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电力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多年在电力系统中的经验,阐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计量误差,及运行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能计量;计量装置;计量误差;运行管理
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及其配置
1.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用电户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的电量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五类(I、II、III、Ⅳ、V)进行管理。
l、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2、I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3、Ⅱ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l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4、Ⅳ类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5、V类电能计量装置。单相居民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
1.2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
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子式电能表I、II类有功表推荐采用0.2S和0.5S电流表,考虑到实际情况,也可分别采用0.5S和0.5级电能表。S级电能表与普通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小电流时的特性不同,普通电能表对5%1b以下没有误差要求,而s级电能表在1%1b误差即满足要求,提高了电能表轻负载的计量特性。
0.2S级电流互感器仅在负荷比较稳定的发电机出口电能计量装置中配用。S级电流互感器与普通电流互感器相比,最大的区别的是s级电流互感器在低负载时的误差特性比普通电流互感器好。
2 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
2.1 配置原则
1、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配置在供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两侧都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
2、I、II、III类用电能计量装置应在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3、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上网结算电量,以及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购销电量的计量点,宜配置准确度等级相同的主、副两套电能表。即在同一回路的同一计量点安装一主一副两套电能表,同时运行、同时记录,实时对比和监测,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避免较大的电量差错。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电客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0kY及以下电压供电的,应配置符合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计量箱;35kV电压供电的,宜配置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未配置计量柜(箱)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铅封。
7、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 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电流互感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 1.O: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8、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应为额定一次电流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9、选配过载4倍及以上的宽负载电能表,以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
1O、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TA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TA额定二次电流的12O%左右。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
11、对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可计量有功电量、感性和容性无功电量的电能表: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客户,应配置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12、配有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其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13、具有正、反向送受电的计量点,应配置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和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一般可配置1只具有计量正向、反向有功电量和四象限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
14、中性点绝缘系统(如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三线(3× IOOV)有功、无功电能表;但个别经过验证、接地电流较大的,则应安装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四线(3×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15、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四线(3× 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l6、三相三线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配置低压三相三线(3×380V)有功、无功电能表;当照明负荷占总负荷的15%及以上时,为减小线路附加误差,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3× 380/220V)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逆单相电能表。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p#分页标题#e#
2.2 接线方式
1、接入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O/yO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的接地方式应相一致。
2、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电能表直接接入方式;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接线方式。
3、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4、所有计费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应采用分相接线方式。非计费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可以采用星形或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
2.3 电能表标定电流的确定
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及最大额定电流的确定方法如下:
1、当电能与0.5级或0.2级电流互感器联用时,如果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为5A,那么电能表的电流量程应为1.5(6)A或3(6)A或5A;如果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为1A时,那么电能表的电流量程应为0.3(1.2)A或lA;若负荷电流变化幅值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时,宜选用更宽负载的电能表。
2、当电能表与0.5S级或0.2S级电流互感器联用时,电能表的电流量程应为1.5(6)A或0.3(1.2)A。
3、当电能表直接接入计量回路时,应根据核定的报装容量来确定其额定最大电流,即:
I=(P× lO00)/3Ucos
式中P一经核准的申请报装负荷容量,单位为kVA
u一线路相电压,单位为V
I一线路额定最大电流,单位为A
Cos一平均功率因数
3 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
3.1 职责划分
1、安装在发、供电企业生产运行场所的电能计量装置,由运行人员负责监护,以保证其封印完好,不受人为损坏。
2、安装在用I电客户处的电能计量装置,不论是客户资产或供电企业资产,客户都有保护其封印完好、装置不受损坏或丢失的责任。
3、客户不应在电能计量装置前堆放影响抄表或计量准确、安全的物品,如发现电能表丢失、损坏等情况,应及时告知供电企业采取应急措施。
4、因供电企业责任或不可反抗力致使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由供电企业负责更换;其他原因,由客户负责承担修理费用或赔偿。
5、当发现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时,变电运行人员或客户应及时通知电能计量部门处理。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应由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6、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对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周期进行现场检验和轮换,开展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发现超差或接近超差的装置,要及时处理。
3.2 故障处理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由所辖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技术部门处理。
1、故障差错种类。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及计量差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组成部分(电能表、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等)本身出现故障。
(2)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
(3)人为抄读或电量计算错误。
(4)窃电行为引起的计量失准。
(5)外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等。
2、电量退补。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当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互感器、电能表超差,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或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计量不准时,供电企业应按《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的规定计算追补电量;当电能计量装置因接线错误、熔断器熔断、电流回路短路、倍率不符等造成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时,应通过计算方式先求出更正系数,然后再计算追补电量;也可用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3、预防措施。电力营销部门及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及时调查、处理计量故障,对造成的电量差错应查明原因、认定事实、分清责任,找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防范措施。预防措施有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