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交通运输
摘要: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普遍,在施工中工序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全面考虑,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出现,结合一定的工程实例,对高等级公路中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1 工程概况
韩城市龙门滨河路工程全长9.787km,其作为近期修建的一条园区产业路,车行道路面宽12m,。沥青路面结构层为4cm AC-16F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PC-3乳化沥青粘层+6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1cm同步碎石封层+PC-2乳化沥青透层。下面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做以阐述。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
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同时在施工前必须结合本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原材料,结合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选取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要点:
2.1所选取的沥青材料,其沥青标号选择应考虑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因素。
2.2沥青混合科中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对粗集料选取时主要考虑其强度、磨耗性、形状、表面纹理及矿料同沥青间的粘附性等。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及,当不能满足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时应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好的剥落剂。
2.3沥青混合科中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和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2.4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粉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泥土杂质应除净。
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实际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按以下步骤进行。
3.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沥青最佳用量,以此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3.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通过室内试验机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孔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4 沥青混合料拌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在拌和厂(场)拌制,在拌制前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以确定适宜的沥青用量,拌和时间及加热和出厂温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制时应根据配料单进料和拌制,保证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严格控制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拌和后混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每班必须抽样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试验,若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本道路工程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材料必须确保其加热温度以及出厂温度。
5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运料车应稍有富余,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如混合料运输到现场的温度低于140℃或已经结团成块、或已遭雨淋,不得铺筑。
6 沥青混合料摊铺
6.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6.2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6.3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6.4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
6.5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或下卧层表面温度低于5℃,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6.6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
7 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7.1沥青混合料面层碾压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7.2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7.3初压施工
初压要注意压实的平整度。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过初步整平压实,而且刚摊铺的混合料温度较高,常在140℃左右,因此,只要较小的压实功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通常用6~8t的双钢轮压路机或6~l0t振动压路机前进时(关闭振动装置)以2km/m左右的速度碾压2~3遍,一般不采用普通轮胎压路机进行初压。初压温度125~145℃,低温施工时还要高5~10℃。碾压时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并可振动碾压。也可用组合式钢轮-轮胎压路机(钢轮在接近摊铺机端)进行初压,前进时静压匀速碾压,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并可振动碾压。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正。如在碾压时出现推移,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如出现横向裂纹,应检查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p#分页标题#e#
7.4复压施工
复压是压实的主要阶段,其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因此,复压应在较高的温度下并紧跟初压后面进行,复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20~130℃。通常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 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先后进行碾压,也可用组合式压路机、双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碾压方式与初压相同,碾压遍数参照铺筑试验段时所得的结果确定,通常不少于6遍。
7.5终压施工
终压是消除轮迹、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面层遗留的不平整,又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在较高但又不能过高的碾压温度下结束碾压。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60℃。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碾压遍数为2~3遍。不同压路机在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的压实速度见表2所示。
8 接缝
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它分为横向接缝碾压和纵向接缝碾压。
8.1横向接缝的碾压,在纵向的相邻铺幅已经成型,必须做冷纵向接缝时,可先用钢轮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大部分钢轮位于成型的相邻路幅上,在新铺层上的碾压宽度为150mm,然后再沿横向接缝进行横向碾压,横向碾压结束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碾压时,采取双轮压路机横向碾压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的,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不超过20cm,接着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约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碾压为止。
8.2纵向接缝的碾压,第一种方法是压路机位于热沥青混合料上,把混合料从热边压人相对的冷结合边,从而产生较高的结合密实度;第二种方法是在碾压开始时,只允许轮宽的100~200mm在热料层上,压路机的其余部分位于已成型的冷料层上,由于过量的混合料从未压实的料中挤出,可减少了结合边缘的料量,这种方法产生的结合密度较低。
9 开放交通及其他
9.1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9.2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10 结论
本文结合某公路采用的沥青路面施工实例,探讨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以及碾压的施工技术措施,提出沥青路面的标准施工方法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