地为依托,以铁路为基础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的实现,从而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能力[6]。
同时,在交通引导下,区域的空间开发可采取建设公交社区的形式。一是新城的开发选择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外围地区和郊区,围绕交通站点开发建设大型的居住、就业和商业区;二是在城市旧城改造中,对旧区逐渐按照交通原则规划再造,形成综合化的公交社区。大型的公交社区围绕轨道交通站场布置,小型的公交社区可以围绕公交大站布置;三是在已经开发建设的城市小区与重要功能区,设置公交站点,延伸公交线路,完善该区块的功能,提升其价值。#p#分页标题#e#
结语
时空的缩短,城际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像是\"催化剂\"而非必然的\"增长引擎\",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原有的都市区将随之扩大,距离相近的都市区将发生聚合和重构,沿着城际轨道交通隆起的\"城市龙脉\",将成为国家、区域间竞争力的有力支撑[2]。与此同时,在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中,城际轨道交通驱动下的一体化,也将逼迫城市重新思考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以便在区域竞争中获得新的增长。长吉两城应当充分结合各城市群的相应社会状态和交通特征,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资源、环境进行统一协调开发,有效节约建设资金,从而促进区域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姚秀利;快速交通引导下的区域城镇空间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8,(S1):43-49.
[2]杨永平;宗传苓;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02):24-27.
[3]李恒鑫;城际铁路对城市圈同城化的促进作用[J].综合运输,2010,(04):36-40.
[4]孙章;杨耀;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5,(12):38-42.
[5]谢建平;陈治亚;城际轨道交通在城市群发展中的意义[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10-11+20.
[6]甄小燕;东京巴黎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比较及启示[J].综合运输,2008,(10):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