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

时间:2013-11-29 分类:电力

摘 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载体,还是构成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输电线路故障是电网故障的诱因,一旦输电线路的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则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高压和超高压电力输电线路的不断增加,骨干电力网与主干输电网架的不断增强,这些电网也给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运行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因素。所以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是电力生产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一、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的特点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为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的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及500kV 、750 kV 、800kV、1000 kV的超高压或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其具有以下特点:

1.线路的结构参数高。输电线路杆塔高、绝缘子串长、绝缘子片数多、吨位大。

2.线路的运行参数高。高压线路的额定电压都比较高,使带电体周围的电场强度较高。

3.线路长、沿线地理环境复杂。

4.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要求高。因500kV及以上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大,损耗低,在电网中的地位由显重要,故必须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高度可靠性。

二、输电线路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人为、社会三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问题。

1、自然原因引起的问题:主要包括雷击、覆冰、大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由于在线路设计中需考虑经济性因素、适用条件以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故极少在设计建设时过多考虑极少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闪络的最重要原因,据统计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雷击引起的约占40% ~70%。其次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高度增加较多,而空气中液水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单位时间内向导线输送的过冷却水滴增多,覆冰就更严重。另外,特高压线路导线分裂根数的增加也将使线路覆冰更为严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08年初,我国南方数省电网的大范围冰雪冻雨灾害,即有大量线路及杆塔发生断裂、倒塌、短路等事故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事故。

2、人为原因引起的问题:包含两方面,即无意破坏与非法故意破坏。其中无意破坏如在输电线路通道附近或线路下方进行施工作业中大型机械碰撞导线、撞坏杆塔,又如线路下方森林山火、燃烧农作物以及烟花爆竹导致的火灾等引发输电线路跳闸,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杆塔损坏。而非法故意破坏主要为不法分子受到利益驱使盗窃塔材、贵金属导线等电力设备,以及在输电线路下非法施工等。人为原因可统一归类为外力原因。

3、社会原因引起的问题:社会原因所包含的意义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既有法律层面原因,又包含利益原因。如线树矛盾一直是困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部门的头痛问题,其本质即为社会原因。如不考虑植树创收与绿化造林等原因,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部门依据电力法规,可按规定砍伐影响线路安全的树木。然而依据林业部门相关法律,则不得砍伐,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及树木所牵涉的利益关系导致了这一难题。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应从维护管理角度考虑,必须依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三、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1、自然原因的运行维护:

(1)雷电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外力,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完善输电线路手段入手,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耐雷水平,还需因地制宜,提出不同区域线段的防雷措施。因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的高度和宽度均增加很多,线路遭雷击的概率也会增加较多,故防雷工作是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防治的重点之一。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很多,包括安装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防绕击避雷针、提高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同塔多回线路的不平衡绝缘以及改善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等。

(2)防洪、防汛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又一重要工作

每年雨季、汛期到来,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多架设在山区原野之中,跨越荒山、河谷,必然会受到山洪影响,汛期前必须落实好防洪措施:

加强雨季、汛期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对特殊地段必须增加特巡,便于及早发现输电线路由于地质灾害而引发的事故发生。对处于山谷、河床中、河滩、山坡、洪水流泄通道及可能受到洪水冲刷的杆塔基础应提前制定防护措施,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实施完毕,保证护坡、档墙、护墩、排水沟等基础保护设施不受冲刷损毁。

对可能被洪水淹没基础的杆塔,要制定防止洪水漂流物冲击杆塔的措施。在雨季、汛期来临之前,应对运行线路的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挖沟、安装排水管等有效措施进行杆塔基础积水的排泄,防止杆塔基础积水的产生。

2、人为原因的运行维护

对于无意破坏,由于其偶然性,故无法避免,只能通过运行人员巡查、装设自动监视装置等方式提早发现隐患并及时解决。而对于当前愈演愈烈的故意破坏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防盗措施,防止他人盗取杆塔构件而造成事故,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公安、安监等执法部门予以配合,加大对不法分子打击力度,并在输电线路沿线加强对电力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及爱护电力设施的主动性,以保证自身用电可靠的意识,方能全方位减少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损害。#p#分页标题#e#

3 、输电线路日常维护工作

3.1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电力系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采用供电部门自行运维和委托专业公司运维两种形式,而具体的管理模式共有三种:一是条条为主的集中管理方式;二是块块为主的分散管理方式;三是条块结合的复合管理方式;三种运行管理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运行管理方式的优点是重点突出,便于班组、输电管理所的管理,便于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掌握,缺点是路途往返消耗时间过多,运行成本增大,工作效率低,事故反应速度较慢。第二种运行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工作效率较高,车辆使用率大大提高,设备缺陷能较快得以消除,缺点是不便于班组设备帐的建立,各项技术指标测试的开展,在设备管理上显得较混乱。供电部门自行运维的输电线路多采用此两种;第三种管理模式则结合了以上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点。专业公司运维的输电线路宜采用此模式。

3.2 加强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

目前输电线路的巡视方式分为:

(1)定期巡视:其目的在于经常掌握线路各部件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对于500kV及以下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设备按运行规程要求进行,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每月巡视一次。

(2)故障巡视:是为了查明线路发生故障接地跳闸的原因,找出故障点并查明故障情况。为了杜绝漏查巡视项目现象的发生,还应该根据巡视项目制作巡视表格——巡视笔录,要求在巡视中根据笔录中的巡视项目逐项检查,现场记录,这样就有效地杜绝了漏查巡视项目、事后写回忆录、错记杆号或漏记缺陷等问题。同时还应该增加监查巡视的力度,重点包括检查笔录的现场填写,使巡视过程得到更有效控制,使因巡视质量造成的事故率降为零。

(3)夜间巡视:是为了检查导线连接部位的发热或绝缘子污秽放电情况。为保证夜间巡视的准确性,根据多年运行经验一般安排在夜间20点至23点高峰负荷期或每年的10月至11月阴雨夜间进行。

(4)直升机巡视:条件具备和满足直升机飞行要求的输电线路,还可采用直升机巡视配合人工巡视。由于常规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巡视工作模式,强度大、效率低,受人员视角限制导致故障查线局限性大,而且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巡视、外力防范工作往往难以及时、全面、有效的开展。直升机巡视就解决此巡视难题。

巡线员在巡视线路时应仔细观察线路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拉线位置,钢线卡螺栓的松紧,拉线的检查,导线绝缘子的完好,铁塔螺栓的紧固,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线路通道内树木的生长高度等,这样也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倒塔、倒杆及断线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本文仅从输电线路最易发生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法方面探讨了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从事输电线路管理和运行维护的领导和同行们提供一些建议。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